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羅旭笑了。
媽的,敢情這孫子還留了這么一手?連金家人可都被他騙了!
只見金泰宇起身走到了長桌前,朝著主桌微微一笑,還不禁將目光在冷傲女人身上停留了片刻。
“諸位都是前輩、長輩,在下金泰宇,眼力自然是不及各位,但對方既然說了謝老所答不對,那晚輩就斗膽補正!”
聽到這話,畢云忍不住和冷傲美女對視了一眼,后者卻是依舊淡定。
注意到這個細(xì)節(jié),羅旭暗暗點頭,自己想的應(yīng)該沒錯。
這個冷傲女人,才是玉竹林今兒的正主!
“今天大家本就是為夢漢唐助陣,既然金公子有想法,就請說吧!”
謝作云滿臉欣賞的笑容說道。
畢竟金泰宇若真是能說對,那也就是天州古玩界的后起之秀了,有這樣的人,他謝作云作為前輩也是高興的。
金泰宇點了點頭,最終走到了那一對核桃前面。
“這對核桃看似不起眼,但晚輩認(rèn)為,它是玉竹林今天的押寶!”
說著,金泰宇將核桃輕輕拿起,旋即指著上面的紋路,道:“剛剛謝老已經(jīng)說過,這對是清末獅子頭核桃一對,但我看來……恐怕玉竹林是認(rèn)為謝老說的不夠具體!”
“這對核桃經(jīng)過幾代盤玩,百年滄桑,如今紋路其實已經(jīng)不太明顯了,但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對核桃形制十分規(guī)整,要知道清代不像如今文玩界,核桃嫁接滿街跑,那時候玩的都是野生核桃,想挑出形制規(guī)整且湊成對的,非常不易,這才有了乾隆爺81年湊齊一對核桃的笑談?!?/p>
“而且這對核桃雙邊尺寸大概在40毫米,這樣的尺寸在當(dāng)今文玩界應(yīng)該算比較小的了,但在清代卻并非小尺寸,要知道核桃隨著時間變化,尺寸會或多或少的縮小,也就是說這對核桃先前尺寸還要大一些,形制完美、大尺寸,這樣的文玩核桃自然是皇親貴胄所盤玩?!?/p>
說到這里,金泰宇露出一抹自信的笑意:“清末有一位紅頂商人,名魏華,兩榜進(jìn)士,曾任山東知府,后棄官從商,他做生意的時候,手里時常盤玩核桃,因其手大,那對核桃邊寬肚大剛好稱手,還稱‘人在核在,人走核留后人’,但其盤玩一生的核桃,在晚年曾摔斷了一耳,我想……就是這里了!”
金泰宇指著一只核桃的邊緣道:“經(jīng)過百年,雖然這斷處已不明顯,但細(xì)看還是可以看出殘缺,不知玉竹林前輩,我說的可對?”
聽完金泰宇的話,在場的人不少都是豎起了拇指。
如今文玩盛行,核桃更是老爺們最愛盤玩的品類,可在古玩界,這卻是絕對的小眾。
能道出這樣的典故,還能說得通,這不僅要求眼力極好,絕對也是對知識面的考核。
結(jié)合包漿推算年代,品相再結(jié)合故事,能說得通,不管是不是真的對,那便就是對了!
物件兒便是如此,有了背景、典故,價值必然翻倍,可誰又能保證那背景、典故百分之百為真?
羅旭聞言都是倒吸了一口氣。
一對核桃能讓他看出這門道……他竟然在金老爺子面前裝?
想必此人對瓷器、玉器的了解,都不會低于雜項。
日后跟金雨墨的合作,當(dāng)真要對這個人更小心了。
這時,畢云看了看身旁的冷傲女人,女人沒有再給他什么眼神,而是直接開口。
“金公子說完了?那其他物件兒呢?”
“嗯?”
金泰宇愣了一下:“其他物件兒,我遵從謝老的說法!”
女人點了點頭:“既然這樣,那依舊不對!”
“什么!”
眾人一愣。
還不對?
這核桃金泰宇都已經(jīng)說到了是誰的核桃,而且就算無從考量,玉竹林也無法說是錯的。
那難道說明……先前謝老說的還有不對的地方?
一時間,所有人都有些慌了。
最為尷尬的便數(shù)謝作云了,那對古玩核桃他說的或許的確不夠全面,可現(xiàn)在晚輩補正后還不對?
他到底說錯了多少?
女人微微一笑:“的確不對,大家還請繼續(xù)吧,當(dāng)然,如果夢漢唐放棄,那就讓我們玉竹林開始對你們的物件兒開始識寶。”
這句話讓所有人啞口無言。
放棄?那無疑就是輸了,當(dāng)然,玉竹林如果也說不對的話,那就是打平。
可即便打平,他們這邊出了這么多專家,面子上也說不過去。
安靜的會場里,充斥著北方古玩圈眾專家的尷尬。
就在這時,又一道聲音傳來。
“既然還不對,不如我再來補正!”
羅旭轉(zhuǎn)頭看去,再次驚訝了。
藍(lán)頌?
以羅旭對他的了解,雖然有些眼力,但算不上太強,畢竟他主業(yè)是餐飲商人。
而且在私拍會的時候,藍(lán)頌也不過是靠知道拍賣價,才說出了那個漆器的價格。
臥槽!難道他也是裝的?
合著這些人……今兒都不演了是吧?
牛逼牛逼!
還真是江湖險惡啊,這些人嘴里就沒一句實話!
當(dāng)然,羅旭自認(rèn)為自己嘴里實話也不多,想到這,心里平衡了一些。
只見藍(lán)頌起身走到會場中間,直接站到了六個物件兒中,銅佛像的前面。
“藍(lán)某認(rèn)為,一人識六寶難免有所失誤,謝老或許在這尊銅像上稍顯疏忽,說這是一尊明代觀音像?!?/p>
說著,藍(lán)頌對著謝作云略帶歉意地微笑點頭。
謝作云連忙道:“藍(lán)總言重了,謝某年事已高,看物件兒難免走眼,若藍(lán)總可補正,謝某求之不得!”
藍(lán)頌點了點頭:“依我看,這尊佛像并非明代,而是可以看到五代!”
此話一出,現(xiàn)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其實今天來的也有不少銅器專家,不過這銅像眼觀到明代,并沒有什么異議。
此刻藍(lán)頌突然說出五代,讓他們有些難以理解。
不過羅旭的臉上,卻是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其實他先前看那個銅像的時候,也覺得一眼到明。
明代銅器工藝十分發(fā)達(dá),其實不僅限于宣德爐,銅制佛像和其他器具,也是精美絕倫。
但只看包漿的話,其實并不能完全準(zhǔn)確地斷代,甚至難免會摻和一些主觀臆斷,或者說……就算上機器檢測,也有九成九的可能,做出明代的鑒定!
所以羅旭判斷這是一尊明代觀音像,可當(dāng)他注意到觀音的形制……便立刻改變了注意,這銅像……是五代十國的!
藍(lán)頌啊藍(lán)頌,對你我算是真看走眼了。
如果說金泰宇剛剛說出那對核桃的典故稍顯有點牽強,那么藍(lán)頌現(xiàn)在這句話,可是實打?qū)嵉捻敿壯哿α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