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jié),就快要過年了。
這天早朝結束,元修正要用早膳,就聽全公公來報,“皇上,安國公進宮了,說是有事要和皇上說?!?/p>
元修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對安國公的來意進行了一番揣測。
他這個舅爺爺,早已不問世事多年。
老頭年輕的時候,就不是什么有上進心的人。
自家妹子做了皇后,換了別人,肯定要躊躇滿志,借著這個機會平步青云的。
偏生這個安國公,作為嫡長子,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承襲爵位之后,過富貴安穩(wěn)的日子。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讓他平平順順活到了今天。
總結一句話就是,心大的人容易命長。
這樣的舅爺爺,跑到宮里來,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元修對全公公道:“把人請進來吧?!?/p>
先太后是他的祖母,當年他和母妃在宮中無依無靠,而皇后卻對他們虎視眈眈,便是他的父皇,也沒能保住他的母妃。
要不是先太后護著他,怕是他也早就沒命了。
先太后和他父皇對他的偏寵不同,她是平等地護著她的每一個孫兒的。
在先太后的眼里,孫兒們都是十分寶貴的,不管后宮中的女人斗成什么樣,誰想碰她的孫兒,都得等她死了以后。
元修還記得先太后當年對他的回護之意,因此對這個舅爺爺,他總是要敬著幾分的。
全公公領命,趕緊出去請人了。
不多一會,在全公公的攙扶下,安國公拄著根拐杖走了進來。
瘦小枯干的一個老頭,走路顫顫巍巍的,看起來身體不太強健的樣子,多了幾分可憐相。
“免禮,賜座。”元修趕在老頭跟他行禮之前,就先發(fā)了話。
他向來是個和善的君王,尤其是對于自己的家人。
他也不在乎那些虛禮,因為君王的威儀,并不是靠虛禮堆起來的。
“謝皇上。”安國公說話的聲音也是干巴巴的。
全公公連忙讓兩個小太監(jiān)搬了個椅子過來,把安國公給安置好了。
安國公落座之后,元修便說話,“天冷路滑,舅爺爺怎么到宮里來了?有什么事,派人給宮里傳個話就好?!?/p>
“那哪行呢?!卑矅f著,就從懷里掏出一個帖子,遞給了全公公。
全公公接過帖子,眼睛都沒掃一下,直接送到了元修的案上。
元修展開一看,就見是一張請?zhí)菫榱税矅钠呤髩邸?/p>
七十,古稀之年,這在古代是非常長壽的了。
大多數(shù)的人,能活到四五十歲,也就差不多了。
因此,作為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國公爺,這七十大壽想要大辦一場,也是很正常的。
元修能理解安國公的心思,只是不能理解,他為什么要親自到宮中來下請?zhí)?/p>
歷來君王若是看重誰,想給誰賞個臉,那都是憑著君王的心情來的。
可沒人敢給君王下帖子,請求君王去參加自己的壽宴,誰也沒有那么大的臉面。
可這安國公……
元修心中詫異,臉上卻沒有顯現(xiàn)出來,只和善道:“舅爺爺高壽,真是可喜可賀?!?/p>
“皇上,臣有罪?!卑矅f著,就著坐姿就要跪下,拐杖拄在地上,已經歪向一邊了,眼看著人就要跟著歪倒了。
全公公連忙跑上去,一把就把老爺子給撈住了,才沒讓摔倒。
元修私心覺得,這老爺子的戲有點過了。
本就是一件多此一舉的事,還搞得這樣可憐兮兮的,這是要博取誰的同情?
元修不動聲色,只道:“舅爺爺有什么事請坐著說,朕沒有要怪罪舅爺爺?shù)囊馑肌!?/p>
安國公一副松了口氣的樣子,繼續(xù)干巴巴說道:“臣知道,臣給皇上送請?zhí)?,屬實不該。但臣已經快七十歲了,這樣的整壽,怕是沒有第二個了?!?/p>
說著,他嘆息了一聲。
“舅爺爺說的哪里話,朕看舅爺爺身體康健,頂風冒雪還能往宮里走一趟,怕是活到一百歲都不成問題呢。”元修這話說的,就有些諷刺的意味了。
他心中是有些不耐煩的。
這老爺子往宮里送請?zhí)男袨槭菢O為不妥。
一來,他沒有勞動圣駕的臉面。
二來,他拼著一把老骨頭入宮,萬一路上有個什么意外,會連累元修風評被害。
這老頭都活到七十歲了,要么就是老糊涂了,要么就是明知這樣不對,還不得不走一趟。
如果是前者,那他此刻根本都不會出現(xiàn)在宮里。
誰家會放任一個糊涂的老人,在這寒冬臘月地往外跑啊。
所以只能是后者了。
元修暗道:怕是這老爺子此番進宮,是有所圖謀的。
只是他想做什么,直說就是了,這樣拐彎抹角,不是浪費別人的時間嗎。
元修這人,最不喜歡拐彎抹角了。
是以,他便拋出了一句略帶諷刺的話。
這話安國公自然也聽明白了,他卻不在意笑了笑,說道:“是臣說了不該說的話。承皇上吉言,臣一定努力活到一百歲。”
他聽出元修沒有耐心,也知道這位皇上日理萬機,公務十分繁忙。
于是也不敢再耽擱,說道:“其實臣今天入宮,是想感謝皇上的。這些年,若是沒有皇上的護佑,臣也無法安心在府中頤養(yǎng)天年。臣能有今天的福氣,全賴皇上給的優(yōu)待。臣斗膽送請?zhí)^來,請皇上去臣府上喝杯慶生酒,也是為了能有個機會,讓臣表達對皇上的謝意?!?/p>
這話說的漂亮,但禁不住推敲。
想表達謝意,自然是要上門表達的,哪有把人請到自己府里表達的。
倘若今天,安國公只是到宮里來謝個恩,卻沒有給元修送請?zhí)薅寄苄帕怂麆偛诺囊环挕?/p>
更何況,七十歲的老人,頂風冒雪親自來送請?zhí)?,本身就有一種道德綁架的意味。
不過,盡管元修認為這老人家另有所圖,仍然是沒有戳穿他,而是道:“舅爺爺為著這事特意到宮里跑一趟,朕實在于不忍心。朕答應你,一定好好與皇后商議此事。明天,就讓人去舅爺爺府上,給舅爺爺一個答復。”
答應是不可能答應的。
否則,誰想讓他辦什么事,就拖著一把老骨頭進宮,他是次次都要妥協(xi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