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
九公主一臉怒氣的走入了蘭亭。
她伸手一擺,阻止了鎮(zhèn)西王夫婦起身行禮。
在所有人驚詫的視線中,她坐在了茶桌旁,手里依舊拽著那張紙。
她向四人看了一眼,開口說道:
“本宮已派了人去將上陵書院的張文千叫來?!?/p>
“本宮本以為這場竹溪文會會在公平公正之下舉行,卻沒有料到竟然有評判公報私仇!”
四人一聽就傻眼了。
他們面面相覷,片刻,方老大儒才問了一句:
“殿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唐纖纖鳳眼含怒,“哼!”
“過竹溪時候,陳老夫子為難白少秋這也罷了,畢竟他挨了白少秋一拳,畢竟他最后還是做出了公正的評判。”
“可在第二試的書香門前,宋夫子這狗東西……”
唐纖纖將書香門前發(fā)生的事徐徐道來,四人一聽,心里頓時一寒。
他們這才知道宋子規(guī)與白少秋還有一個萬兩銀子的賭局!
宋夫子為了保證他的兒子宋子規(guī)能贏了白少秋,用他評判的身份再次羞辱白少秋不說,最后竟然給了白少秋一個乙下!
鎮(zhèn)西王王妃這時候也滿臉寒霜——
對這個女婿,她內(nèi)心中已徹底改變了看法。
這個女婿根本就不是個廢物!
他雖然沒有武功,但他的才學卻是極高的。
這就很好了。
鎮(zhèn)西王府不缺高手,缺的是才學極高的文人!
現(xiàn)在宋夫子那匹夫竟然要斷了女婿的路……
鎮(zhèn)西王王妃陡然站了起來,面色極寒:
“他好大的膽子!”
“王爺秉承皇上之愿,在西陵城大興書院,為的就是弘揚咱興國之文氣?!?/p>
“這宋匹夫竟然膽敢以權(quán)謀私打壓青年才俊……來人!”
不遠處兩個背劍的黑衣人從林間落下,齊齊拱手一禮:“黑衣雙煞參見主母!”
鎮(zhèn)西王一瞧,九公主在此,可不能越俎代庖。
他連忙擺了擺手:“夫人莫急,”
他看向了九公主,“殿下,是這樣……宋夫子既然給了我那女婿一個乙下,殿下可有見過我那女婿所寫的第二試的詩詞?”
九公主將手里的紙擺在了桌上。
“本宮自然見過?!?/p>
“這便是白公子所做的第二試的暮春詞!”
“請諸位過目,看看本宮有沒有冤枉那宋夫子!”
四人都看向了桌上的那張紙。
片刻,方老大儒將那張紙取了過來,一瞧……
這字,真丑!
再瞧……
他那雙老眼頓時一亮!
他拍案叫絕,歡喜說道:“好詞!”
“好一首暮春之詞!”
“殿下英明,那宋夫子……該死!”
“司老兄,你且看看!”
司老大儒早已心癢難耐,他畢竟是見過白少秋所做的梨花詩的。
他知道白少秋的詩做的極好,現(xiàn)在白少秋又做了一首暮春詞……
倘若他的詞也極好,那這小子就有詩詞雙絕之才!
再加之他在對聯(lián)上的造詣,那就是三絕!
他連忙接過這張紙,定睛一看,老臉上頓時如花一般綻放。
至于這字嘛……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白少秋又不是圣人,總得允許他有些瑕疵吧。
他一捋長須,心情極為歡悅:
“果然是一首好詞!”
“春水溶溶,春山漠漠,淡煙淺罩輕籠……寥寥數(shù)語,暮春之景躍然紙上!”
“故園,無恙否?……故園二字……他生在西陵城長在西陵城,這故園二字當是指昔日白府?!?/p>
“白老弟因景思家……”
看了看鎮(zhèn)西王,言下之意便是白少秋成了王府贅婿,他的家就在王府的郡主府,他自然會思念昔日的白府的。
“底事塵驅(qū)物役,空回首、社燕秋鴻。功名已,蕭騷短鬢,分付青銅?!?/p>
“白老弟大才??!”
“他果然已將人生看破!”
“他感慨世事如煙霧般虛幻,而人們卻被塵世之紛爭所束縛。”
“他借社燕與秋鴻來書寫了他心中的淡遠與孤寂……”
“他之思想已超凡,不求功名利祿,寄情于山水間、于青銅中……此青銅,許并非青銅之物,而是……銅錢幾許。”
司老大儒笑了起來,“這老弟,看似俗人卻非俗人,便是吾輩所最求的隨性隨心灑脫之人!”
“大才!”
“老夫亦不及他也!”
見此詞,司老大儒不知不覺間說了三次老弟!
他是興國六位大儒之一!
他的才學毋庸置疑!
他竟然稱呼白少秋為老弟,甚至還說自己不及他……
這便是發(fā)乎于心的將白少秋放在了與他同等的高度!
九公主顯然主意到了他對白少秋稱呼的改變,這讓九公主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白少秋這家伙的不凡!
父皇一道原本要羞辱鎮(zhèn)西王府的賜婚圣旨,非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給鎮(zhèn)西王府送去了一個才高八斗的金龜婿……
也不知道當父皇知道白少秋有如此大才之后,他會有怎樣的反應。
鎮(zhèn)西王夫婦在文學上的造詣并不高,但此刻聽司老大儒這么一說,他們對視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心里的震驚。
這個變化其實并非突然。
三日前在王府演武場上,白少秋已表現(xiàn)出了他的冷靜與智慧,那一夜他已令王爺王妃二人徹夜未眠。
在聽說了他在上陵書院所對的那首云散聯(lián)之后,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已初露端倪,更是引起了王妃對他的關(guān)注。
白少秋離開郡主府兩日,王妃去過一趟郡主府,在白少秋所住之西廂房里看過了白少秋所寫的《石頭記》的第一回!
那時,晴兒在她身邊。
只有晴兒知道王妃在看了石頭記第一回時候的震驚。
王妃問了晴兒許多關(guān)于白少秋在藏書樓的事,遺憾的是晴兒所知也并不多,只知道姑爺在藏書樓‘看’書的景象。
至此,其實王妃心里對白少秋已不再有絲毫廢材看法。
只是她并不知道白少秋究竟還有多少能耐。
今日來蘭亭。
白少秋以甲上的成績過了竹溪。
王妃心里對這個女婿已頗為滿意。
此刻……他的第二試再次得兩位大儒大力稱贊!
他的才華究竟有多高?
現(xiàn)在看來恐怕有二層樓那么高了!
王妃心里很是激動。
肯定不能請九公主回到京都請皇上收回那道圣旨了呀!
得趕緊找到女兒!
得讓她回來守住她的這位有不世之材的夫婿!
九公主唐纖纖看向了兩位老大儒,問道:
“那么,以司老方老之見,白公子的這首暮春詞當?shù)脗€……?”
司老大儒毫不猶豫的說道:“甲上!”
“放眼興國文壇,再看詩詞興盛的這五百年,這首詞在所有的暮春詞中,至少也能位居……前三!”
這個贊譽就高得不能再高了!
王妃心里一震,心想自己似乎還低估了他。
他的才華恐怕能有三層樓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