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半老徐娘之外,所有姨娘都帶著人出去了。
慶國公看了看這個曾經(jīng)的大丫頭,不確定問道:“你叫什么來著?”
“老爺真是的。”半老徐娘露出一個嗔怪的表情,有些做作道:“妾身叫八哥,老爺難道忘了?這名字還是老爺親自給妾身取的呢。”
慶國公差點沒吐出一口老血。
八哥,這么難聽的名字,真的是他取的?
他回憶了一下,想起這個丫頭被分來伺候他的時候,府里確實剛買了幾只八哥。
知道這丫頭是老夫人給他教導(dǎo)人事用的,于是他戲謔地給她改名叫了八哥,寓意她不過是他的一件玩物。
好吧,他也年輕過。
慶國公又看了一眼八哥含羞帶臊卻毫無美感的神態(tài),內(nèi)心深深地嘆了口氣。
夫人不在,小心肝又不能擔(dān)事,少不得讓這個八哥忙活忙活。
“把那兩個小畜生給我叫過來?!睉c國公說道。
“妾身這就去?!卑烁缯f著,就吩咐小廝去叫人,同時還讓人把府醫(yī)叫過來。
府醫(yī)正在后院親自給慶國公熬藥呢,藥方是太醫(yī)開的。
有了太醫(yī)在,他這個府醫(yī)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為表忠心,他主動承擔(dān)起了熬藥的職責(zé)。
聽說老爺醒了,他連忙上前表現(xiàn)。
一番查看之后,他含糊其辭地說了幾句寬慰老爺?shù)脑?,就又回去熬藥了?/p>
太醫(yī)說了,老爺這一遭用藥太猛,怕是傷了根本。
以后即便痊愈,也定是雄風(fēng)不再了。
嗬,熬完這鍋藥,還是尋個借口跑路吧。
免得老爺以后變態(tài)了,他日子不好過。
而正房里,慶國公坐在榻上,地上跪著兩個小廝。
兩個小廝的褲子上皆是血跡,臉色蒼白,看起來狀態(tài)也沒比慶國公好多少。
而且因為無人醫(yī)治,他們的傷口還在流血。
尤其是那個俊俏的小廝,已經(jīng)幾度昏死過去。
被帶過來之前,他剛被人用水潑醒。
慶國公把八哥打發(fā)了出去,只剩下他和兩個小廝。
一番詢問之后,他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那俊俏小廝翻墻進(jìn)入夫人院子之后,便被人給暗算了,五花大綁帶到夫人面前。
夫人身邊的惡婆子左右開弓,給了他不知道多少個耳光,他遭不住,就把慶國公的計劃和盤托出了。
夫人聽完了慶國公的計劃,沒什么表示,只把他扔在墻角,繼續(xù)捆著。
再后來,就是慶國公的心腹小廝也以同樣的方式中招了。
夫人讓他學(xué)三聲狗叫,然后婆子就把他打昏了。
再醒來,就是和慶國公坦誠相見的時刻了……
聽到這里,慶國公只覺得不堪入耳。
他伸手打斷了那小廝的話,自己已經(jīng)把事情的前前后后想清楚了。
他這是遭了夫人的暗算了。
他給那俊俏小廝的迷藥,怕是都用在了他們的身上。
別人不知道,他和心腹小廝可是知道的,那迷藥的份量有多重。
本來他暗算夫人,就沒打算給她留活路。
內(nèi)宅婦人私會小廝,還用了份量不輕的迷藥。
這事情一旦抖落出去,不僅可以順利休妻,還能讓夫人落得一個下賤的名聲,連她母家都要被她帶累。
卻不料,他沒給她留的活路,最終卻成了他自己的死局。
雖然慶國公很想報官,想讓人把那婆娘抓起來,大刑伺候也好,浸豬籠沉塘也罷,總之他恨不得她死。
可這事能報官嗎?
真要查起來,迷藥是他讓心腹小廝買的,跟兩個小廝玩了一個通宵的人也是他,跟那婆娘可是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他要想為自己伸冤,就得先承認(rèn)他要謀害正室夫人的事實。
那樣的話,那婆娘會被如何懲罰尚未可知,他倒是先犯了律法,而且名聲也毀了。
慶國公想了一會,把八哥喊了進(jìn)來,這樣這樣,那樣那樣說了一通。
八哥剛才就在聽墻角,知道老爺這一遭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現(xiàn)下又聽老爺和她交代的事情,她表面上應(yīng)得很痛快,實際心里也將這個老家伙鄙視透了。
她年輕的時候作為老爺房中的大丫頭,一早就知道自己的命運是給老爺做姨娘的。
她略有幾分姿色,也不是沒做過夢,想著從此能過上好日子。
誰料,老爺只把她當(dāng)作打發(fā)時間和發(fā)泄獸欲的玩物,有了新人之后,便將她棄之不顧。
反倒是夫人,自進(jìn)府之后,只把她當(dāng)作空氣,從來也沒有為難過她。
她不恨夫人,對老爺卻是有怨的。
今天她站出來,不過是為了搏個替老爺分憂的印象罷了。
她在府里的時間最長,甚至比夫人都長,于情于理,她都應(yīng)該站出來。
萬一真的能替老爺分憂,她或許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卻沒想到,她能聽見這么一樁齷齪事。
害她差點沒把隔夜飯吐出來。
本以為老爺只是為人好色一些,薄情寡性一些,卻沒想到,他這么齷齪,這么陰狠!
不過,她雖然惡心,倒也沒打算反咬慶國公一口。
畢竟她人在這個府里,日后還是要靠慶國公過日子。
于是,她打發(fā)了人,寫了狀紙,跑到官府去報案了。
狀紙上寫的挺清楚,慶國公府兩個小廝,有龍陽之癖,為求富貴,將主意打到了慶國公頭上。
給慶國公下藥,導(dǎo)致慶國公身體受損。
慶國公府雖可以打殺了這兩個小廝,但此事畢竟有損名譽,慶國公不愿不明不白背上此等污名,是以打算把這兩個小廝交給官府處理。
京兆府尹看見這張狀紙的時候,人都要笑沒了。
只聽說有丫鬟為了攀高枝,使手段勾搭主人的。
沒聽說小廝有龍陽之癖,膽敢給主人下藥的。
丫鬟若是得了主人的計,生下個一兒半女,抬了姨娘,算是后半生有靠。
小廝這么做,能得到什么?
嫌命長嗎?
看來這慶國公不僅吃藥壞了根本,連腦子也一并壞掉了。
京兆府尹看完狀紙,隨手寫了一封批復(fù),意思是如此丑事,著實不宜宣揚,讓慶國公還是悄悄處理掉比較好,免得惹人笑話。
批復(fù)拿到慶國公手里,差點把他氣得一魂升天。
然而,更讓他氣憤的事情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