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罷,那我就當(dāng)拿錢辦事,幫你們把此人送去衙門?!?/p>
絡(luò)腮胡子接了銀子,臨要走時,又說:“近些日子永州城不太平,一些宵小難免趁機(jī)生事,兩位若要出門,記得多帶些人手,以防再發(fā)生今日這樣的不測?!?/p>
沈南葵頷首致謝,“多謝提醒,下次我們一定注意?!?/p>
絡(luò)腮胡子點(diǎn)了點(diǎn)頭,揪著那毛賊往官府的方向去了。
荷華長吁了一口氣,“今日算是遇到好人了,夫人,州尊被害,城中最近怪異的很,要不咱們別去茶樓了?”
沈南葵點(diǎn)頭,“嗯,先回家吧?!?/p>
她摸了摸隆起的小腹,看來下次出門,得讓鄭氏兄弟都跟上了。
……
三日后,永州城煙霞閣順利開張。
雖說因州尊被害一事,城中風(fēng)聲鶴唳,怪事頻生,但這并未影響到煙霞閣的生意。
赤霞胭脂銷往滄縣已有大半年之久,早已名聲在外,如今在永州售賣,許多人都爭相前來購買。
沈南葵早已將鋪?zhàn)永锏牧鞒檀螯c(diǎn)妥當(dāng),一切并不需要她出面,但新店開張,以防意外,她還是待在鋪?zhàn)永镒?,也安排了荷華和鐘山來煙霞閣幫忙。
身邊的人都被安排去做事了,沈南葵不免有些無趣,好在還有陶茹過來陪她。
陶茹只知赤霞胭脂在滄縣賣得很好,卻并未親眼見識過這種的火爆的場面,如今永州城的煙霞閣開業(yè),她站在鋪?zhàn)佣菍9┥蚰峡蓓纳戏看斑?,望著鋪?zhàn)娱T口接踵而至的客人,一度看呆了眼。
“這……這么多人?”
沈南葵笑了笑,也起身走到窗邊,“這都第五日了,前三日人更多。”
陶茹心中激動不已,說不出是什么感覺。
沒想到,她做的胭脂竟當(dāng)真有這么多人喜歡?
雖然早知道赤霞胭脂銷量不錯,可心里明白,跟自己親眼見到,總歸是不一樣的感覺。
要知道,當(dāng)初她剛研制出赤霞胭脂時,放在街邊售賣,連看她一眼的人都沒有,他們還嫌她做的東西不干凈,罵她晦氣,甚至還要砸了她的攤子……
往事浮現(xiàn)心頭,如今再想起這些事,她心中的自卑和怯懦感卻是已經(jīng)沒了,笑了笑問:“東家,這鋪?zhàn)永锏某嘞茧僦吞异F,哪樣賣得更好?”
沈南葵道:“赤霞胭脂名聲最甚,自然賣得最好,但桃霧這種自然又顯氣色的胭脂,也很受女子喜愛,尤其這種顏色淺淡的胭脂,市面上一向少見,假以時日,必能風(fēng)靡全城。”
“太好了!”
兩人說著話,卻響起了開門的聲音,荷華用托盤端著兩碗蓮子羹走了進(jìn)來,笑盈盈說:“夫人,陶姑娘,吃蓮子羹了?!?/p>
陶茹打趣她,“荷華,方才我從前門進(jìn)來,見你和鐘山都在店里忙活,瞧這副情形,想是東家日后要重用你們,所以才會這般歷練你二人,快跟我說說,做買賣的感覺怎么樣?”
荷華瞧了一眼沈南葵,才扁著嘴道:“陶姑娘快別取笑我了,我腦子愚笨,今日接連算錯了兩次賬,依我看,我并沒有經(jīng)商的天分,還是踏踏實(shí)實(shí)待在我家夫人身邊吧。”
說罷,她端起一晚蓮子羹遞給沈南葵,討好地笑了笑。
“姑娘,你說好不好?”
沈南葵卻并不接碗,“今日我讓你跟著陳掌柜看賬本,這便是你逃避做事的托辭?”
荷華垂眸道:“姑娘,我當(dāng)真不想經(jīng)商……”
沈南葵靜靜看著她,“你可想清楚了?”
荷華點(diǎn)頭,“想清楚了?!?/p>
沈南葵無奈搖頭,“荷華,你跟我一同長大,能寫會算,店里的這些賬目,遠(yuǎn)遠(yuǎn)還難不倒你才是,你應(yīng)該知道,我叫你和鐘山在煙霞閣做事的用意,難道你日后就不想自立?”
荷華默了默才點(diǎn)頭,“我想……”
當(dāng)初,她被沈南葵放還身契回家,原本是想不負(fù)姑娘的期望,好好過日子的,卻無奈被兄嫂逼迫,抱著一試的決心,她又回到了自家姑娘身邊。
再度跟隨沈南葵之后,自家姑娘待她甚至比從前更好。
她何德何能,能幾度受姑娘恩惠?
自此便下定決心,要以一輩子來報(bào)答自家姑娘的恩情。
沈南葵的謀算,她也看出來了,的確如陶姑娘所說,她現(xiàn)在歷練自己的和鐘山,是想日后對他們有重用,可所謂重用,必然就不能時時跟隨沈南葵左右了,她舍不得離開姑娘身邊,所以哪怕明知這是自家姑娘為了她好,也仍然不想聽從。
“姑娘,自不自立的都不如待在姑娘身邊重要,你還是讓我留下吧……”
沈南葵嘆了口氣,“你啊,怎么就想不明白?”
荷華嘻嘻一笑,“我明白的,姑娘的心思,我怎能不知?不過荷華這回卻不想從命,還望姑娘能夠成全?!?/p>
沈南葵心中動容,接過她遞來的蓮子羹,笑了笑說:“好罷,總要你自己甘愿才好,既然你不想經(jīng)商,日后我會再替你另行謀劃?!?/p>
“謝過姑娘!”
聞言,荷華頓時喜笑顏開。
“姑娘,我方才溜去后廚,除了熬蓮子羹,還給你做了最愛吃的荷葉餅,我這就去給你端來!”
她走后,陶茹笑著嘆道:“東家,荷華對你當(dāng)真忠心?!?/p>
我也一樣。
她在心里說道。
她跟沈南葵雖然不是主仆,可知遇之恩,亦是需要用一生去償還。
……
七月底。
雖然已經(jīng)立秋,江南的氣候卻仍舊沒有涼下來,這讓沈南葵頗有些不適應(yīng),京城和滄縣這個時候,早晚時分想必已是涼風(fēng)習(xí)習(xí)。
伴隨著對北方氣候的想念,胡問雁的回信也到了。
不出意外,胡家果然答應(yīng)了沈南葵的提議,愿意與她攜手做布料生意,沈南葵提供貨源和運(yùn)輸,胡家提供場地以及掌管經(jīng)營,雙方五五分賬。
事情既定,沈南葵立即著手操辦起來。
正好商隊(duì)也從滄縣回來了,這一趟除了運(yùn)送胭脂回去,還要把布料送往胡家,如此,商隊(duì)的規(guī)模也算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