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門大開,三貝勒穿著白色素服,捧著北莽印鑒和百姓名冊,向東遼總兵李成投降。
報捷的文書送往東遼,集結好的大軍傾巢而出,沖向北莽掌控的幾個重要城池。
雪片似的報捷文書,飛往了京都。
李天并不知道,東遼又狠狠擺了他一道。
禍亂大周百年的北莽邊患,徹底一舉解決!
此時在皇宮里的李天,還不知道自己將面對什么。
在土耳斯人的王宮里,同樣龐大的帝國皇帝,也在思索著這個東方的龐大盟友。
土耳斯的皇帝,對他的宰相問道:
“大周真的那么強大嗎?”
帝國宰相是土耳斯護衛(wèi)軍出身。
這個官僚體系里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宰相,對著土耳斯皇帝說道:
“沒錯,陛下!”
“大周是和土耳斯一樣龐大的帝國,咱們應該保持與大周的盟友關系?!?/p>
可是土耳斯皇帝卻擔心的說道:
“但是咱們在遠東的勢力并不強大,這些可以擋住大周的野心嗎?”
帝國宰相閉口不言了。
土耳斯皇帝又說道:“咱們的目標是西洋,與大周保持和平關系也是必要的?!?/p>
宰相點了點頭。
“不過也不可以讓大周覺得土耳斯軟弱,告訴遠東都督,一定得在對波旦的戰(zhàn)斗里,打出土耳斯人的氣勢來!”
皇帝發(fā)令,宰相當然領命。
就這樣,土耳斯的東方兵團,收到了皇帝與宰相共同的命令。
讓他們進攻波旦帝國的領地,好好宣揚下土耳斯帝國的威風!
東方軍團當然不敢違拗命令,整個東方戰(zhàn)場風聲鶴唳。
土耳斯人準備進攻波旦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中東。
在這個時代都沒什么保密意識,土耳斯兵團的動向也藏不住。
波旦國王收到這個消息簡直欲哭無淚。
現(xiàn)在的波旦帝國,與中原歷史上那個波旦并非同一個國家。
他現(xiàn)在的全名是波旦第四帝國。
而大唐時期的波旦,是波旦第二帝國。
波旦第四帝國與第二帝國幾乎毫無關系。
現(xiàn)在的帝國皇帝,叫做流庫四世。
說起來,這位流庫四世也算個小雄主。
他剛繼位時,波旦還只是一個小國,和月國人的勢力差不多。
但是這位波旦皇帝,打小就是看著大流庫皇帝的故事長大。
他有一顆重復波旦帝國榮光的雄心。
流庫四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流庫,自稱是大流庫大帝的后人。
接著,流庫四世開始了恢復波旦帝國版圖的征程。
他擊敗了耳拉人,攻克了美蘇爾流域的許多小國。
要說這樣的雄主,已經(jīng)算很不錯了。
但是他運氣的確是不好。
先是遇到了崛起的土耳斯。
土耳斯帝國正值擴張期,現(xiàn)在的土耳斯如日中天。
西洋大陸都得避其鋒芒。
地中海全是土耳斯帝國的內(nèi)海。
拜庭帝國的首都都被土耳斯帝國占領。
土耳斯,是個橫跨三大洲的強大帝國。
崛起中的波旦帝國,遇見了土耳斯的東方行省。
然后就被土耳斯的東方兵團揍了一頓。
流庫四世被打了以后,只好帶著部隊退回王都養(yǎng)傷。
往西方擴張受挫,波旦帝國打算往東方擴張。
絲綢之路上只有月國等幾個西疆小國。
如果繼續(xù)往東,可以掌控整個絲綢之路。
要是可以掌控絲綢之路,相當于掌握了東西方的貿(mào)易,波旦帝國能得到大量財富。
那樣指不定還可以和土耳斯帝國再碰一碰。
然后,波旦帝國就遇見了大周。
波旦帝國東方的戰(zhàn)略重地,費干塞盆地被大周占領。
大周隨時可能威脅波旦帝國的東部地區(qū)。
流庫四世可以說焦頭爛額。
被大周和土耳斯兩大強國夾擊收拾。
就算是大流庫大帝在世,也難以招架。
流庫四世只好召集大臣商議。
“陛下,投降吧!”
說話的是流庫四世的女婿,他曾經(jīng)的心腹大將米帕爾。
也就是弄丟費干塞盆地的米帕爾總督。
自從米帕爾丟了費干塞盆地以后,流庫四世就不再信任他。
這家伙要不是自己的女婿,流庫四世早就把他處死了。
“陛下,投降吧!”
米帕爾說道:“大周太強大了,咱們完全不是對手!”
這個投降主張者,真的就該吊死!
流庫四世非常憤怒。
他無視米帕爾,繼續(xù)詢問別的大臣。
“陛下,咱們應該投降土耳斯帝國!”
“對啊!投降大周并沒有什么優(yōu)待,土耳斯帝國還能弄個貴族當當?!?/p>
“對啊,投降土耳斯帝國以后,土耳斯也不會派人來治理,咱們還能繼續(xù)待著?!?/p>
“沒錯,不過是波旦帝國改成波旦行省,陛下改成總督,也沒什么的?!?/p>
“不就是改信嗎?土耳斯的主教也不錯的?!?/p>
聽著大臣們的七嘴八舌,流庫四世差點氣得吐血!
大周的使者,正在前往波旦帝國。
按照禮部的規(guī)矩,在大周勘定的世界里。
雖然波旦不是帝國,但也算舉足輕重的國家。
禮部決定派遣使者,在波旦帝國開設使館。
這工作,可以說是十死無生的差事。
要知道大周和波旦還在交戰(zhàn)中,派過去的使者很有可能被直接咔嚓了。
但是富貴險中求,迎客司的一位年輕官員,主動請纓了這份工作。
這下子可把迎客司里別的官員樂壞了。
既然有人去擋槍,那就讓他去吧!
這名叫做楊衡的年輕官員,立馬被升為禮部主事,官級六品,然后被委任為大周駐波旦公使的職位。
楊衡,算起來他是楊振的表侄兒。
楊振家族原本就是開國勛貴。
但是因為楊振父親不成器,被褫奪了爵位。
楊家就從貴族沒落了。
楊衡是楊家后代里比較靠譜的。
在國子監(jiān)畢業(yè)以后進入了禮部迎客司。
現(xiàn)在迎客司升級,成了內(nèi)閣直轄的外交部門。
楊衡決定效仿自己叔叔楊振的功績,出使波旦!
楊家原本就有縱橫學派的家學。
楊衡也看見了楊振如何在西疆立功,縱橫天下的。
所以楊衡決定接下這個活兒,去波旦一展所長!
為此楊衡還自學了波旦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