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城的夯土城墻在戈壁的烈日下泛著赭紅色的光,城垛上新釘?shù)哪緰艡谶€帶著松脂的清香。
自傅忠平定叛亂、斬殺脫脫等叛首后,明軍僅用半年時間就將這座西陲重鎮(zhèn)改造成了鐵打的堡壘——城外挖了三丈寬的壕溝,溝底埋著削尖的木樁;城頭架起了承天大炮,炮口對著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城內(nèi)糧倉的谷堆堆到了梁上,蓄水池的清水在陽光下閃著粼粼波光。
沐英站在北門箭樓上,手指劃過新砌的城磚。
磚縫里的糯米灰漿還沒完全干透,卻已將戈壁的風沙擋在城外。
他身后的陳亨正低頭看著沙盤,花白的胡須在風中微微晃動:“按李祺送來的軍報,帖木兒若要東進,哈密必是第一塊絆腳石?!?/p>
“他的推演從未錯過?!便逵⒌穆曇魩е倌耆颂赜械那辶粒凵駞s沉穩(wěn)如老井。
這位年過五旬的將軍穿著玄色鐵甲,甲片上的龍紋被日光照得發(fā)亮,腰間的佩劍是朱元璋親賜的“斷水”,劍鞘上的寶石在戈壁的光線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他身后的親兵正用麻布擦拭著承天大炮,炮管反射的光斑在城墻上跳動,像一群不安分的星火。
陳亨直起身,望向西方的地平線。
他也是沙場老將,洪武年間多次參與對北元的征討,從百夫長到千戶,再到指揮僉事,靠著一刀一槍在草原上拼殺,積累了滿身的軍事經(jīng)驗,因功逐漸升遷,直至升任北平都指揮使,手握一方兵權。
此刻大明與帖軍大戰(zhàn)爆發(fā),朝廷急調(diào)邊將增援西陲,陳亨自請赴前線御敵,終得批準。
這對年過五旬的陳亨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他戎馬半生,卻因常年駐守邊鎮(zhèn)、未參與開國定鼎之戰(zhàn),始終沒能掙得爵位,時至今日自己仍是白身,這成了他心頭難平的缺憾。
如今西陲戰(zhàn)事正酣,正是建功立業(yè)的絕佳時機——若能在哈密擋住帖軍,甚至斬將奪旗,憑此戰(zhàn)功定能求得爵位,告慰半生沙場辛勞。
前線戰(zhàn)場的刀光劍影,在旁人看來是死地,在他眼中卻是通往爵祿的階梯,是老驥伏櫪、再搏功名的最后機會。
西方那里的戈壁與天空連成一片灰藍色,只有偶爾掠過的鷹隼劃破單調(diào)的畫面。
“三萬守軍尚且吃緊,何況我們只有一萬。”他低聲道,指尖在沙盤上點出騎兵營的位置,“三千騎兵要守住左翼的山口,七千步兵得分守四座城門,連輔兵都得拿起刀槍——這仗,不好打。”
沐英沒接話,只是將目光投向城外的戈壁。
那里的沙礫在烈日下蒸騰起熱浪,遠處的雅爾當山像一頭伏臥的巨獸,山坳里的陰影里或許正藏著窺探的眼睛。
他想起臨行前李祺的囑托:“哈密不是要你死守,是要你拖。拖到阿力麻里的主力回援,拖到帖軍的糧草見底?!?/p>
那時他還笑著拍胸脯,此刻望著空曠的戈壁,才懂這份囑托背后的重量。
未時三刻,瞭望兵突然敲響了梆子。
“將軍!西方有煙塵!”
沐英與陳亨同時轉(zhuǎn)身,望遠鏡里的地平線處,灰藍色的天幕下突然涌起一道黃線。
那道黃線越來越寬,漸漸化作翻滾的煙塵,馬蹄聲像悶雷般從戈壁深處傳來,震得城磚都在微微發(fā)顫。
“來了?!标惡嗟氖职丛谘g的刀柄上,指節(jié)泛白。
煙塵中漸漸露出旗幟的輪廓——黑色的旗幟上繡著新月與彎刀,那是帖木兒帝國的戰(zhàn)旗。
前鋒是騎兵,馬蹄揚起的沙礫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金色的霧,他們的速度極快,像一群被激怒的黃羊,朝著北門直沖而來。
“阿布德·拉提夫的騎軍?!便逵⒎畔峦h鏡,聲音里添了幾分凝重,“看旗號,至少兩萬?!?/p>
話音未落,騎兵后方的煙塵里又涌出新的陣列。
五千山地步兵穿著獸皮甲,手里的短矛比戈壁的梭梭柴還要密集,他們踩著騎兵揚起的沙塵前進,腳步在沙礫上踏出沉悶的聲響;更遠處,費爾干納長弓手的身影在陽光下閃著銀光,他們背著的長弓比人還高,箭囊里的羽箭露出雪白的尾羽;最后壓陣的是重裝步兵,他們的鏈甲在日光下泛著冷光,手里的圓盾連成一片鐵墻,每一步都讓地面微微震顫。
“費爾干納的長弓手,米爾扎的重裝步兵?!标惡嗟穆曇舫恋孟駢K石頭,“合計三萬三千——比預想的還多了三千。”
城頭的明軍士兵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三千騎兵正牽著戰(zhàn)馬在甕城待命,馬鼻噴出的白氣在熱風中瞬間消散;七千步兵分布在四座城門,火銃手的手指扣在扳機上,長槍手的槍尖斜指地面,連輔兵都將裝著滾油的陶罐搬到了垛口邊。
可每個人心里都清楚,一萬對三萬三,這是場幾乎不可能贏的仗。
兵力懸殊近三倍,騎兵數(shù)量更是被碾壓,城外的敵軍像漲潮的海水,一波波涌向城墻,而城內(nèi)的守軍就像狂風中的孤舟,隨時可能被浪濤吞沒。
但是,他們沒有退卻的理由,因為身后就是大明,那是他們的家園!
城門外的戈壁再往前,就是嘉峪關,就是河西走廊,就是無數(shù)百姓耕種的良田、晾曬的谷物、孩童嬉戲的街巷。
退一步,敵軍就會踩著他們的尸體闖進家園,燒殺搶掠;讓一寸,父母妻兒就會暴露在刀光之下,流離失所。
那些在城頭上緊握兵器的手,有的還帶著握鋤頭的老繭,有的剛褪去書生的文弱,有的是繼承了父輩的軍籍——可此刻,他們握著的都是守護家園的決心,就算戰(zhàn)至最后一人,就算尸骨埋在這西陲戈壁,也絕不能讓敵軍踏過城墻半步。
阿布德·拉提夫勒住馬韁,在離城三里的沙丘上停下。他的紅纓頭盔上插著鷹羽,甲胄上還沾著阿力麻里戰(zhàn)役的血漬。
身后的兩萬騎軍排成整齊的橫隊,馬蹄踏起的沙塵在他們周圍形成一道黃色的屏障;山地步兵在沙丘下搭起了臨時箭樓,長弓手們正用測繩丈量著與城墻的距離;重裝步兵則列成方陣,盾牌上的銅釘在陽光下閃著兇光。
“沐英?”阿布德·拉提夫嗤笑一聲,馬鞭指向城頭,“朱元璋的養(yǎng)子?就憑他守得住這座孤城?”
身旁的米爾扎使者舉起望遠鏡,看清了城頭的明軍數(shù)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將軍只需三日,必能踏平此城。米爾扎大人說了,拿下哈密,皇儲之爭,您便是頭功?!?/p>
阿布德·拉提夫猛地抽了一鞭,戰(zhàn)馬人立而起,嘶鳴聲在戈壁上回蕩:“傳我命令!長弓手壓制城頭,山地步兵填壕溝,重裝步兵列盾陣——今日日落前,我要在哈密的糧倉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