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內(nèi)。
鐘磬聲落盡后,肅穆又威嚴的聲音響徹考場。
“收卷——”
收卷期間,不許言談,不許動作,不許執(zhí)筆,更不許左顧右盼。
云清川將雙手從考卷上挪開,按在雙膝之上,看著紙上密密麻麻的正楷字跡,眼底的疲意一閃而過。
今年的試題,雖然生僻難澀,但也在四書五經(jīng)六義的范圍內(nèi),策論更是切國切民的時事評議,以方城為例,如何治理并防止各地的農(nóng)病蟲災。
北方多蚜蟲,尤以春季為最,南方生蝗蟲,逢秋猖狂。
天下之本,務農(nóng)為要。
他走南闖北多年,又出身貧寒農(nóng)家,對蟲災治理有自己的幾分見解,雜糅了歷代農(nóng)事官員的著作建議之后,鞭辟入里地分析闡論,按照朱子的文風調(diào)整格式,這三日忙的他連絮兒給他塞的干糧,都沒有用幾口。
如今到收卷時,才直覺頭暈眼花。
收卷的考官快走到他身前時,一個紙團從一旁的考舍扔到他的面前。
他還以為自己是餓花眼了。
不可置信地看著面前的紙團。
下一刻,那穿著漆紅色官服的考官,面色難看地走到他面前,一手攥住那突然出現(xiàn)的紙團,一手捏在代表他考籍的木牌上。
“江北州黎川縣玉渡鎮(zhèn)清河村云清川,承德六年舉子,農(nóng)戶,舉保人王衡,史玉舟……”
官差面色鐵青,冷笑一聲,“江南文風清盛,怎么出了你這個卑下作弊之徒?”
不待云清川答話,下一刻,猛地扯走他的試卷,暴力地塞進手中的篦籠里。
“成績作廢,來人!科舉舞弊,將他拖入刑房,等候主考官發(fā)落!”
試卷被奪,云清川終于清醒過來。
他不可置信地起身,看著緊緊捏在考官手中的紙團,為自己辯解。
“大人明鑒,這紙團莫名其妙出現(xiàn)在學生的案桌上,學生尚未打開,談何作弊!”
“更何況,若是偷傳題目作弊,何至于等到交卷的最后一刻?這不是明擺著讓您發(fā)現(xiàn)嗎?”
官差眸光射過一抹兇意,竟半點不聽云清川的辯解,當場給他定罪,“怎么,你還想背著本官作弊不成?”
云清川面色難看至極,“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學生是怕中間有何誤會……”
“人證物證俱在,有何誤會?!”
考官冷著臉招來侍衛(wèi),正準備命人將云清川綁了,身后傳來一道沉厚的聲線。
“何事耽擱收卷?”
來人是負責巡檢考場的金斂衛(wèi)都尉左大人,在朝廷上下的作風一貫鐵面無私,誰的面子也不給。
旁的考舍都已收卷完畢,偏偏這一片還在紋絲不動地僵持著,他自然要過來查問。
“左大人!此子公然舞弊,還拒不認錯!”
見監(jiān)察大人來了,考官急忙將那紙團遞了過去,告起云清川的黑狀來。
“大人明鑒,此子不知與誰交頭接耳傳遞消息,臨收卷了還不消停,桌面上更是被發(fā)現(xiàn)這不屬于考場的紙團,被屬下當場抓獲后,他態(tài)度強硬拒不認罪,此等學子如何能堪大用,入朝為官?”
左大人生的額方面正,眸光含威,自然不會因為考官這兩句話就給云清川定罪。
他緊皺著眉,接過那紙團,攤開之后,檢查了紙張的材質(zhì),再看云清川的眼神,已帶上危險之色。
“按考場律,考生不得攜帶任何書籍紙張,一旦發(fā)現(xiàn),無論其上是何內(nèi)容,都以考場舞弊來論,你可知道規(guī)矩?”
云清川自然知道。
絮兒在馬車上為他檢查了一遍,他入院時也通查了一遍,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場外的紙張,這個紙團,純粹是他人惡意扔過來的!
云清川面色凝重,“科舉律令重如泰山,學生怎敢不從?這紙張并非學生所捎帶,而是莫名其妙出現(xiàn)在學生桌案上的?!?/p>
“更何況……”
云清川眸光冷靜深暗,“大人明察秋毫,可以將紙團上的字跡與學生的試題相對比,必能發(fā)現(xiàn)二者沒有任何關聯(lián)之處?!?/p>
僅靠一個紙團就想污蔑他科舉舞弊,絕無可能!
左都尉見他眸光清正,神態(tài)沉穩(wěn),沒有半絲被抓包的慌亂之意,心底已信了他三分。
再加上同樣是考生的青衣常服,穿在他身上,偏偏生出一股清風朗月的自然風流之態(tài),讓人不禁心生好感。
左都尉吩咐那巡考官,“把他試卷拿來。”
巡考官急忙將試卷攤開遞來。
只見一尺長寬的試卷上,工整的字跡排排順下,錯落有致,頗有顏章柳姿之風采。
通篇論述,更是由淺入深,字字珠璣,旁征博引又不顯得空泛,反而極為樸實。
“好字!好文。”
左都尉贊了一聲后,對云清川的懷疑又去了三分。
一定是個誤會。
他漫不經(jīng)心地眼神落在那攤開的紙團上時,初時并不在意。
下一刻,眼底閃過一抹驚愕之色。
云清川不知怎的,看到這一幕,心頭一突,生起不好的預感。
左都尉一把奪過那紙團,將其上的文字和試卷上的文字反復對比,臉色越來越難看。
到最后,恨惱到極致,將那試卷和紙團一起拍在云清川面前,厲聲質(zhì)問,“人贓并獲,你還有什么好爭辯的?!”
試卷帶起的風動,像一巴掌,狠狠打在云清川臉上。
只見這張被揉皺了的紙上,其上的字跡,和他考卷上的字跡,一模一樣。
“這怎么可能!”
他錯愕地將兩份文稿提在目前,攥的青筋畢露的手掌顯露出他并不平靜的內(nèi)心,反復對比,最后發(fā)現(xiàn)了細節(jié)之處的端倪。
“左大人,您看這這個衡字的回勾之處……”
哧啦——
左都尉揮手將考卷一撕兩半。
那耗費了云清川三天兩夜心血的考卷,就這么凌亂散落、跌在地上。
禮法有制,但凡考卷有缺漏、損毀,皆以無效論。
也就是說,左都尉這一個動作,徹底斷送了云清川此次的秋闈之路。
左都尉看云清川的眼神,失望至極,再不留半點情面。
“立刻將此子拖入刑獄,報與朱大人,等秋闈結束后讓大理寺發(f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