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話音落下,帳內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漠南諸部的例子活生生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仔細權衡。
那些歸順大明的部落,如今確實少了內部傾軋,牧民能相對安定放牧,各部的首領們除了獲得大明的官職外,也從和大明的貿易中賺得盆滿缽滿,子弟甚至能入京求學,見識天朝上國的繁華。
然而,將生殺予奪、牧場劃分之權交予大明,無異于自縛手腳,這是碩壘等人難以接受的。
碩壘目光掃過帳中眾人,看到那些小部落首領目光閃爍,心下了然,這是人心散了。
如果自己強行壓制,只會導致內部分裂,甚至可能未等明軍來攻,車臣汗部內部就先亂起來。
更何況,除了已經歸順大明的漠南蒙古諸部外,西面的扎薩克圖汗部與瓦剌聯(lián)盟亦非善類,車臣汗部實處于夾縫之中。
良久,碩壘深吸一口氣,語氣無悲無喜道:“孫閣老,漠南諸部之例,本汗亦有所耳聞?!?/p>
“大明皇帝陛下懷柔遠人,本汗感佩,只是……我漠北諸部與漠南情形終究不同,地更廣,人更稀,若嚴格按照劃定牧場,各部遷徙往來,恐多有不便?!?/p>
孫承宗何等老練,立刻聽出了碩壘的言外之意,對方是在爭取更大的自主權,擔憂權力被架空。
他捋須含笑道:“碩壘臺吉所慮,不無道理,朝廷并非不近人情,劃定牧場,意在止紛爭,定秩序,非是要將各部死死束縛于一地?!?/p>
“尋常季節(jié)輪牧,自然依從各部習慣,只需向朝廷派駐之官報備即可,避免與鄰部沖突?!?/p>
“至于各部內部事務,只要不違大明律法,不悖朝廷旨意,朝廷亦會尊重各位臺吉的治理之權?!?/p>
他頓了頓,看了眼碩壘的臉色,繼續(xù)道:“陛下有言,凡誠心歸順者,必厚加賞賜?!?/p>
“臺吉若率車臣汗部率先來歸,陛下必以親王或郡王之爵相待,其余大小首領,亦按部落規(guī)模、人口多寡,授以公侯伯、都督、指揮等世職,享大明俸祿?!?/p>
“朝廷也會設立互市之地,鹽鐵茶帛,敞開供應,價格公允。”
“此外,朝廷還可派遣工匠,助各部修建越冬城池、寺廟,傳授耕作、醫(yī)藥之術,助爾等抵御白災,繁衍人丁?!?/p>
孫承宗所說的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赤裸裸的利益。
尤其是修建越冬城池和傳授醫(yī)藥和耕作之術,更是讓帳中不少首領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就連碩壘本部的幾位親信,眼神中也露出了熱切。
眾人的反應,自然也落在了碩壘的眼中,心里輕嘆一聲,帳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孫承宗眼中閃過一道亮光,笑呵呵道:“臺吉可是擔心,車臣汗部臣服大明后,會引得土謝圖汗部和扎薩克圖汗部的敵視?”
不等碩壘答話,孫承宗環(huán)顧帳內,繼續(xù)到:“臺吉和諸位首領可以放心,我大明帶甲百萬,火器之利,冠絕天下?!?/p>
“昔日成祖文皇帝能五征漠北,勒石燕然,今日陛下英武更勝先祖, 若有人來犯,我大明定當召集兵馬,清掃不臣,護衛(wèi)車臣汗部諸部?!?/p>
孫承宗這番話,與其是在說土謝圖汗部和扎薩克圖汗部,不如說是在用武力恫嚇碩壘等人。
碩壘深深地看了眼孫承宗,長嘆一聲,起身單手撫胸道:“本汗……碩壘,愿率車臣汗部,歸順大明皇帝陛下,接受朝廷冊封,遵從牧場劃分之令?!?/p>
孫承宗聞言,也趕緊起身道:“臺吉深明大義,實乃車臣汗部萬千牧民之福。”
對碩壘的臣服,孫承宗心里和明鏡似得,知道碩壘此舉多半是權宜之計,想先拿到大明的賞賜和互市之利,壯大自身,再觀后變。
但他并不點破,更不以為忤。
作為歷經三朝的老臣,尤其是經歷過漠南蒙古的事情后,他深知勢的重要性。
只要開了這個頭,讓大明的官吏、商賈、文化進入草原,憑借大明絕對的經濟和文化優(yōu)勢,就像溫水煮蛙,時間越長,草原對中原的依附就會越深。
屆時,碩壘即便有異心,其部眾是否還愿意跟隨他反抗能帶來安定和財富的大明,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更何況,大明手中還握著藏傳釋教這個大殺器。
環(huán)顧一眼帳內一眾首領,孫承宗一臉真摯道:“老夫必當奏明陛下,彰顯臺吉和諸位首領之功。”
“至于具體冊封、賞賜、互市細則,以及牧場劃分方案,你我稍后可詳議,朝廷會充分考量貴部實際情況?!?/p>
談判既已達成初步協(xié)議,接下來的細節(jié)磋商便順利了許多。
孫承宗展現(xiàn)了極大的靈活性,在確保大明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對牧場的具體邊界、部落遷徙的彈性、以及碩壘的權力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讓步。
這讓碩壘及其核心部眾的心理平衡了不少,覺得雖然受了約束,但并非不能接受。
當然,隨綽爾滾等人一干親近大明的部落,孫承宗也給予了諸多的傾斜,想借他們之手,用以制衡碩壘可能存在的異動。
一切商定后,孫承宗提出了關鍵的下一步:“碩壘臺吉,諸位首領,歸順大事,需面陳圣聽,受天子冊封,方顯鄭重。”
“老夫欲邀請臺吉,以及諸部首領,于今歲四月,草長鶯飛,道路暢通之際,隨老夫一同前往大明京師,朝見皇帝陛下,正式接受冊封和賞賜,如此,亦可令草原各部知曉天恩浩蕩,歸順者榮。”
碩壘聞言,略一沉吟,便點頭答應下來:“此乃應有之義,碩壘愿率領諸部首領,前往大明京城,朝見大皇帝陛下,以示我車臣汗部之忠謹。”
他倒不擔心大明會借此機會扣押或加害他們。
一來,大明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擅殺歸順首領,有損國譽,弊大于利。
二來,他們若在京中出事,漠北必然生亂,不符合大明穩(wěn)定邊疆的利益。
見碩壘答應得痛快,孫承宗心中更是安定。
笑呵呵道:“原本,老夫應陪同臺吉和諸位首領,現(xiàn)在就啟程南下,但奈何,老夫身負皇命,亦需前往土謝圖汗部宣諭,只得等四月分才能成行,還請臺吉見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