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開戰(zhàn),赫連卿想回去,同謝霆舟道,“祖父年紀大了,我不放心他,想陪在他身邊?!?/p>
尤其上次做了那樣的夢,他始終不放心。
定遠王快七十了,這些年邊城還算安穩(wěn),老王爺身體也還康健,等赫連卿長大沒問題。
但眼下西月發(fā)兵大淵,皇帝的確不放心讓一個快七十的老人獨自承擔這些。
也不敢將所有希望放在定遠王身上,并非他不信自己的親爹,是廉頗老矣,他也不忍心。
故而皇帝下令忠勇侯帶兵前往。
有忠勇侯同行,赫連卿回去倒也安全。
謝霆舟道,“也好,你祖父想來也記掛你,寧王在京中閑來無事,讓他隨你一道過去,遇事有個商量?!?/p>
也讓老王爺見見自己的另一個孫子。
還有一則原因是前世寧王死了,謝霆舟懷疑是李恒所為。
這次李恒吃了大虧,想來憋著氣想報復(fù),謝霆舟想讓寧王離京,以免重蹈前世悲劇。
加之云王雖被困府中,但一直野心不死,聽聞一直叫嚷著要見寧王。
兄弟自小的情分,謝霆舟擔心寧王心善被云王利用了。
故而讓他去邊城最好,也能見見外頭的世面。
赫連卿聞言很高興,又問,“我能把外祖母他們都帶去嗎?”
放在京城他不放心。
謝霆舟想了想,“陛下有意在邊境地區(qū)開鑿水井,修建水利灌溉系統(tǒng),你舅舅精通此道,本宮想調(diào)他前往。
若你外祖母他們愿隨你去定遠王府,你便帶他們?nèi)グ??!?/p>
赫連卿沒多想,“好,我去同外祖母他們說,等舅舅忙完,再讓他也去邊城。”
還得把蔡婆婆也帶上,不過這個不必同太子說,只需哄得蔡婆婆自己同意便可。
赫連卿歡歡喜喜地走了。
葉楨看著他的背影,問謝霆舟,“你是不是懷疑什么?”
先前并未聽他說過,邊境要用到李承河。
謝霆舟頷首,“那日蘇氏的話提醒了我,李恒明面上疼寵李承海,但李承海更多是由蕭氏教養(yǎng),并不成器。
而李承河雖專于本職,卻也算不得靈活變通之人,兩個兒子,李恒一個都不曾好好栽培。
按理有野心的人,最在意的便是接班人……”
話說到這里,葉楨也明白過來,“你懷疑李恒另有子嗣?!?/p>
“不僅僅如此?!?/p>
謝霆舟蹙了蹙眉,“冬季原本是休戰(zhàn)的季節(jié),可這次西月卻發(fā)兵大淵,理由是大淵人殺了木雅頭人……”
木雅族是西月國最大的部落,也是西月王最大的擁護者。
頭人被殺,木雅族請求西月王為頭人報仇,西月王若無行動,就會失了民心和擁護。
而木雅頭人是葉云橫帶人所殺,當時他還將線索指向了皇帝,被謝霆舟的人及時抹除。
但就算不是大淵皇帝所為,葉云橫一眾人也是大淵人,木雅人只會將此事算在大淵頭上。
這場戰(zhàn)事是李恒挑起的。
謝霆舟還想到了幼童案里,從西月國流傳過來的假死藥,以及李恒和李時苓的關(guān)系。
李時苓出逃后,他的人一直暗中跟著,他們竟是逃往東梧方向。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謝霆舟不得不懷疑,李恒他可能并非大淵人。
不是大淵人,卻有竊取大淵江山的野心,謝霆舟如何還敢讓李承河他們?nèi)扛ミ叧恰?/p>
就算他眼下與李恒斷親,但血脈親情最是捉摸不透。
萬一自己猜測為準,將李承河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是變相的拿捏沈夫人和她的孫兒們。
葉楨聽完解釋,認同謝霆舟的做法。
反正邊境是謝霆舟的地盤,只要李承河不出亂子,謝霆舟不會對他如何。
人心難以捉摸,她也不敢擔保,沈夫人他們不會被李恒利用。
就是苦了赫連卿了,好不容易找到的親人,若再被李恒連累……
葉楨嘆了口氣。
謝霆舟握住她的手,“邊城這塊,朝廷向來依仗赫連家,但赫連家明面上就剩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和十歲孩童,這也是西月國發(fā)兵的原因之一?!?/p>
他們覬覦大淵多年,此戰(zhàn)是為試探大淵國力,而大淵必須借此重創(chuàng)西月,讓他們心生忌憚。
無戰(zhàn)事,大淵才能全心發(fā)展壯大國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也是皇帝和謝霆舟明知李恒挑禍,順勢而為的原因。
“楨兒,邊城我也需得走一趟,忠勇侯在明,我在暗?!?/p>
需快準狠結(jié)束這場戰(zhàn)事,而這天下,沒有誰比他更適合配合忠勇侯。
他們到底有多年的合作經(jīng)驗。
葉楨在西月發(fā)兵,皇帝派忠勇侯前往時,便隱約猜到了。
“你萬事小心?!?/p>
其實,她也想去,可東梧新帝來了,葉楨不放心師父。
時晏的義女也來了,不知她究竟知道多少,對她和葉晚棠又是何態(tài)度,但葉楨和葉晚棠的恩怨也該徹底清算了。
謝霆舟將人攬在懷里,“欽天監(jiān)給我們算了日子,明年的五月初八,我還得早些趕回來,籌辦我們的婚事?!?/p>
聽著還有半年,但太子婚事作為國家盛典,涉及皇室禮儀、聘禮準備、人員安排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半年已經(jīng)是盡可能的靠前了。
先前謝霆舟覺得時間過長,眼下卻覺得時間剛好,半年,足夠他打的西月不敢再犯了。
“就是無法與你一起過年了?!?/p>
這是葉楨重生后的第一個年,也是他們相愛后的第一個年。
謝霆舟很遺憾,也愧疚。
葉楨仰頭看他,“那就罰你余生的每一個年都陪我過,直到百歲?!?/p>
這邊兩人難舍難分。
皇宮里,寧王也賴在皇后身邊,“母后,怎么辦,兒子舍不得你,但又想去邊城看看,好為難啊。”
皇后笑,“雛鷹大了,總有離開父母展翅的時候,寧兒,你該有你的一片天地。
母后不逼你如何成才,但母后也想你去外頭看看,看看底層百姓的艱難,看看我大淵將士的勇猛。
或許你的心境就有所變化,也知道余生的路要如何走,等戰(zhàn)事結(jié)束,你再隨忠勇侯一起回來便可?!?/p>
皇后憐愛的摸了摸寧王的頭。
雖不是親生,但養(yǎng)了二十年,日日相見,寧王在她心里早與親生無異,他甚至比他的兩個哥哥更貼心。
皇帝曾同她說笑,寧王要是個小公主就好了,可惜他不是。
若是公主,她便能由著他萬事不管,替他挑個好駙馬,安樂余生。
可他是皇子,是親王,云王已廢,寧王該擔起親王該有的責任,與他的太子哥哥守望相助才是。
何況,經(jīng)歷過云王的事,她跳出母親的思維,才發(fā)現(xiàn)老三并非真正的不成才,他更多是避嫌。
皇后怕這樣久了,寧王也會生怨,總得給孩子機會才是。
卻聽得寧王道,“母后就不怕兒臣見識了外面的遼闊,不愿再回來了?”
皇后嗔怒,在他頭頂拍了下,“童言無忌,不可胡言,父母還在京城,哪有做孩子的不歸家的。”
手卻隱隱顫著。
寧王將頭埋在皇后膝上,“兒臣同你開玩笑的,兒臣怎么舍得離開母后呢?!?/p>
皇帝恰好進來,見他這把年紀還似孩子般,纏著皇后,氣得一腳踢他屁股上。
“起來,那是老子媳婦,你也不知道害臊?!?/p>
寧王跳起,躲在皇后身后,手摟著皇后的脖子,撒嬌道,“母后,管管你男人?!?/p>
看向皇帝時,卻是吐著舌頭做鬼臉。
氣得皇帝追著他打,寧王圍著皇后跑,兩個一個追一個躲,殿中雞飛狗跳。
寧王嘴上還不饒人,“父皇,您老了啊,連兒子都追不上,不行請?zhí)痈绺缃o您瞧瞧啊?!?/p>
“反了天了,敢對朕這般造次,看朕抓住你不打爛你的屁股。”
皇帝到底沒追上,因為寧王跑出了殿外。
“父皇,兒臣不跟您玩了,母后,兒臣走了,您記得多想想兒臣?!?/p>
無人瞧見,奔跑的人兒眼角有淚水滑落。
人一旦留了心,有些事總能想辦法知道,何況,帝后那般疼寵他,根本沒防著他。
他才知,原來自己并非帝后親生,原來自己并非皇家子。
他本該剛學(xué)會走路就要開始習(xí)武,學(xué)兵法,本該和他的兄弟們一樣,小小年紀就手握長槍上戰(zhàn)場,吃的苦中苦,護山河無恙。
赫連家的男兒都是這樣過來的。
可他幸運,出生便被換到了皇家,享了人上人的福,得了帝后偏愛。
比帝后親生的三個孩子都幸運,如此,他怎還心安理得假裝不知,什么作為都沒有。
跑出鳳儀宮后,寧王頓足,緩緩轉(zhuǎn)頭看向身后的鳳儀宮。
心中默道,“父母養(yǎng)恩,不能不報,生恩亦不敢忘,父皇母后,萬望保重,待兒臣做好該做的事,再來孝順你們?!?/p>
隨后大步離開。
上有七旬老祖父,下有十歲幼弟,他這二旬好男兒怎能做縮頭龜。
謝霆舟不知寧王起了長留赫連家,等赫連卿長成承爵方歸京的打算。
他和葉楨說定自己的計劃,安排好一切后,便在出發(fā)前,帶著葉楨前往城外莊子小住兩日。
這莊子是當初葉楨被柳氏算計的那個,算是兩人感情開始的地方。
到了這里,自然要去兩人重逢的山頭。
謝霆舟站在當初被刺客圍殺的地方,指著一棵大樹,“當時你便是躲在這里幫的我,對嗎?”
葉楨耳郭動了動,笑道,“是,當時我便是站在這里,以石子做暗器打在刺客身上?!?/p>
她同謝霆舟眨了眨眼,俏皮一笑,“要不要我同你演示一下,讓你見識見識我的厲害?”
謝霆舟彎腰撿起一把石子,“拭目以待。”
話落,葉楨抓起他手中石子,彈向右前方,一道痛哼響起,隨即四面八方出來十幾個黑衣人,將他們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