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幾句話,兩人就試探問起院長身體如何,行程是不是很緊。
唐川主動提起,帶他們一起去拜訪院長,兩人狂喜,立刻備了厚禮,一路到了車隊落腳兒的客棧。
客棧掌柜突然見父母官到來,還驚了一跳,待得聽說原味才知道,原來自家客棧住了這么個大人物。
他家孩子也是讀書郎,只不過年歲小,童生都沒有考。
很快,劉院長和封先生就備了茶水點(diǎn)心招待縣令和田師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劉院長確實(shí)也把唐川這個關(guān)門弟子當(dāng)小兒子在疼愛。他親自謝過縣令和田師爺曾經(jīng)對唐家的幫助,也邀請他們有機(jī)會到墨池府去走動。
縣令和田師爺簡直是受寵若驚,他們哪里知道唐家會如此幸運(yùn),攀上麓山書院這座大樹啊,不過是好心有好報……
又說了半個時辰,縣令和田師爺就識趣的告辭了。
劉院長親自讓人取了兩套文房四寶,贈送給他們家里的晚輩。
縣令和田先生差點(diǎn)兒歡喜的要蹦起來!
這不是文房四寶,這是麓山書院的邀請函。以后他們的晚輩,但凡聰慧勤奮一點(diǎn)兒,不是庸才,帶著這文房四寶找到麓山書院,幾乎都能進(jìn)去做個學(xué)子!
再說,唐川注定要成為麓山書院的驕傲,加上這點(diǎn)兒緣分,就更是相當(dāng)于預(yù)定了兩條通天路??!
兩人千恩萬謝告辭而且,留下掌柜熱情的嚇人,一會兒送熱水,一會兒送點(diǎn)心,真是門檻要踏破了。
唐川眼見老師和封先生都累了,就主動同掌柜下去攀談,最后答應(yīng)給掌柜留一副字。
第二日早起,劉院長歇息過來,就揮毫潑墨寫了“賓至如歸”四個字,樂的掌柜直接把住宿費(fèi)折了一半,還送了兩筐饅頭……
回家的路途,在眾人的歸心似箭里,好似有些慢,但實(shí)際一日六七十里路,已經(jīng)比來的時候快很多。
周將軍不想再發(fā)生前路別堵的情況,他親自帶人梳理隊伍,把所有行商都挪去了隊伍后邊,而且安排了五十兵卒押后。
行商們安了心,隊伍趕路速度也更快更順利了。
出來時候還是初秋,如今回家就是冬初了,某一晚實(shí)在趕不上村鎮(zhèn),隊伍迫不得已又露宿了。
有兵卒們換班巡邏,眾人倒不用害怕有盜賊或者山匪,依靠在馬車或者行李上,裹著棉襖,縮著脖子,也能對付瞇一宿。
但半夜時候,卻有零碎的小雪花飄灑下來。
落雪了,冬天正式來了,這回家的路也開啟了艱難模式。
早起,張聰和王朝馬漢幾個忙著燒水,兩個嬤嬤在小碳爐子上熬粥,夜里的火堆沒有熄滅,張聰又吊起小銅鍋,煮了幾個咸鴨蛋。
唐海和大春幾個淘氣,抓了馬車上的小雪捏成雪團(tuán),互相砸來砸去。
周將軍前后隊伍巡視一圈,趕過來同劉院長等人說話,不小心被砸了個滿臉開花,于是一人一腳踢了小子們的屁股,攆著他們?nèi)兔ξ柜R套車了。
唐川親手給周將軍盛了一碗熱粥,問道,“周叔,咱們今日再趕一趕,應(yīng)該就走出一半路程了吧?”
“是啊,正好一半,咱們加快一點(diǎn)兒,趁著雪還不大,今早趕到墨池府,否則路上就有的麻煩了?!?/p>
周將軍也不怕燙,吸溜溜喝了一口粥,齜牙咧嘴的吹氣,末了想起劉院長和封先生還在一旁,又有些不好意思。
劉院長也是笑,親手給他剝了一個咸鴨蛋,說道,“這已經(jīng)不錯了,幾日功夫就走出一半路程。倒是辛苦你帶著兵卒們一路忙前忙后,否則可沒有這么順利?!?/p>
周將軍不肯居功,憨厚應(yīng)道,“我們可是答應(yīng)王爺,要好好護(hù)送院長和小先生們往外京都。都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再說了,這次川哥兒還破費(fèi)了一把,給大伙兒買了厚襖褲,晚上就是露宿也沒覺得多冷,實(shí)在是幫了大忙?!?/p>
唐川也是擺手,“就像周叔說的,大伙兒是為了護(hù)衛(wèi)隊伍的安全,辛苦就罷了,一定要吃飽穿暖。咱們這次帶的糧食充足,白日來不及,晚上那頓飯必須讓大伙兒吃好吃飽?!?/p>
“放心吧,川哥兒,我都吩咐下去了?!?/p>
“周叔,待得離墨池府有個百十里的時候,記得讓人先回我家報信兒。我娘必定盼著呢。”
“好,旁人不說,海哥兒怕是第一個要騎馬跑回去!”
正說著話,唐海已經(jīng)沖過來,笑嘻嘻接過大哥手里的粥碗,“大哥,我想娘了,咱們什么時候到家啊?!?/p>
眾人都是忍不住笑,邊吃邊說起閑話兒,待得肚里飽了也暖了,就趕緊啟程趕路了!
窮山惡水出刁M,對于塞北來說,就是白山黑水出土匪啊。
這么長的隊伍,百十輛馬車,簡直在各路土匪眼里就是冒著油花的大肥肉啊。
接下來一路,幾乎是每日在附近山頭都有人神出鬼沒,探頭探腦的盯梢兒。
周將軍帶著兵卒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所有人也是加緊腳步,堅決不掉隊。
整個隊伍,行動統(tǒng)一,沒有任何人敢鬧幺蛾子,讓土匪們就像狐貍咬烏龜,根本無處下口。
最后,許是覺得無利可圖,土匪們才無奈的撤退了。
整個隊伍都松了一口氣,但依舊加緊趕路,曉行夜宿,一點(diǎn)點(diǎn)往墨池府靠近……
不說,外出的旅人如何歸心似箭,只說家里眾人也是惦記的厲害。
早在一個月前,唐甜就去營里走了走,同王爺商量著,先把大片的土豆收了回去。
為此,營地里特意把四間土坯房騰了出來。
在一個陰天,干枯的土豆秧子先被割掉,然后才是老馬拉著爬犁深翻,無數(shù)淺黃色的大土豆就那么見到了天日了。
趁著沒有太陽暴曬,一百多兵卒都撒進(jìn)了田里,手腳麻利的把土豆撿起來,裝進(jìn)麻袋,再運(yùn)回營地。
如此只剩了玉米地需要看守,兵卒們都覺得輕松很多。
唐甜卻帶著家里的二十多號人,扛著小鎬頭又去了土豆地,搜尋漏網(wǎng)之魚。
簡稱,溜土豆!
果然,長在地下的東西,總有藏的隱秘又深重的。而且每一個被找到,都是意外的驚喜。
天黑時候,眾人抬了三麻袋回大院兒,看的兵卒們都是驚訝瞪眼睛。
于是,消息很快報到了王爺跟前,惹得王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