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伏法后第一日。
昨夜的對峙看似一觸即發(fā),實則都沒有開戰(zhàn)的準備,結局也就平靜收場。
可在這平靜之下,陪審們似夢似真的所見所聞已若漣漪擴散到每一個角落。當夜,陰差四出,將以為逃過公審的巫漢、潑皮、毛神、奸官、惡吏一并逮拿城隍府,依律判刑,斬首者十一,受杖者三十九,其余輕刑微罰者百余人,錢塘風氣為之一靖。
鬼王伏法后第二日。
十三家以坊間邪說淫祀太多,以至于人心狂亂、風俗敗壞為由,下令其所在十三坊驅趕一切外來祭祀、法教,實行一坊一祀制度,城隍廟遭到“波及”,麻衣師公們被驅趕出街口橋頭,又查封了諸多的祭壇、神祠,城隍神祠自在其中。
而后,又致函其余寺觀,要求他們一并施行。諸寺觀不敢拒絕十三家,也不敢得罪城隍府,便讓麻衣師公離開街頭,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保留了神祠,允許他們在神祠內(nèi)宣講《麻衣律》。
鬼王伏法后第三日。
城隍府文判聯(lián)合陰陽、速報、罪惡諸司共同窮究“保嬰菩薩之案”,依其死前所供,抓捕了天姥坊里正與鬼頭,審理后得兩者供詞。
依錢塘之制,里正鬼頭皆有記錄坊中人家戶口增減之責,如有婦人懷孕則如實記下,上報十三家,再由輪轉寺兵將送來魂魄投胎??纱艘蝗艘还韰s與“保嬰”勾結,選定受害人家后,便故意隱瞞不報,叫其胎中無魂,再以言語哄騙讓受害人落入惡神陷阱。
坊中神將本有監(jiān)察之責,但他受了“保嬰”重金賄賂,受人香火,竟然視而不見。速報司遣鬼卒前去逮捕此神將,卻遭天姥宮悍然插手,打傷了鬼卒,劫走了案犯,并稱此乃十三家家事,神將縱有過錯,也該由師門戒律定奪,豈容外人處置?事遂不了了之。
鬼王伏法后第四日。
十三家又與官府通氣,言近日外來賊匪作亂,攪得坊市不寧,下令嚴行宵禁,一應活人死人入夜后只許在本坊活動,不許流竄它坊。當夜,鬼卒追捕窟窿城余孽出坊,遭巡邏神將阻攔,對峙中雙方各自呼喚同僚,神兵鬼吏云集,一度劍拔弩張,所幸,鏡河與無塵相繼趕到,安撫住兩方兵馬,不至于繼續(xù)惡化。
鬼王伏法后第五日。
文殊坊元某于城隍像前焚燒訟狀,隨即自刃,以血訴冤。召元某魂魄入府衙,他伏拜涕泣說,他與妻子成婚七年無有子嗣,便去輪轉寺求子,不到一年喜得麟兒,可當兒子年歲漸長,他察覺不對,他瘦兒胖,他黑兒白,細細想來,倒是那給他夫妻作求子祈福的和尚卻生得白胖高大。疑心一生,不可收拾,暗中追查,發(fā)現(xiàn)妻子竟真與那和尚有奸情!一紙訴狀將奸夫瀛婦告上衙門,孰料,老爺卻道,兒不肖父并不稀奇,信徒與法師親近也在情理之中,怎可誣為通奸,壞了佛門清譽,打了一頓板子,丟出了府衙。
他傷沒好利落,人尚臥床不起,那毒婦惡僧為隱瞞奸情,竟四處宣揚他為厲鬼所祟,邪氣入體壞了腦子,有輪轉寺和尚背書,鄰里都相信他患了癲病,他也被當成了瘋子被鎖在了家里,今天好不容窺得時機,逃脫出來,一心不為活命只為伸冤。
文判聽罷訴狀,急遣鬼差,恰逢那對奸夫?婦正在私會,做奸在床不容抵賴,拿下兩人到了堂前。
黃尾聞訊而來,急忙勸說,那和尚身份不俗,若在城隍府受罰,必然招致輪轉寺的敵視甚至報復,叫雙方矛盾激化,不如當眾交還,輪轉寺礙于臉面,定會給個交代。
文判弗聽,當庭斬了這對毒婦惡僧。
這邊人頭剛落地,那邊輪轉寺就找上了門。黃尾說得沒錯,和尚來頭確實不俗,是輪轉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貫受寵愛,所以行事無忌。輪轉寺一方要人不成,竟蠻橫地強闖城隍府,雙方發(fā)生械斗,輪轉寺一方招來護法兵將,護法兵將又引來了金枷銀鎖等陰司大吏,陰司大吏又引出了護法天王,護法天王又招來了武判銅虎……
眼看一場亂斗不可避免。
李長安持雷符趕來,赫赫天威震懾住了相繼到來的元帥、天王,輪轉寺一方這才不甘退去。
鬼王伏法后第六日。
十三家忽然廣發(fā)請?zhí)?,邀請各寺觀高僧全真與城中達官顯貴明日同聚于棲霞山,將有大事宣布。
“他們總算是按耐不住了?!?/p>
李長安早有預料,環(huán)視場中,望見一張張各懷心思的面孔,銅虎、抱一、鏡河、曲定春、黃尾、劉府老供奉……他們都是支撐起城隍府的核心力量,或者有特殊的才能,或者身后有大量的支持者,今天把他們齊聚一堂,也是道士嗅出了前路艱險,決定說個明白。
“十三家雖不如鬼王兇狠殘暴,可其勢力勝窟窿城何止十倍?對上鬼王時,咱們都曉得,堅持下去便有轉機,迎來轉機便可得勝,因那轉機就是十三家,可而今咱們卻對上了十三家。我也不是說喪氣話,論財力,論人力,論人望,城隍府俱不如人。那便要跪下磕頭?我李某人是不甘心的,縱是不為什么天下蒼生,也要為了胸中一口惡氣!”
“但這只是我的決意,卻與諸位無關。我已讓人清點了庫府,諸位或是諸位手下人不欲與十三家為敵,領了金銀離去,我絕不阻攔,好聚好散,不枉你我同生共死一場?!?/p>
飛來山厲鬼最是桀驁。
銅虎當即發(fā)作,砸爛了身前案幾,“騰”地站起,怒道:“道長你的脖子是硬的,咱們膝蓋就是軟的?!”
身旁黑煙兒幾個紛紛附和。
“這些時日好生憋屈,不如痛痛快快打殺一場,大不了再回飛來山。”
“除了道長,哪個能容下咱們這幫厲鬼?唉呀,見慣了城里繁華,哪里還能忍受山中冷清?”
“沒了城隍府,哪里去請人為萬年公醮祭?”
會社好漢們輕身尚義,重壓在身,一股子狠勁兒上來,反倒昂揚。
曲定春徐徐飲酒,笑道:“我曲大發(fā)達了,祖墳冒青煙,成了堂堂陰司大神枷鎖將軍,城隍府若是倒了,叫我回去繼續(xù)作個街頭潑皮,呵,不若死了痛快!”
身后好漢紛紛大笑附和。
抱一身邊簇擁著許多流落錢塘的法脈傳人,人雜心思也雜,但訴求都相似。
老法師指著身邊的楊歡、姚羽。
“楊居士是家傳的法脈,一路輾轉錢塘,家里已是老的老、小的小,留他一人苦苦支撐。”
“姚道友更是獨苗一個?!?/p>
“老道又何嘗不是呢?有幾個徒弟都不爭氣,只能靠我賣賣老臉?!彼麌@了一口氣,“若不能建壇立廟,奉養(yǎng)神靈,召攝兵馬,法脈遲早衰落散去,怕是無顏面見祖師?!?/p>
“可十三家……”他搖了搖頭,又拱手道,“唯有城隍府能遂我等心愿。”
場中大伙一一表明心跡,熬過了窟窿城,哪個不是心智堅毅之輩,怎會懼怕那還摸不著影子的威脅,眼下都愿同舟共濟。
甚至有人玩笑,十三家好歹是正兒八經(jīng)的和尚道士,又不是那兇神惡鬼,縱使最后輸了,還能把大伙兒捉去吃了不成。
最后,輪到了鏡河。
她沉吟了好一陣,就當大伙兒以為她要隨無塵腳步離開時,緩緩開口:
“世人都說錢塘六十四寺觀同氣連枝,好比一條龍,十三家是龍頭、龍角、龍眼,其余五十一家是那身、爪、尾、鱗,共同盤山鎮(zhèn)海,庇護錢塘繁榮昌盛。要我說,同是千年流傳下來的寺觀,憑啥十三家是頭,我玄女廟就得是尾?”
場中齊齊笑呼:功曹好志氣!
那明日棲霞山還去不去?
自打鏡河重回玄女廟后,主持老邁漸不理事,廟里事務已由她一言決斷,否則哪兒能借出神劍?
“去!當然要去!”
“若不去,旁人還以為我鏡河膽怯心虛。”
她笑得豪邁。
“再說,若不去,哪兒能知道十三家打的什么主意?”
……
鬼王伏法后第七日。
各方名流齊聚棲霞山,熱熱鬧鬧浩浩蕩蕩,仿佛又到了什么良時佳節(jié)。
可在城隍府這邊。
大伙兒已悄悄把婦孺、家小安排在城外以防萬一,又囑咐師公們離開神祠,解下麻衣,暫時不要露面,各路兵馬也收縮到幾個能通過地下溝渠互相支援的關鍵據(jù)點。
城隍府已像個刺猬一樣蜷縮著立起毛刺,即便對手是老虎,也要扎它一嘴刺!
就這么到了傍晚。
踏著晚鐘,賓客們辭別了棲霞山,鏡河也隨之歸來。
大伙兒原以為她帶回來的會是一紙戰(zhàn)書,不料,卻是滿臉古怪。
“賓客們到了棲霞山,開了宴,吃了席,便見得十三位祖師一齊出面……”
聞訊圍上來的大伙兒聽了都覺稀奇,祖師們向來深居簡出,便是有重要節(jié)慶,也鮮少見得多位祖師一同出面,甚至連面也不漏,只拿出一件衣裳、一個冠冕便讓眾生跪拜。
如此說來,十三家當真看得起城隍府。
大伙兒且喜且憂。
鏡河繼續(xù)道。
“……說業(yè)已稟報朝廷,得天子恩許,要在一個月后的佛成道日,由余杭郡王總領官紳、善信祭拜天地昭告四方,舉輪轉寺主持妙心禪師為錢塘城隍?!?/p>
啥?
一時間信息太多叫李長安鬼腦過載。
首先,余杭郡王是誰?
“道友不知道么?”鏡河詫異。
“我該知道什么?”李長安尋思,黃尾沒提過呀。
“余杭郡王是本地的宗親,錢塘名義還是他的封國哩。他體弱多病不能理事,無塵便是他的第三子,自幼替父出家以求功德,所以無塵明明不是任何一家寺廟的子弟,地位卻能如此超然?!?/p>
第一個問題明了,第二個問題又緊隨浮出。
“為何偏偏是輪轉寺的祖師?”
大伙兒哪里曉得,一頓胡猜。
“輪轉寺管著投胎輪回,他是捏著死人的卯蛋,叫大伙兒給他磕頭。”
“大抵是其他祖師從來裹得嚴實,不露真容,唯妙心有臉見人吧。”
“其余十二位祖師都是八九百歲的老不死,只妙心年紀輕,只有五百歲,莫非是讓年輕人多擔待?”
至于第三個問題,為何不盡快敕封,卻要留待一個月后的佛成道日,也就是臘八節(jié)。
李長安想想也就明白了。
凡是以人道登神,必要收聚人心,得百姓由衷認可。
李長安自封城隍已許多時日,天上的蓮花卻依舊白多青少,輪轉寺信徒再多,妙心祖師聲望再隆,驟稱城隍也難得人道認可,所以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供他收攬香火。
“那我們呢?”大伙兒又問,“他做了城隍,卻要把咱們打成什么妖魔鬼怪呢?”
聞言,鏡河面上更加古怪。
“李道友還是城隍,錢塘城隍。只不過妙心祖師做的是府城隍,李道友做的是縣城隍?!?/p>
好么。
十三家還是沒放棄收狗的打算,要作道士的頂頭上司。屆時,若出亂子,上面意圖是好的,下面執(zhí)行壞了?
這幫老不死可真是滑頭,自覺瓶瓶罐罐太多,便想放下刀槍,要在自已擅長的領域以勢壓人。
若不遂其意?
李長安瞧著在場的大伙兒,聽聞這消息,人人臉上神情都輕松許多。是啊,刺猬能扎老虎一嘴毛,可若能不被老虎咬,豈不更好?
道士心里哀嘆。
我是來打架,不是來競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