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號的艦島非常大,有著寬大的飛行員準(zhǔn)備室,后來,改造成為海上發(fā)射船之后,這里就改造成了一個最精致的會議室。
現(xiàn)在,會議室里,一眾人聽到了秦川的計劃,個個都睜大了眼睛。
“秦總,您說,我們的目標(biāo)是載人登陸火星?”謝列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中都帶著顫抖!
“沒錯,登陸火星!”秦川說道:“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待在搖籃里,這些年來,人類總是在地球上打打殺殺,為了那些能源而爭執(zhí)不休,都是一群短視的家伙,我們的目光更加長遠,我們要做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事!”
最近的衣拉克戰(zhàn)爭,表面上是什么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實際上,不就是因為美國佬看上了衣拉克的石油嘛,這個大家伙都清楚,地球上的這些爛事,的確是讓人惡心的了,把目光投向外太空,才會有真正的寧靜。
“但是,秦總,火星和月球不一樣,想要探測火星,難度會增加好幾級?!闭f完這句話,謝列金甚至都有些覺得好笑了,這登陸火星,本來就是科幻小說中才會有的事情,而自己,居然開始和秦總討論起來實現(xiàn)的可行性了?
“我知道,首先,發(fā)射窗口就是個大問題,畢竟我們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是不固定的。”
您還真知道!謝列金睜大了眼睛。
月球是圍繞地球轉(zhuǎn)的,距離是三十八萬公里,只要走過這段距離,就能上月球。
而火星和地球,都是圍繞太陽轉(zhuǎn)的,而且,兩者公轉(zhuǎn)周期不一樣?;鹦抢@太陽轉(zhuǎn)動的周期是687個地球日,大概個地球年。
這就意味著,火星和地球,有時候會在太陽的同一側(cè),有時候會在太陽的兩邊!
如果在同側(cè),且火星、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兩者距離是最近的,大概是五千五百萬公里,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是分居太陽兩側(cè),距離最遠達到了三點九億公里!
這個周期大概是十五年。
最遠距離就別想了,最近距離才有這個可能。
但是,這也有問題,那就是如果在最近距離上發(fā)射,那就意味著人上去了之后,要十五年之后才能回來,除非不打算讓這些人回來了,十五年內(nèi),各種事情都會發(fā)生,那些人得不到地球援助,只能靠自救,回不來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最佳的探測方案,就是在火星還沒有到達和地球最近的地方,比如說九千萬公里的時候,就登陸上去,在上面開展一段時間的活動,比如說一年,然后,火星和地球飛過了最近距離,從五千五百萬公里拉長到九千萬公里的時候,可以起飛返回月球。
如果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就得再等十五年!
“其次,就是如何返航的問題?!鼻卮ㄕf道:“更簡單一些,就是返航的燃料如何籌備的問題?!?/p>
登陸月球沒這么大難度,畢竟月球引力小,美國佬研制的登月艙,分成了上下兩部分,下面部分是降落發(fā)動機,落地之后,也是一個完美的支撐平臺,等到起飛的時候,上半截飛起來就可以了。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登月艙也只需要飛到環(huán)月高度,所以,登月艙的發(fā)動機推力只有三千五百磅,就成功地飛上去和阿波羅飛船對接了,再看看地球上,土星五的起飛推力,高達150萬磅。
火星的質(zhì)量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十一,火星的引力大概是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在火星上起飛,需要克服的引力是月球的兩倍,那要消耗的燃料就很多了。
如果從火星上起飛,那需要的燃料如何解決?從地球上運輸過去嗎?這燃料可不僅僅是讓火星飛船離開火星表面的,還得從火星軌道飛回到地球軌道來!
這需要的燃料,數(shù)額會非常龐大!
這個問題不解決,登陸火星就無從談起。
“為了解決燃料問題,我們認為,需要開發(fā)一種全新的火箭發(fā)動機?!?/p>
火星的大氣層富含95%的二氧化碳,同時其地表以下和兩極還蘊藏著大量水資源。這些資源可以通過Sabatier反應(yīng)轉(zhuǎn)化為甲烷,為火星上的甲烷生產(chǎn)提供可能。
眾人睜大了眼睛:“什么發(fā)動機?”
核聚變發(fā)動機嗎?這東西才是星際旅行最好的選擇??!
迎著一雙雙期待的眼睛,秦川開口:“液氧甲烷發(fā)動機,這兩種燃料,都可以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制造出來?!?/p>
曾經(jīng),人類以為火星上也有智慧生命,還把他們叫做火星人,之后才發(fā)現(xiàn),火星上什么都沒有,畢竟,火星的大氣層里,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二氧化碳,如果把火星表面全部種上樹,幾百萬年后,或許空氣能滿足人類呼吸的需要。
“在火星的大氣層中,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把二氧化碳氣體捕捉到,然后,就可以通過化學(xué)手段,把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和氧氣?!?/p>
這個在后世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2021年,毅力號登陸火星之后,上面使用的Moxie設(shè)備進行了16次運行,一共制造出來了122克氧氣,雖然數(shù)量稀少,但是那不過是因為設(shè)備太小而導(dǎo)致的,如果換成大規(guī)模移民火星,那大型設(shè)備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取制足夠多的氧氣!
這些氧氣可以保證宇航員的呼吸,也可以成為返回時候火箭使用的氧化劑。
“接下來,還可以在火星的兩極或者是地下找到水,只要有水,我們就可以使用電解反應(yīng),把水變成氫氣和氧氣,其中的氧氣可以呼吸,可以當(dāng)做返航的氧化劑,至于氫氣,就可以和二氧化碳發(fā)生薩巴蒂爾反應(yīng),生成水和甲烷?!?/p>
表面上,把水一番搗鼓,重新變成了水,仿佛是脫了褲子放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二氧化碳變了,變成甲烷了!
薩巴蒂爾是上個世紀(jì)最著名的化學(xué)家,他完成了這個反應(yīng),只是一直都沒有人注意,畢竟,在地球上,甲烷可以通過天然氣來制取,不需要用二氧化碳這種雞肋。
但是在火星上,這就是最好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這個反應(yīng)是個放熱反應(yīng),我們知道,火星上的溫度變化很大,晝夜溫差就能有五六十度,就算是我們選擇白天合適的溫度降落,在夜間,溫度也會非常低,這個時候,利用薩巴蒂爾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熱量,就會給登陸火星的人們?nèi)∨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