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大脖子病,很大部分就是缺少這個碘的攝入,海帶跟紫菜都含有碘,如果平時多吃這些東西的話,那大脖子病自然也就不會發(fā)生了?!?/p>
“這樣?那是不是我們的海帶跟紫菜也可以運輸?shù)侥沁吶???/p>
“這個還需要加工的,要是不加工的話,沒辦法保證這么長的時間不壞掉?!?/p>
所以到底還是需要加工。
紫菜的加工倒是簡單的,這種只需要洗干凈,甩干水分,然后在太陽底下暴曬即可。
之前她看過一些紀(jì)錄片,紫菜的做法,一般都會放在竹席上,用一個圓框把紫菜壓成了一個圓餅,一個個排好晾曬。
基本到了中午的時候,這些紫菜就已經(jīng)干了。
然后再翻個面,確保干脆之后,就可以打包開始運輸了。
之后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煮湯就可以了。
陸尋在聽到她的話之后,只是一臉崇拜地看著她。
“媳婦,你懂得真多?!?/p>
“行了,少貧,明天我就把這個消息告訴司務(wù)長,這個倒是可以現(xiàn)在就做起來的?!?/p>
于是沈妍第二天也把這個海帶還有紫菜的事情跟司務(wù)長說了,他又去找領(lǐng)導(dǎo)談話去了。
領(lǐng)導(dǎo)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直接就跟上級匯報了。
然后又聯(lián)系到了西北那邊的負(fù)責(zé)人,表明了這邊的想法。
其實那邊的科研經(jīng)費已經(jīng)是緊巴巴的了,但是要是能夠讓科研人員吃好一點的話,那自然是沒什么舍不得的。
于是一拍板,就把這個任務(wù)交給了司務(wù)長。
下午兩人還在這邊實驗脫水蔬菜的事情,司務(wù)長就被叫走了。
等到回來之后再回來,整個人臉上都是帶著喜色。
“小沈啊,要不怎么說你是我們部隊的福星呢?上面的領(lǐng)導(dǎo)說可以搞,也給我們批了一批起始資金,你放心大膽去做,需要多少人手你盡管說?!?/p>
“行,我們先去漁民那邊,找他們收購紫菜吧?!?/p>
紫菜這個東西對于他們在海邊的人來說,自然是不少見的。
但是大家也都是弄一點回去吃。
這東西到處都是,也沒啥好稀罕的。
但是現(xiàn)在部隊這邊竟然要這么多,而且就連海帶都要了不少。
這個也是一個進(jìn)項了不是?
不過紫菜的價格比較便宜,他們也只是負(fù)責(zé)打撈起來而已,先是按照一籮筐一毛錢的價格,一筐大概重量也就十多斤,大一點的框有個三四十斤,大的價格就兩毛錢,加上還有水分呢。
這個賺頭還是有的,這邊的漁民也不會嫌棄就是了。
反而樂呵呵地答應(yīng)了下來,覺得這個就是部隊的領(lǐng)導(dǎo)照顧他們這些百姓。
因為這個紫菜也不難做,他們就準(zhǔn)備直接做起來的,所以需要的數(shù)量也還不少。
于是就讓漁民王叔幫忙召集其他的漁民,有多少部隊都收。
王叔表示明白,回頭就招呼了自己的同行,準(zhǔn)備明天一大早就開始干。
而吳達(dá)這邊也張貼了告示,說是明天需要不少人,把家里的竹簍都給拿上,還說一天工錢就有八毛錢,就是負(fù)責(zé)處理紫菜。
這個事情定下來也就一兩天的時間,部隊不少嫂子都報名了。
約好的,早上四點鐘在碼頭集合,之后把撈上來的紫菜都給清洗干凈,然后甩干,按成圓形的形狀。
下午的時候,沈妍也去了后勤部,找了部隊這邊會手藝的戰(zhàn)士,做了幾十個圓形的框架出來,大小都一樣,到時候壓出來的紫菜才會好看。
第二天凌晨三點多,沈妍就先起來了,陸尋這邊在家看著孩子。
她就去了碼頭,王美芳這會也去了,說是要參與進(jìn)來,而且這個活計看著其實難度也不是很大。
早上就讓家里的男人去食堂打飯給孩子們吃就行了。
到了碼頭之后,不少昨天報名的嫂子都過來了,大家這會都在打哈欠,沒辦法,實在是太早起來了。
早上這邊的露氣還挺重的,大家都在搓著胳膊。
沒一會漁船就過來了,大家齊齊把框子里面的紫菜都給倒到桶里。
而沈妍這邊負(fù)責(zé)登記一共收了多少框,之后也好算錢給他們。
算下來,今天一共是有四十框,這里就是四塊錢了。
大家打魚的時候隨手撈的,也能多筆收入了,都覺得很不錯。
嫂子們把紫菜都用推車推走了,然后去清洗,一遍遍地過水,這樣的方式其實還是比較麻煩的。
紫菜遇到水之后,重量就重了,大家就只能人工把這些水分給甩干。
有的人從家里拿出了簍子,紫菜放在簍子里面,搖晃著簍子,讓里面的水分出來。
之后就就可以定型晾曬了。
時間比較緊急,司務(wù)長這邊只能拿出防水油布鋪在地上,洗干凈,然后給大家放定型好的紫菜。
沈妍給大家操作了一番,知道怎么做了之后,大家就開始忙開了。
這會已經(jīng)是早上的五點鐘了。
要趁著太陽出來之前把這些都鋪曬好。
大家開始的時候手速都不快,畢竟剛上手,也能夠理解。
之后熟練起來了,大家手上的動作也就快了起來。
沈妍也在旁邊看著。
七點鐘的時候,眾人就把這么多紫菜給弄完了。
然后都可以回家去了。
等到中午再回來翻個面,后面幫忙收一下就可以了。
就是早上清洗的過程比較費力氣。
之后的工作倒是輕松了許多。
而沈妍在看到甩干很麻煩的之后,就想到做一個東西。
類似洗衣機(jī)的滾筒。
八九十年代的老式洗衣機(jī),就是通過滾筒的滾動幫著甩干衣服上的水分的。
只要他們在桶里開很多的小孔,方便水分甩出去的話,到時候利用一些什么工具,只需要手動或者腳動一下,就能讓滾筒滾動起來,這樣的話,也就輕松了一些。
于是在陸尋把嬰兒推車做好之后,又交給了他一項任務(wù)。
陸尋得知這個東西的用途之后,甚至還開玩笑。
“那照這么說,這衣服上的水分不也可以放在里面讓它甩干!”
沈妍呵呵笑,后面的洗衣機(jī)可不就是這樣的?
還真被陸尋猜對了。
不過他這會也就是隨口說一句,之后就說去找后勤的干事幫忙做出來。
畢竟有些材料,他們自己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