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士子學習理學,也并非是真心擁戴,只是想考取功名罷了!
如果沒有了官方學術背書,那理學一定會跌落神壇!
夏冬林沉吸一口氣,自已必須得為理學一戰(zhàn)!
等唐孝仁宣讀結束,這場大討論正式開始!
十幾位理學大儒,加上各地賢良立馬出列,旗幟鮮明的站位理學。
理學大家夏冬林,對著李天慷慨陳詞。
很快,他的門客子弟,朝廷里的一些官員,都對夏冬林表示了支持。
地方代表的賢良,更是一邊倒的表示支持理學!
其實原因也好理解,隨著大周朝廷的建立百年。
豪紳已經逐漸蠶食了大周在基層的權力。
現在余杭等富庶地區(qū),私學昌盛。
這些鄉(xiāng)紳豪強,通過建立私學,幫助學子。
這些學子為官后,也會回報學院。
他們都與這些豪紳緊密的綁在一起。
一時間,地方輿論,幾乎全被這些理學門生所掌控。
余杭地區(qū),各個學院的弟子蔚然成風,甚至煽動輿論力量,左右地方的施政。
地方官吏為了可以考評升遷,基本上也會與這些地方豪紳合作。
所以這次挑選的地方代表,幾乎都在為理學說話。
許多通過私學考中科舉,成為朝廷大員的官吏,心里也是更偏向于理學。
只有到了唐孝仁這種級別的,才能看到理學控制地方的危害。
長此以往,必將動搖朝廷的根基!
豪紳控制地方,隨著朝廷的逐漸衰落,以后再難從地方上收取賦稅。
如果不是呂為賓在華江府推行攤丁入畝,華江府的田畝稅,甚至都不如西北地區(qū)!
余杭府的稅收也在不停地被侵蝕。
這次呂為賓的變法,算是為余杭續(xù)命了。
但是隨著各地豪紳勢力的增強,攤丁入畝的舉措效果也肯定會逐漸變差。
畢竟任何舉措,都是需要當地官員去實行的!
這項舉措肯定也會逐漸擺脫,田畝依舊會集中到地方豪紳的手里。
理學與地方豪紳互相綁定。
地方豪紳為理學提供資金和傳播的途徑,還會給學院里優(yōu)秀的學子造勢,形成社會輿論。
成為官員的學院弟子,又會偏向地方豪紳。
雙方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扭曲的怪圈,牢牢地盤踞在地方。
這次的辯論,也是呂為賓舌戰(zhàn)群儒。
幾乎全部的地方代表,朝廷部分官員,都是傾倒于理學的!
雖然他們里許多有志之士,也覺得呂為賓的格物致知,強干的理念,更有利于大周,但他們也得為自已的利益考慮。
支持理學,便是維護自已的利益!
經過一上午的爭論,李天打了幾個哈欠。
這些雜七雜八的經典辯論,對于對儒學不怎么感興趣的李天而言,簡直是場折磨。
看見理學的隊伍這么龐大,幾乎全部賢良全在支持理學!
李天更加堅定了扶持心學的決心!
你們越反對,朕就越要做!
呂為賓舌戰(zhàn)群儒,盡管他總是可以說出正確答案。
但是他知道,這場辯論他是輸了。
支持理學的人太多了!
心學剛出現不滿一年,想要動搖官方學術的地位,還太嫩了!
呂為賓也不氣餒,只要可以為心學傳播提供土壤,這次石渠臺會議就夠本了!
待雙方都爭辯完畢,小魏子敲了下大鐘。
眾人全看向李天。
圣裁的時候到了!
李天終于結束了神游天外。
不管是心學還是理學,這些經義的爭論就像聽天書似的!
李天壓根聽不懂啊!
不過沒有關系!
既然大家全支持理學,李天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李天輕咳了一聲說道:
“朕覺得,這次的辯論,是心學勝利!”
“以后科考的內容,就在心學的經義里選取吧!”
此話一出,全場啞然!
夏冬林訝然的看向皇帝。
心學獲勝?
怎么會這樣?
明明是理學的聲勢更大啊,難道陛下看不到嗎?
辯論經義這種事情,不就是誰的聲音更大誰就勝了嗎?
陛下你看不見嗎?
大家全是支持理學的?。?/p>
你怎么可以這樣!
夏冬林差點當場吐血!
但是當他和李天的眼神對上后,滿口的話都咽了下去!
這位圣上可不是尋常的圣上!
他可是開疆萬里的千古一帝!
現在列侯、勛貴,全站在天子的后面。
蘭德、李成都乃當世名將。
還是那種千年難出的!
蘭德平定淮河河運之亂的事情,夏冬林也看在眼里!
余杭學院能有淮河漕幫的勢大嗎?
如果余杭叛亂,朝廷直接派兵,不用半個月就能平定。
現在皇帝在百姓心里的威望也到達頂點。
現在國庫充盈,誰敢反對這位皇帝?
更令人絕望的是,這個皇帝才二十幾歲,身體健康!
不出意外,他還會執(zhí)掌大周幾十年!
這種時候,理學也不敢斗膽反抗大周皇帝!
夏冬林慫了。
縱使理學失去了官方學術的帽子,但心學依舊是儒學一脈,基礎的經義也很相通!
不行就在書院建立心學課程好了!
但是夏冬林慫了,那些地方代表可沒他那么識趣。
他們全部跳出來說道:
“陛下不可啊!”
“陛下,明明就是理學贏了!”
“陛下,心學這種異端學術,怎么可以成為朝廷正學!”
“大成至圣先師!國家不國啊!”
那些地方代表全部開始了影帝演技。
李天的臉色逐漸難看。
完了!
夏冬林的面色也更加難看!
果然,那些地方代表這樣一鬧,李天更不高興了。
你們是在教朕做事?
李天輕咳了一聲說道:
“朕覺得地方教化松弛,要恢復建國初期的制度?!?/p>
“從即日起,各州府,重新建立官學。”
“官學開設心學博士,在國子監(jiān)優(yōu)秀的士子里選拔?!?/p>
“各級官員負責食宿、課本,只要通過考核,就能在官學就讀!”
“此后禁制所有私學!”
“各地博學大儒,如果愿意,也可以在官學授課!”
“私自辦學收徒,殺無赦!”
鐵血詔令一下,夏冬林面無血色。
那些地方代表更是要紛紛倒地。
就在他們還打算繼續(xù)反抗時。
李天投過來一個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