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也點點頭,已經(jīng)有許多老戰(zhàn)友和他打聽怎么制糖了。
這榨汁制糖,原理也很簡單,有心人只要看過,一定能學(xué)會。
這種情況也不好禁絕,大家同為大周的子民,也不能只有你發(fā)財。
劉文卓拿來一些瓶子罐子說道:
“狀元郎呂為賓說過,格物致知,咱們要窮究事情的原理,就能開發(fā)出別的知識來?!?/p>
“這甘蔗能榨汁,是不是也能釀酒呢?”
“我試了下,和米酒的做法基本一致?!?/p>
“把甘蔗水發(fā)酵,就能制出酒水來?!?/p>
劉文卓拿出一個壇子。
倒出的酒水醇香四溢,裴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這酒喝下去后,有淡淡的甜味。
除了甜味,便是香醇的酒香。
好酒??!
“大人,這酒一定可以大賣!”
裴耀在軍營里混過,喝過許多好酒。
劉文卓釀制的酒雖然不烈,但是香味清甜,一定會受到歡迎。
而且這種淡淡的甜酒,可以給人喝糖水的愉快感。
劉文卓說道:“酒能密封儲存很久,這種酒也特別適合在海上飲用?!?/p>
“咱們可以先把這種酒賣給來往的船員?!?/p>
“只要他們喝著滿意,一定就會帶去陸地上!”
裴耀佩服的無以復(fù)加。
“之前很多人說大人乃財神爺在世,我還有些不信。”
“如今我相信大人一定是財神爺在世了!”
劉文卓說道:“不要怪力亂神,而是格物致知而已?!?/p>
很快,這種叫做蔗酒的新品甜酒,在康平港流行起來。
周圍跑海運的人,全知道了這種甜酒。
海船是需要大量酒的。
倒不全是因為海員酗酒,在海上長期航行,是需要大量淡水的,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殺毒滅菌的技術(shù),淡水便是煮沸的河水。
水里、水桶里,都有可能污染,儲存久了,淡水便會變質(zhì)。
而酒里有酒精,原本就有殺菌的效果。
酒儲存的時間還比淡水長,所以許多海船便會專門儲備一倉的酒,用作淡水來源。
當(dāng)然,那些酒全是拿小麥簡單制作的米酒。
像蔗酒這種酒水,自然會比味道寡淡的米酒更加受歡迎。
擁有糖塊和蔗酒兩個特產(chǎn),康平府的收入頓時增加了!
劉文卓見府庫日益豐足,立馬在康平府開設(shè)了官學(xué)。
康平學(xué)院建立在蔗糖工坊與蔗酒工坊的旁邊。
劉文卓提供免費的食宿,讓大越人把孩子送來學(xué)習(xí)。
同時在夜晚開辦夜校,教授工廠的工人認(rèn)字,全面推行大周的文字與語言。
大越也在中原文化的輻射區(qū)域,大家當(dāng)然也明白讀書人的體面。
現(xiàn)在大越也是大周領(lǐng)土,以后大越的官員,肯定也得通過科舉選出。
讀書可以當(dāng)官。
再不濟(jì),認(rèn)字的工人,也比不認(rèn)字的薪水要高許多。
康平府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許多人都開始想著怎么奮斗了。
果然不出劉文卓預(yù)料,蔗糖這種沒什么技術(shù)壁壘的東西,很快在大越地區(qū)的各個府縣盛行。
有的知縣甚至頒布政令,百姓種植一畝稻田地,就得種植一畝甘蔗。
蔗糖被海船送去了大周的港口。
張老五原本是華江府的一戶貧苦人家。
快四十歲依舊是光棍,家里也沒有地。
自打呂為賓來到華江,推行了攤丁入畝后,又打壓豪強(qiáng),包括前首輔高耀在內(nèi),全部低價兜售農(nóng)田。
張老五依靠華江府的低息貸款,總算買了三畝田。
前些日子,張老五又果斷的在農(nóng)田里種了桑樹,現(xiàn)在也娶了老婆。
雖然張老五的老婆是個淮河逃難而來的寡婦,還帶著個女孩拖油瓶,但是可以有三畝田,還有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樣的生活總是有盼頭的。
張老五的老婆也懷孕了,張老五希望可以生個兒子。
現(xiàn)在華江府辦了公學(xué),但凡是良家子弟都能入學(xué)。
公學(xué)不光教授認(rèn)字,如果可以通過考試,還能繼續(xù)讀書。
張老五也想著,若是自已的兒子真有讀書的天分,也讓他考取個功名,就和狀元郎呂為賓一樣,造福地方!
張老五剛?cè)ナ屑腺u了蠶絲,手里拿著幾兩碎銀,張老五打算去李屠夫那里買幾塊碎肉。
但是張老五路過一個鋪子,就看見那里擠著很多人。
糖鋪?
賣糖的?
以前華江府也有賣糖的。
熬煮麥芽,就能熬出甜甜的麥芽糖。
但是華江府已經(jīng)許久沒見賣糖的小販,那種糖只有貧苦人家吃,財主富商全是吃蜂蜜的。
如果不是呂為賓,華江府的窮人都不一定能活下去,更別說吃糖了。
不然就買點糖回去?
家里的小丫頭正是饞嘴的時候。
一想到這兒,張老五也跟著排隊。
雖然隊伍長,但是這家糖鋪的生意很快。
等到張老五時,他看到糖塊的價格,這么便宜?
但是這糖,怎么和麥芽糖不同呢?
麥芽糖全是黃黃的,好像蠶絲似的糖球。
但是這家賣的,是正方形的白色糖塊。
這是何物?
張老五指著糖問道:“這東西甜嗎?”
小二也很熱情,他隨手掰了一塊,遞給張老五說道:“客官,這是大越的蔗糖,您嘗嘗。”
張老五小心的接過糖,舔了一下后,他驚呆了!
好甜?。?/p>
這可比富人們吃的蜂蜜還要甜!
吃糖是會讓人開心的,張老五覺得心情都好了許多。
張老五問道:“當(dāng)真是這個價格?”
“當(dāng)然,我們小店都賣出去幾百斤了!”
張老五立馬說道:“拿三兩!”
伙計直接拿過期的新邸報,把蔗糖塊包好,然后拿繩子扎住遞給了張老五。
張老五拿著糖,美滋滋的回到家里。
他老婆立馬接過了豬肉,又看見他手里的紙包,好奇的問道:“這是何物?”
“把小婷叫出來?!?/p>
張老五的老婆連忙把女兒喊出來。
小婷雖然才十一歲,但是心靈手巧,已經(jīng)可以織錦了。
張老五對這個繼女也非常的不錯,花錢送她去華江府的老派女工家中學(xué)習(xí)。
現(xiàn)在小婷已經(jīng)可以織出花朵似的錦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