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聞聲回頭,這才發(fā)現(xiàn),后面多了幾個人。
為首的是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穿著西裝,打著領(lǐng)帶,腳下皮鞋,這樣的打扮,在村子里可是很不常見。
宋思銘他們自然是不認識。
但戚向山認識,潘建國也認識。
兩個人立刻迎了上去。
“六叔。”
“樹茂主任?!?/p>
兩個人兩個稱呼。
看年齡,戚向山至少比中年男子大二十歲,但是,村子里講的是輩份,而不是年齡。
花甲老人叫小學(xué)生爺爺?shù)那闆r,都不少見。
“嗯。”
中年男子點點頭,但目光始終停留在宋思銘身上。
戚向山馬上相互介紹。
“宋鄉(xiāng)長,這是我們戚家莊村的村委會主任,戚樹茂?!?/p>
“六叔,這是隔壁王寨鄉(xiāng)的鄉(xiāng)長,宋思銘?!?/p>
戚樹茂伸出手,“宋鄉(xiāng)長,你好。”
“戚主任,你好。”
宋思銘淺淺地和戚樹茂握了個手。
剛剛,戚樹茂那一句,已經(jīng)讓宋思銘意識到,戚樹茂是來搶生意的。
戚樹茂想把青山醇的生產(chǎn),留在戚家莊村。
這無疑是和宋思銘的設(shè)想相悖。
宋思銘的設(shè)想,是把青山醇的生產(chǎn),轉(zhuǎn)到王寨鄉(xiāng),一來能夠帶動王寨鄉(xiāng)的就業(yè),二來,青山醇是青山的品牌,產(chǎn)地為永壽市,宣傳上,也不好宣傳,只有到了王寨鄉(xiāng),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聽說,這段時間,宋鄉(xiāng)長一直在幫著我的這個侄子賣酒,真是辛苦宋鄉(xiāng)長了。”
戚樹茂先禮后兵。
“不辛苦?!?/p>
“這都是我應(yīng)該做的?!?/p>
宋思銘禮貌地回答道。
“不不不,這可不是宋鄉(xiāng)長應(yīng)該做的?!?/p>
“戚向山是戚家莊的村民,戚家莊屬于望川縣,望川縣屬于永壽市,跟您任職的王寨鄉(xiāng),也就是距離比較近,其實,沒有太大關(guān)系?!?/p>
戚樹茂首先劃清界限,為接下來的話,做鋪墊。
“戚主任的意思,這個酒只能在戚家莊,不能去別處?”
宋思銘干脆直接了當(dāng)?shù)貑柕馈?/p>
“可以去別處賣,但生產(chǎn)必須放在戚家莊?!?/p>
戚樹茂也不再藏著掖著,異常堅定地說道。
“為什么?”
宋思銘覺得戚樹茂有些過于霸道了。
“你可以問他們倆為什么。”
戚樹茂指著戚向山和潘建國說道。
宋思銘轉(zhuǎn)向戚向山和潘建國。
“我說吧!”
潘建國有些尷尬地解釋道:“這四間房,包括這里所有的釀酒設(shè)備,都是樹茂主任出的錢,營業(yè)執(zhí)照,生產(chǎn)許可證,衛(wèi)生許可證,也都是樹茂主任幫著辦的?!?/p>
“這……”
宋思銘的底氣,瞬間沒有那么足了。
他沒想到,戚樹茂會是原始股東。
如此一來,戚樹茂還真有資格,參與酒廠的擴建選址。
畢竟,沒有戚樹茂最開始的支持,就不存在擴建選址這個問題。
“房子是我出錢蓋的,那是因為戚向山無兒無女,之前的房子又成了危房,至于釀酒設(shè)備,我是覺得,潘建國的手藝不用就浪費了。”
“我個人沒想過回報。”
“但是,戚家莊村需要一個工廠?!?/p>
“所以,我希望擴大規(guī)模建廠,能在戚家莊村建廠。”
戚樹茂旋即對宋思銘說道。
“戚主任需要的是就業(yè)機會?!?/p>
宋思銘終于明白了戚樹茂的意思。
“沒錯?!?/p>
戚樹茂坦誠道:“這些年,我一直希望戚家莊的村民,有一個在家門口打工的機會,但是我的生意,又實在搬不到村里,現(xiàn)在,好不容易有一個可以建在戚家莊的工廠,我必須竭盡全力把它留下來。”
“理解?!?/p>
聽完戚樹茂的講述,宋思銘微微點頭。
有的村官,是為了摟村里的錢才當(dāng)村官,有的村官,是自己發(fā)達了,想回饋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才當(dāng)村官。
戚樹茂明顯是屬于后者。
對于這樣的人,宋思銘也是滿心敬佩。
明明可以在城里享清福,卻非得跑到村里蹚渾水,不賺錢,還要往里搭錢,與官莊村的龐氏叔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戚主任,你看這樣行不行?”
“同時建兩個工廠,戚家莊一個,王寨鄉(xiāng)一個?!?/p>
宋思銘想了想,對戚樹茂說道。
“同時建兩個工廠?”
“會不會太冒險了?”
“能有那么大銷量?”
“別到時候,兩個工廠都干不好?!?/p>
戚樹茂有些擔(dān)心地說道。
“戚主任,這一點,你大可放心?!?/p>
“昨天,我們已經(jīng)從青山市國資委,買下了青山醇的商標(biāo),以后,生產(chǎn)出的白酒,就不是散酒了,而是十幾年前,青山的知名白酒青山醇?!?/p>
“同時,王寨鄉(xiāng)會依托在建景區(qū),大力宣傳青山醇白酒?!?/p>
“兩個工廠只是開始,我估計一年后,還會有第三,第四個工廠?!?/p>
宋思銘向戚樹茂描繪酒廠的光明前景。
“真的嗎?”
但戚樹茂還是有些懷疑。
他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也接觸過一些官員。
很多官員就喜歡畫大餅,一說成十,十說成百,反正過兩年,他就調(diào)走了,你想兌現(xiàn)也找不到人了。
宋思銘把酒廠的前景說得這么好,戚樹茂高度懷疑,宋思銘是在畫大餅。
“六叔,我們的酒,真的很好賣?!?/p>
“我今天一上午,就賣了過去一年的量?!?/p>
“要不然也不會建工廠?!?/p>
這時,戚向山對戚樹茂說道。
“對了,這幾位是記者?!?/p>
“青山日報和江北日報的記者?!?/p>
“他們也會幫著大力宣傳?!?/p>
“就算建兩個工廠,肯定還是供不應(yīng)求?!?/p>
宋思銘干脆把記者拉出來背書。
“宋鄉(xiāng)長說得沒錯,我們這次采訪,就是為了大力宣傳青山醇白酒?!?/p>
龐蓓蓓等人亮出記者證。
“青山日報,江北日報……”
戚樹茂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他很清楚青山日報和江北日報的含金量。
宋思銘一個鄉(xiāng)長,竟然能把這兩家的記者請到,著實有些出乎戚樹茂的預(yù)料,這讓他對宋思銘的信任,增加不少。
“那就兩邊同時建廠?”
戚樹茂開始接受宋思銘的方案。
“只要戚主任同意,這件事現(xiàn)在就可以確定下來?!?/p>
“另外,也不用您自掏腰包,提供免費的廠房,我聯(lián)系一下貴縣的沈縣長,讓沈縣長給予政策上的扶持?!?/p>
宋思銘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