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對劉進這個父親,心里是有怨的。
沒能嫁給心儀之人,如今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回到娘家,劉進只知道逼問她。
想到出宮時碰到惠嬪她們,個個喜笑顏開,說回家后父母定會開宴慶祝,幾人提前相互邀請,劉氏拉不下面子,被邀請時也順口反邀了她們。
眼下看來,別說慶賀,父親不責(zé)罵她都是好的。
劉進看她緊抿著唇不說話,咬牙切齒道:“你是想害死劉家嗎?生命攸關(guān),你耍什么小性子?”
劉氏回神,聽到這話,頭皮都麻了:“父親這是何意?百納被上那塊布的圖樣是父親差人叫我繡的,進宮之事,我也聽從了父親,我怎么害劉家了?”
“什么圖樣?”
劉氏看自己已經(jīng)說漏了嘴,索性什么都說了。
劉進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什么銜尾蛇?他壓根沒讓女兒繡過這種圖樣!
他哪有那么多閑工夫,連一個百納被繡什么都去操心!
此前高閑說人手不夠,擔(dān)心在宮里行事誤傷了自己人,劉進為了表示忠誠,便把自己的耳目告訴給了高閑。都是他在小皇帝跟前得寵時安插的,攏共就一個宮女一個內(nèi)侍。
倆人的家人都已經(jīng)被他控制,他們聽話,他們的家人便會衣食無憂一輩子。
劉進安排小兒子離京,便是聽說那名內(nèi)侍自己抹了脖子,意識到了不對勁。
劉進讓女兒將圖樣畫下來,定睛一看,腦子里頓時電閃雷鳴。
這是倭國人的旗幟圖形,此前蕭峙滅倭國時,他看到過!
劉氏看他臉色大變,也嚇壞了:“父親?這圖樣莫不是有問題?”
劉進剛張開嘴巴,又猶豫地閉上。
須臾,他佯裝鎮(zhèn)定道:“無事,你沒闖禍便好?;啬汩|房看看有什么缺失,為父好差人為你添置?!?/p>
劉氏心頭狐疑,劉進了解她,她同樣了解劉進。
若有所思地退下后,她繞了一圈,摸索回書房的窗下,恰好看到劉進急匆匆地往大兒子院子走去。
劉氏一路跟過去,遠遠看到劉進和她大哥背著個小包裹,抱著她的侄兒便急匆匆往外走。
她躲到灌木后,在他們經(jīng)過身邊時,聽到她大哥問劉進要去哪兒。
劉進火急火燎,小聲道:“逃出京城,否則全家都要沒命?!?/p>
“那其他人……”
“逃的人越多,動靜越大!”劉進低斥,倆人抱著孩子走遠了。
劉氏手腳冰涼地跌坐在地上,意識到百納被上的圖樣確實有問題,嚴(yán)重到她爹放著好好的門下侍中不做,竟然帶著兒子孫子要逃跑!
她這是再一次被拋棄了?
兩行熱淚涌出來,劉氏想到始終沒機會問出口的為她慶賀一事,眼里露出狠絕。
劉進前腳剛帶著兒孫離開,劉氏后腳便讓管家套了馬車,火速跟上去。
劉進親自帶著兒孫去辦路引,他身為門下侍中,壓根沒辦法隨意離開京城,所以他自己是沒打算逃的。
為兒孫辦好路引后,劉進正打算送他們出城,一出府衙便看到劉氏站在他們的馬車邊。
劉大郎看到許久未見的妹妹,高興地迎上去:“妹妹回府了?”
劉氏沒有回應(yīng),面無表情地看向劉進,擠出一抹假笑:“父親這是打算去哪兒呢?女兒還有要事稟報父親,回頭便看到父親急匆匆地帶著大哥出門了。”
劉進心里直打突,面上強硬斥責(zé):“有什么事情不能等為父回去再說?老宅那邊有事,你大哥要回去一趟……”
“女兒剛離開牢籠,死里逃生,大哥不如帶我一起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吧?”
劉大郎猶豫地看向劉進。
劉進猜到瞞不住這個女兒了,再這么鬧下去,誰都逃不走,僵持片刻后又帶她去辦路引……
抄劉府的決定提前了。
劉家人剛到城門口,便被城門將士連人帶馬車地扣住。
劉進想用身份施壓,在看到金吾衛(wèi)出現(xiàn)的那一刻,如當(dāng)頭一棒,趔趄著扶著馬車廂才站穩(wěn)。
一個時辰后,閆闖帶著金吾衛(wèi)抄了劉府,劉府里的火光幾乎亮了整整一宿。
翌日早朝,王公大臣們?nèi)诵幕袒獭?/p>
吏部侍郎幾人盯著劉進早朝時站立的位置,六神無主,心里一直在打鼓。
蕭峙上朝后,讓中書令宣讀了劉進被抄家的圣旨,在讀到“通敵賣國”四個字后,中書令也明顯怔了下。
堂堂門下侍中,通敵?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啟奏陛下,臣接到京城出現(xiàn)倭國細作的急報,昨晚帶人暗中搜查,于城東發(fā)現(xiàn)一戶可疑人家,已經(jīng)帶回大理寺審查?!?/p>
“倭國?”眾人驚駭。
蕭峙此前身為金吾衛(wèi)指揮使時,曾經(jīng)大力打擊過倭國細作,所有人都以為京城里如今再無倭國人。
這時候,初二將百納被遞到百官跟前,讓他們相互傳閱:“上面這幅圖形,相信各位大人都知是何意,此乃劉大人授意其女所縫制?!?/p>
參加過百日宴的朝臣當(dāng)時都沒注意到這個圖形,眼下定睛一看,全都變了臉色。
倭國旗幟的圖樣,在京城做過幾年官的都認識,不認識的也在旁人提醒下明白了其意。
蕭峙從龍椅上站起:“倭國鼠輩,殘忍血腥,非尋常敵寇,乃朕之心頭大患。即日起,金吾衛(wèi)大理寺負責(zé)暗中肅清京城的倭國余孽,皇城司攜朕旨意離京搜尋……三個月內(nèi),朕要肅清大靖內(nèi)的所有倭國余孽!”
“此事事關(guān)國之根本,凡泄密者、通敵者,夷全族!”
三個月?
百官沒有吭聲,神色各異地相互看了看。
倭國被滅國數(shù)年,至今沒有肅清,三個月也太趕了。
蕭峙冷冷地掃視這些大臣,冷哼一聲:“朕當(dāng)年既然能馬踏倭國,今日便能將這些陰溝里的老鼠一只只揪出來!眾位愛卿可有決心,助朕一臂之力?”
他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視眾人。
雷霆之聲,在百官耳中回響。
許多人原以為這些是金吾衛(wèi)、大理寺和皇城司的事情,眼下再聽新帝這番話,竟然是要讓他們所有人都參與到緝拿倭國余孽的事情上去。
有人面露難色,有人愁眉不展,但是那些原本張嘴想勸諫的朝臣,卻在新帝的赫赫威儀中,不敢出頭爭取時限。
“凡檢舉倭族余孽者,朕自會論功行賞!”蕭峙說完這句,重新坐回龍椅。
這時候,曹旺揚聲道:“陛下,高總管來謝恩了。”
高總管?
百官納悶地抬頭看過去,只見虛弱的高閑穿戴一新,被人攙扶著走進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