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人紛紛離開茶樓,浩浩蕩蕩前往女子學堂所在的地方。
剛一靠近,他們就愣住了。
好多女子都在排隊,大多數(shù)都是七八歲,也有十幾歲的。
她們衣服上到處都是補丁,餓得面黃肌瘦,一看就是窮苦人家出身的。
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商戶家中的女子,她們有錢有時間,也想借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巴結(jié)一些世家女子,或者干脆巴結(jié)上公主,那樣說不定他們就能改變自己商戶的身份。
士農(nóng)工商。
商戶之子甚至不能參與科考,這的確算是另辟蹊徑。
“哼,這么多窮苦人家出身的女子,她們斷然不可能學好!”
“沒錯,但凡是家里人聰明的,早就已經(jīng)把日子過好了,如今還這么窮的都是蠢笨之人!”
“如果學堂教不出什么來,一樣也要關門!”
……
昭陽的馬車剛到,就聽到了這些學子們難聽的話語。
她俏臉寒霜,走下馬車,“是誰敢在本公主的學堂門口大放厥詞?”
見是公主來了,之前還義憤填膺的學子們,一個個全都沒了動靜。
昭陽目光環(huán)視一圈,冷哼一聲,“本公主聽你們剛才的議論,還以為你們一個個都是有才之人,現(xiàn)在看來不過如此?!?/p>
她指著其中一人,“你是童生,還是秀才?”
“我……我是童生。”
“本公主看你今年都已經(jīng)有二十多歲了吧,居然還是童生,如此蠢笨,莫非你的家人也都是窮苦之人?吃不上飯的那種?”
學子張著嘴,卻說不出反駁的話。
他家并不窮,相反還很有錢,否則也不可能讓他一個童生,一直讀到二十多歲,甚至還一年年的參加考試。
昭陽再次朗聲問道,“你們之中可有舉人?”
無人應聲。
“瞧瞧,一個舉人都沒有,不過都是些童生秀才罷了。知道舉人為什么不來這里大放厥詞嗎?因為他們知道禮義廉恥!憑什么只許你們男人讀書,不許女人讀書?要本公主說,你們男人一個個讀完書,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還算什么男人!倒不如讓女子來讀書,參加科考,男子去邊疆,建軍立業(yè),如此一來,大融國何愁不會興盛?至于生孩子的事情,你們也不必擔心,有錢的找奶娘,沒錢的就讓家中長輩照料就是。如果哪家女子讀書極為厲害,本公主親自找宮人照料她的孩子,再說那些寡婦家中沒男人,不照樣把好幾個孩子拉扯大了?”
在場眾人鴉雀無聲。
他們想要反駁,卻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開口。
這……這明明是歪理,可為什么偏偏聽著居然有點道理!
昭陽懶得再理會他們,徑直來到學堂大門,看向正在排隊的姑娘們。
“你們不要害怕,既然來了學堂,本公主就會保證你們的安全,如果誰敢在指著你們的鼻子罵,那就告訴本公主,公主府的府兵可不是吃素的!另外,衣食住行,本公主都會給你們安排好,但是有一點,你們進來一個月之后有一場考試,只有合格的人才能繼續(xù)留下來,不合格的便回家去吧。不管有沒有天分,都需要努力,如今世道女子艱難,就更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昭陽看著那一雙雙發(fā)亮的眼睛,“如果你們當中真有學習極好的,那本公主就算不要這個臉面了,也要給你們求一個參加科考的機會,和那些男子一樣,爭一爭這朝堂上的官位!”
聽到這話,女孩們的眼睛更亮了。
她們……真的有這樣的機會嗎?
昭陽轉(zhuǎn)身,“讓她們登記,然后進入學堂,第一次只招收三百人?!?/p>
“是!”
登記開始。
前三百名女子得到入學的機會。
至于剩下的人,只能先行回去,等到有人在考試中落選,她們就還有機會進來。
昭陽坐在樓上,靜靜看著下方的盛況。
一旁是幾個世家女子,她們都是這里的老師。
其中有一個詩詞極為厲害,被譽為京城第一才女。
只可惜就因為她是女子,毫無施展的機會,前些日子更是被家人壓著去相看,學習女紅,不準再碰筆墨紙硯。
她心中不服,幾次反抗迎來的都是一頓責罵。
幸好昭陽公主找到她,否則她恐怕要在家中絕食自盡了。
“昭陽公主,您剛才說的是真的嗎?真能給我們女子爭取一個科考的機會嗎?”
昭陽點頭,“我已經(jīng)和大哥商量好了,若是真有學習好的,可以參加科考,不過不能和那些男人一起參加,要在單獨的考場。大哥承諾了,只要真有才華,就算殿堂上多出女官又能如何?一切都以大融國的江山社稷為重,不分男女,只看能力!”
“太好了!昭陽公主,謝謝您。”
“不必謝我,是阿娘給了我靈感,讓我興辦女子學堂的。這世道女子艱難,總要有人做點什么,也許我們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哪怕是罵名,我也心甘情愿了。”
就這樣,女子學堂開學了。
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學堂之中永遠都有朗朗讀書聲。
昭陽每日都會親自前來,詢問她們的學習情況。
若是有誰因為在這里讀書受了委屈,她還會親自帶府兵前去,為其討一個公道。
一時之間,京城怨聲載道。
無數(shù)文人墨客紛紛寫文章咒罵。
還有大臣們上奏折,卻都被蘊和壓了下來。
他只活百年,身后事他管不到,但在他當皇帝的期間,他希望大融國可以變得更強,只有這樣才不怕蠻夷進攻,百姓安居樂業(yè)。
那些被埋沒的無數(shù)女子,或許就是一個絕好的契機!
一個大融國可以崛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