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迎側(cè)眸看了一眼,便繼續(xù)看自己準備的筆記本。
賀西承看到蘇念過來,也有些意外。
因為如果按照規(guī)矩,蘇念只算是名校出身的優(yōu)秀人才,尤其是自主報名,位置怎么說都到不了第二排。
所以……
他視線落在了前排剛剛落座的陸謹川身上。
還用再想原因嗎?
有陸謹川這種身份給蘇念安排,自然能夠直接調(diào)到前排,出現(xiàn)在別人關(guān)注的范圍之內(nèi)!
賀西承看了眼溫迎,好在她并未受旁邊蘇念的影響,低頭整理自己的筆記。
他這才放心了些。
蘇念雖然也不喜歡跟溫迎位置相鄰,但她不會覺得不自在,要不自在也只會是溫迎這種半路出家的水準。
直到現(xiàn)在她還是不得不承認,溫迎在某些方面確實聰明。
例如跟矢渝領(lǐng)航‘剽竊’事件。
大義凜然站出來攬責,卻獲得了這才參加這個學術(shù)會議的機會。
有一定的魄力和心機。
只不過……
蘇念無聲冷嗤了下。
這種學術(shù)會都是全英文,溫迎沒有任何留學經(jīng)驗,再加上各種專業(yè)術(shù)語,她未必能聽得懂。
溫迎不知蘇念的想法。
她側(cè)首跟賀西承說:“笑笑想看看這邊情況,給她拍個照?”
沈佳笑不是這個專業(yè),每次有重要場合都沒有合適的條件過來,但她不覺得不高興,反而只要求拍些照就好。
賀西承知道沈佳笑性子,點頭把手機給溫迎:“一會兒才開始呢,隨便給她拍兩張就行了。”
溫迎接過來,對著會議廳大致拍了幾張,便給沈佳笑發(fā)了過去。
蘇念雙腿交疊而坐,也看到了溫迎拍照的行為。
皺了皺眉后眼底有幾分不滿。
真是過來裝腔作勢的,當這里是網(wǎng)紅打卡點,拍幾張照證明且炫耀自己出席了,給自己抬抬咖位。
會議很快進入正題。
兩年一次的會議。
主題都是提前定好的。
首先發(fā)言的自然是當下最有權(quán)威性的大前輩。
溫迎一邊聽一邊記錄了一些要點。
在場界內(nèi)大佬學者針對會議主題也展開了討論。
賀西承和溫迎確實受益良多,時不時交耳討論幾句。
蘇念聽到一部分時候確實是覺得比較生澀難啃,需要不停記下來回去再深入剖析。
等她記錄一部分時候。
卻看到了旁邊溫迎表情輕松,甚至還能和賀西承笑著耳語。
這讓蘇念眉眼冷下來。
果然是聽不懂才能如此散漫,這么嚴肅的場合竟然還笑得出來。
中場休息的時候,溫迎揉了揉脖頸,但是心情是愉悅的。
這個機會倒是給她打開了新的思維。
中場休息十五分鐘,主辦需要準備下一節(jié)的資料。
蘇念皺著眉看了看筆記本上的內(nèi)容,沉思之中,手機響了起來。
她看了一眼。
是陸思然的微信視頻通話。
“然然?”
陸思然還沒睡,顯得很興奮:“開始了嗎?斯蒂恩是不是也到場了?”
蘇念笑了下,把屏幕對轉(zhuǎn)正前方:“是的,跟你哥哥都坐在前排,或許結(jié)束之后我能過去打個招呼?!?/p>
“念念嫂子你也太厲害了!”陸思然忍不住感慨:“報名需要提交你的論文,得很優(yōu)秀才能被視作通過,你就是我的榜樣。”
蘇念聽著這言論,剛剛在聽主題內(nèi)容時候覺得生澀難懂的煩悶感這才消散了一些。
“還好吧,今天過來主要也是學習的?!?/p>
陸思然剛想說什么,不經(jīng)意捕捉到了蘇念調(diào)轉(zhuǎn)鏡頭時候的溫迎。
有些錯愕:“溫迎?”
溫迎也聽到了這聲。
她平靜看了一眼,沒說話。
“她怎么也在這里?”陸思然看溫迎不理她,哼了一聲,才又問蘇念。
蘇念合上自己的筆記,淡淡說:“不清楚?!?/p>
這句不清楚,倒是有種“誰知道她用了什么方法來的”的輕謾意味。
溫迎就坐在旁邊,當然聽得一清二楚,也明白蘇念的言外之意。
她合上筆帽:“清不清楚我怎么來的不重要,但你怎么來的,我清楚?!?/p>
蘇念驟然眼神一凜,眉心都皺了起來。
甚至是撤掉了剛剛還留有的笑意。
溫迎這是在諷刺什么嗎?
她有資格評判她?
賀西承則勾著唇笑了下,十分配合地點點頭。
精辟!
陸思然聽懂了溫迎的話,不滿道:“你怎么能胡亂揣測別人?念念嫂子本來就比你厲害啊,能靠著寫過的論文獲得入場券,那就是實力,根本不是靠我哥哥,要不你也寫一篇能被界內(nèi)認可作為國際學術(shù)會入場券的論文?”
論文當然誰都要寫,可學術(shù)水平差距大了去。
溫迎怎么敢搭腔的?
蘇念沒接茬,但是陸思然說的確實是實話。
她覺得有些無知者的行為舉止確實會顯得不上臺面。
“陸思然?”
前面的陸謹川不知何時回過頭,涼薄的眸光看向蘇念的手機:“你要是喜歡這個鷹國作息,提前過來適應留學生活?”
陸思然一下子被踩到了尾巴,急急忙忙跟蘇念說了句:“改天聊啊,我去睡了?!?/p>
蘇念也知道陸思然挺怕陸謹川,這不,很好奇這個學術(shù)會議,也不敢問陸謹川。
她無奈,看著陸謹川說:“沒事的,小女孩有上進心,我慢慢教她一些就好了?!?/p>
這話,倒是有幾分親嫂子的寵溺味道了。
溫迎多余的目光都懶得給旁邊。
因為她注意到下半場馬上開始了。
面前的大屏幕上準備了新的資料內(nèi)容。
這個學術(shù)會議除了針對當下的科技風向思考,還會針對界內(nèi)頂尖學者的文獻內(nèi)容、知名期刊論文展開深度探討學習。
前幾篇,溫迎認出了其中一篇就是賀絳院士前幾年寫的論文。
她看過無數(shù)次去學習研究,自然熟悉。
講到最后果然看到了院士的作者名。
院士這篇學術(shù)價值極高,對于很多界內(nèi)人士都有些難以消化。
再到最后。
屏幕上又換了一篇。
溫迎看過去時,眉梢緩緩揚起。
就連賀西承都意外地沖著溫迎示意了個眼神。
原因無他。
現(xiàn)在屏幕上作為頂級學術(shù)水平示例要討論學習的學術(shù)論文,正是溫迎五年前發(fā)表的其中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