可是與修真界大比有關(guān)?”戒貪問。
戒嗔搖頭。
戒貪淡淡一笑,“萬般皆有定數(shù),順其自然便好?!?/p>
戒嗔點(diǎn)點(diǎn)頭,繼續(xù)轉(zhuǎn)動佛珠。
半響,他還是忍不住開口道:“師兄,我懷疑是不言在外惹了是非?!?/p>
一月前,不言提出先行一步,只身前往問鼎閣,戒嗔不愿,但耐不住不言聒噪,遂同意。
等不言一走,戒嗔就后悔了。
不言修煉閉口禪的時(shí)間尚短,心性不穩(wěn),容易破功,萬一與人起了爭執(zhí)……
嘶。
畫面太過殘暴,他不敢想。
戒貪眉眼平和,“師弟多慮了,不言身具佛性,必能自如地掌控情緒。”
戒嗔欲言又止。
他覺得師兄還是不夠了解不言。
那孩子生起氣來,嘴比心反應(yīng)更快,他若是能控制,便不會叫他修煉閉口禪了。
然而戒貪已經(jīng)閉目誦經(jīng),戒嗔不好打擾,只得將憂慮放在心中。
另一邊。
唐銳從二樓躍下,來到不言面前,與他對峙。
“臭禿驢,你再罵一個試試!看我不扒了你的皮煉燈油!”
“圓臉胖子白又蠢,不如躬身趕緊滾?!?/p>
不言一聽還有這好事,張嘴就編了一句順口溜。
由于過于押韻,圍觀的眾人忍不住也在心里默念好幾遍,發(fā)出吭吭哧哧的憋笑聲。
唐銳一張白臉氣得鐵青,反手從腰間抽出三根飛針,眼含殺氣,“臭禿驢,我要你死!”
“住手!”
就在唐銳的三根飛針即將脫手時(shí),一個身穿問鼎閣道袍的修士疾馳而來。
他環(huán)視一圈,不怒自威,“炎燚城內(nèi),禁止打斗?!?/p>
他渾身半絲靈力都無,卻又散發(fā)著一股危險(xiǎn)的氣息。
眾人心中了然。
這位必定是問鼎閣的元嬰長老。
唐銳自然也猜出壯漢的身份,不敢造次,心中卻極為不甘。
“前輩,并非我有意惹是生非,是這個禿……和尚罵我在先!”
元嬰長老看向不言。
不言身穿白色袈裟,神色悲憫,不說話的時(shí)候倒真是像極了得道高僧。
面對元嬰長老質(zhì)問的眼神,他也不做解釋,只平靜地行了一個佛禮。
“阿彌陀佛,貧僧不言見過前輩。”
元嬰長老的眼神瞬時(shí)柔和,轉(zhuǎn)頭看向唐銳時(shí)又變得無比兇悍。
“污蔑他人,罪加一等,若敢再犯,即刻逐出炎燚城,剝奪參與大比的機(jī)會?!?/p>
唐銳欲哭無淚,但又不敢和元嬰老怪辯駁,只得捏著鼻子挨訓(xùn),心里卻將不言連同虞昭一起恨上了。
不言該死,與不言一起的女子也該死。
他們最好祈禱不要在個人比上碰到他,否則他必定會讓兩人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茶樓上的瑤姬和萬人斬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對不言的恨意并不比唐銳少。
不言當(dāng)著如此多人的面將他們罵得一文不值,他們?nèi)羰悄苋滔逻@口氣,早就被人連皮帶骨吞下,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同樣,虞昭也在他們報(bào)復(fù)名單之內(nèi)。
虞昭與不言一起出現(xiàn),兩人明顯是一伙的,斬草要除根,兩人都得死。
虞昭還不知道自己又多了三個死敵。
問鼎閣的長老離開后,她與不言一起離開這片是非之地。
有前車之鑒在,其他人不敢再調(diào)笑,更不敢阻攔兩人,只能用復(fù)雜地眼神目送他們走遠(yuǎn)。
不言的形象也深深的烙在他們的腦海中,久久不散。
出城后,不言突然停下,目露歉疚。
“貧僧冒犯的三人都不是善類,恐怕他們連你一起記恨上了,是貧僧之過。”
剛剛罵人是罵痛快了,然而冷靜下來一想,不言就后悔了。
他若是只身一人倒也無妨,但當(dāng)時(shí)他身邊還站著虞昭。
依三人的脾性,虞昭肯定也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虞昭是平白遭了無妄之災(zāi)。
虞昭淡淡道:“不言法師不必憂慮,我遲早會與他們對上,不過是先一步后一步的區(qū)別,并不影響結(jié)果?!?/p>
不言一驚。
“你不是前來參加宗門比,而是個人比?”
“是?!?/p>
“可……”
不言想說你分明是宗門弟子,為何不代表宗門參賽,然而想到兩人不過初識,又將話咽了下去。
虞昭也沒有解釋的意思,“還是繼續(xù)趕路吧,我需在個人比報(bào)名結(jié)束之前趕到問鼎閣?!?/p>
“好?!?/p>
雖說虞昭表現(xiàn)得并不在意,但不言還是認(rèn)為自己為虞昭帶來禍患,因此言聽計(jì)從,連話都少了不少。
兩人又連著趕了兩天的路,終于在日落前到達(dá)問鼎閣。
此時(shí),問鼎閣的山門外排著豎條長隊(duì)。
呼和聲、驚嘆聲,悶響聲交織在一起,喧鬧無比。
“敢問兩位道友是前來參加個人比還是宗門比?”
虞昭和不言的搭配,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存在。
他們剛停留不久,就有問鼎閣的弟子上前詢問。
“個人比?!?/p>
“宗門比?!?/p>
截然不同的回答令問鼎格的弟子愣住。
原來這兩人不是一起的。
“師兄請稍等?!眴柖﹂w弟子招來另一弟子,“你帶這位師兄去貴宗所在的休息地?!?/p>
“是,師兄這邊請。”
不言看向虞昭。
虞昭對他點(diǎn)點(diǎn)頭。
不言雙手合十,鄭重地向虞昭行禮道別,方與小弟子一起離開。
虞昭則跟隨另外一名問鼎閣弟子的指引,站到一個隊(duì)伍的末尾排隊(duì)。
想要參與個人比,在報(bào)名之初便會經(jīng)過一道篩選,而每次篩選的方式由舉辦大比的宗門決定。
問鼎閣今年采取的篩選方式便是敲鐘,只有敲響銅鐘并通過骨齡測試者方可報(bào)名。
問鼎閣本就是以煉器出名,煉制的銅鐘自然也不是一般修士能夠敲響的,最低門檻都是筑基后期。
而且鐘聲與鐘聲之間又有大不同。
筑基后期只能勉強(qiáng)將銅鐘敲響,若要讓鐘聲悠長清亮,端看個人的實(shí)力。
虞昭站在隊(duì)伍后,用神識一掃,便大概明白篩選的過程。
敲響銅鐘對她來說毫無難度,她倒是可以想一想如何讓鐘聲響得更久,傳得更遠(yuǎn)。
隨著鐺鐺鐺的悶響聲,隊(duì)伍不斷往前挪動。
時(shí)不時(shí)就有喪著臉的修士唉聲嘆氣離開,他們的情緒也感染到還在排隊(duì)的修士,有人已經(jīng)緊張到雙手冒汗,后背濡濕一片。
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