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些話,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能被第三個人知道!”
老人家的面容嚴肅。
他也沒想到李天明會這么……
膽大包天!
本以為李天明是要發(fā)幾句牢騷。
這一路調研下來,牢騷話已經聽了不少。
基本上都是出自普通老百姓。
老人家很清楚,人民群眾對現(xiàn)在的生活并不滿意。
主要就集中在吃飯的問題上。
這也讓老人家的心情越發(fā)沉重。
可即便是這種牢騷話,也只有那些膽子大的人才敢說出口。
XX幫雖然被粉碎了,但是帽子公司卻沒有被打掉。
有些人現(xiàn)在依舊張口閉口ZB主義傾向,動不動就要割ZB主義的尾巴。
他在途徑山東的時候,還曾聽到一個“笑話”。
一個縣革委的領導帶頭到某村去割尾巴,得到消息的村民,提前將偷偷飼養(yǎng)的雞鴨,豬崽藏了起來,種的菜沒法藏,只能提前刨了。
領導割不到想要的尾巴,最后居然說某家祖墳邊種的樹,遮了集體的太陽光,非要讓人將那棵樹給砍了,逼得那戶人家的男人,把自己捆在了樹上。
想要砍樹,就連人一起砍!
這才將那個領導逼退!
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那位老農還笑了起來,可老人家聽了,卻感覺心像是被刀子剜一樣痛。
扯得有些遠了。
李天明方才提起“國內”的時候,老人家以為他也準備像那些一肚子怨氣的老百姓一樣,吐一吐心中的苦水,倒一倒心里的委屈。
誰能想到,李天明居然當著他的面,對現(xiàn)行經濟政策開了火。
一些觀點之激進,老人家都忍不住,好幾次想要呵斥。
但仔細想來,卻又不無道理。
老人家哪里知道,李天明說的這些,都是他在全面了解了國家的經濟狀況,聽取了人民群眾大量訴求,加以總結的智慧結晶。
可這些言論一旦傳揚出去,李天明所要面臨對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這些話,也只有當著首長的面,我才敢說,換做其他人……”
既然已經說了,李天明也就豁出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就能聽得進去?”
“因為……”
老人家擺了擺手,阻止李天明繼續(xù)說下去。
今天說的,已經嚴重超綱了。
雖然一些觀點還非常幼稚,但是卻也能從另一個角度給他不小的啟發(fā)。
最為重要的是,這是來自老百姓的心聲。
他們當年撇家舍業(yè)、出生入死地干革命,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去滿足中國最底層老百姓的訴求嘛!
“天明同志,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要有信心,要堅信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別人說這話,李天明只會當成假大空,但老人家說出來的,他絕對相信。
“去把大家都請進來吧!”
李天明連忙起身,走到門前,將在外面等候的眾人都給請了進來。
接著老人家又詢問了盧源,海城在這次廣交會上的工作成績。
盧源都一一匯報了。
隨后,眾人簇擁著老人家步入了會場。
當老人家出現(xiàn)的時候,展會現(xiàn)場立刻引起了轟動。
無數(shù)人蜂擁而來,方才還在極力爭取的外商全都被他們扔到了一邊。
鄭主任還想著調集人手,保證安全,卻被老人家給制止了。
“不要懼怕人民,群眾愿意看,就讓大家看好嘍,外商就更不要擔心,我們打開門做生意,來的都是客人嘛!”
說著,還主動走到了人群中間,與大家握手。
現(xiàn)場還遇到了幾位會說法語的外商,老人家?guī)拙淞骼姆ㄕZ,更是引得外商連連驚嘆。
一路超前走,最后來到了海城的展區(qū)。
“盧源同志,你們的電風扇賣得好,國外的朋友喜歡,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保證質量,可不要砸了自家的招牌?!?/p>
盧源聞言忙道:“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嚴把質量關,讓國內國外的消費者都滿意!”
“這就好,這就好,大家不要只顧著看我,要多看一看我們的商品。”
老人家看上去興致頗高,還幫著做起了宣傳。
在海城展區(qū)停留了片刻之后,老人家便在鄭主任一行人的簇擁下離開了。
盧源長舒了一口氣。
“天明,剛剛你和……算了,你還是別說了,我怕心臟病讓你給嚇出來!”
哪怕是確定了李天明平安無事,盧源卻還是覺得膽顫心驚。
這小子的膽量也忒大了點兒。
當著中樞首長的面,居然敢提“國內”,不過同樣的,盧源也佩服李天明的勇氣。
處在他這個位置上,有的時候,就算是想要說實話,都得仔細掂量掂量。
展期結束,海城代表團也要打道回府了,這一次同樣是滿載而歸。
只是又拿下了這么多的訂單,生產上的壓力也變得更大了。
兩天的路程,一行人回到了海城。
聽取了盧源的匯報之后,王作先當即召集了所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
再次見到孫福滿的時候,對方的身份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鋼鐵廠的那位張主任因為一些問題,被調離了工作崗位,如今由孫福滿擔任鋼鐵廠革委的代理主任。
這次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擴大生產規(guī)模。
不單單是承擔著出口創(chuàng)匯主要任務的電風扇廠和電飯煲廠,同樣還有負責配件供應的鋼鐵廠和電機廠。
王作先還在會上特意提到了老人家對他們的期待。
“同志們,中樞首長對我們的工作可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能不能向首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我,更在于你們!”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多的困難也只能自己咬牙挺住了。
眾人又紛紛立下了軍令狀,領取了各自的任務之后,便急匆匆的離開了。
最后會議室里只剩下了王作先和李天明。
“人家都表態(tài)了,天明,你怎么說?”
李天明還能有啥說的。
更何況,這是奉旨擴大廠子的規(guī)模。
“保證完成任務!”
“好,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準備工作,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安排下去了,所需的設備,最遲月底就能到,天明,剩下的話,不需要我再說了吧?”
轉天離開海城的時候,李天明的懷里已經揣上了剛剛到手的訂單。
電風扇15萬臺,電飯煲8萬臺。
放在以前,這差不多是三四年的產量了。
坐上王作先安排的車,一路回到村里,李天明連家都顧不上回,第一時間找到了李學慶。
“招工?還招工?”
“招,現(xiàn)有的規(guī)模上,再招一倍!”
一倍?
李學慶聞言吃了一驚。
如今兩個廠子都是三班倒,電風扇廠的工人已經達到了三百多人,電飯煲廠更是將近七百人了。
李家臺子攏共三百多戶人家,哪有這么多的壯勞力,現(xiàn)在電風扇廠的臨時工很多都是大柳鎮(zhèn)其他村子的。
“天明,再招人的話,廠里大半可都是外村人了?”
“叔,現(xiàn)在顧不了那么多了,眼下完成生產任務最要緊!”
說著,李天明將物資局下發(fā)的訂單拿了出來。
“這么多?”
李學慶看著訂單,也明白了李天明為什么急著招工。
“不光是大柳鎮(zhèn)的,那些縣城下放的知青,全都弄到廠里去?!?/p>
“要是這樣,人倒是不缺,可廠里……”
“擴大規(guī)模,機器什么的,王主任已經幫著解決了,月底就能到,趁著這些日子,抓緊時間培訓,爭取機器一到,立刻就能上手?!?/p>
“錢呢?”
之前留下的那筆錢,全都被白江濤給禍禍了,現(xiàn)在兩個廠的賬面上就剩下一串零。
鋼鐵廠和電機廠,還有市里的物資局提供的配件,原材料都還欠著賬呢,再購置機械,錢從哪來?
總不能還找鄉(xiāng)親們集資吧?
李天明有錢,也的確想過趁機增加他在廠里的股份比例,但思來想去的還是只能咬牙放棄了。
現(xiàn)在擴大股份不合時宜,本來他的股份就是最多的,要是他在這時候拿錢出來增持股份,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安。
“我和王主任說好了,這筆錢先欠著,等廠里賺了錢再還!”
等到月底,第一批貨就能交付了。
“你盤算好了就行,可就是……這么干,你太吃虧了!”
“現(xiàn)在顧不上這個,完成出口任務要緊!”
李天明都這么說了,李學慶還能說啥。
商量妥當,趁著天還沒黑,李學慶騎上自行車,先去大魚淀找何老四。
李天明則回了家。
原來他家防震棚的位置,現(xiàn)在已經空了。
“哥!”
李天明扭頭看過去,見小蓉和小五朝他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