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省委大院二號別墅,盧東升也是毫無睡意。
常勝撲了個空,讓他意識到,林崢已經(jīng)出手了,雙方的斗爭將趨于表面,不再是試探和討價還價。
林崢這個時候出門,肯定不會是夜游,那么只會有一個目的地,連夜進京。
雖然還不知道他會怎么做,但盧東升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可惜,這個點,民航已經(jīng)停飛。
私人飛機在華夏還是個稀罕物。
四海集團的財力,要養(yǎng)是沒有問題的。
但何四海洗白之后,被告誡過,不要過于招搖。
所以,盧東升能想到的,也只有一個辦法,搭乘軍機。
他與軍方的關(guān)系不深。
讓徐思遠打聽了一下,今天,空軍的確有一架飛機飛京城,可座位已經(jīng)滿了。
盧東升當然知道,這只是托辭。
真想帶什么辦法沒有?
但人家不給面子,就是不給面子。
他敢肯定林崢就在那架飛機上,因為林崢的夫人,家族有著很深的軍方背景。。
而自已的妻子,除了年輕漂亮,在事業(yè)上對他毫無助益。
直到此刻,盧東升才深刻體會到,政治聯(lián)姻,對一個有著政治抱負的男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條路。
很多時候,慢一步,便是萬劫不復(fù)。
“訂明天最早的航班。”他對著話筒,聲音壓抑著怒火。
徐思遠在那頭應(yīng)下。
可盧東升清楚,現(xiàn)在訂票也晚了。即便民航總局會為他這位省長開綠燈,那也是第二天的事了。
黃花菜都涼了。
掛斷電話,時鐘的指針已經(jīng)滑向凌晨三點。
他讓徐思遠順便問了一下清江省駐京辦。
“報告省長,駐京辦反饋,完全沒有接到林書記要來京城的通知?!?/p>
這個消息讓盧東升心底的寒意瞬間席卷全身。
不走駐京辦的流程,意味著林崢根本沒打算歇腳,而是直接去見他想見的人。
凌晨三點,哪位領(lǐng)導(dǎo)會在這個時候等著他?
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中成型,讓他不寒而栗。
凌晨三點,國務(wù)院辦公廳。
林崢和劉清明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帶領(lǐng)下,走在這座國家最高行政機關(guān)的走廊里。
他們帶來的那個沉重箱包,此刻正在另一個房間,由魯明親自帶領(lǐng)的技術(shù)團隊進行著緊張的分類與甄別。
這些本該在地方就完成的準備工作,因為時間的緊迫,只能在最后關(guān)頭補上。
即便是兩世為人,當劉清明踏入此地,內(nèi)心也不由自主地會緊張。
權(quán)力,從未如此具象化地呈現(xiàn)在他面前。
他正走向的,是這個國家權(quán)力的巔峰,之一。
林崢的余光掃了他一眼,這個年輕人臉上終于顯露出了與年齡相符的反應(yīng)。
這讓他略微安心。
若是劉清明到了這里依舊安之若素,他真要考慮,是不是該請國安的同志來查查這個年輕人的底細。
真不像是裝的。
劉清明注意到,這座理應(yīng)二十四小時運轉(zhuǎn)的國家中樞,并非想象中那般燈火通明。
走廊的燈很少,遠處的辦公室即便亮著燈,也多是案頭的一兩盞臺燈,透出昏黃的光暈。
主燈,能不開就不開。
節(jié)約用電,這個從共和國建立之初就提倡的口號,在這里得到了最徹底的貫徹。
在國家電力依然緊張,大部分時候只能保工業(yè)的情況下。
中央機關(guān),正在以身作則。
很快,他們在一間辦公室門前停下。
引路的工作人員正要開口,示意劉清明在外面等候。
劉清明也已做好了準備,這種層級的會面,他一個副科,沒有資格參與。
門內(nèi),卻傳來一個溫和的男聲。
“都進來吧?!?/p>
林崢推開門,帶著他走了進去。
辦公室里,燈光柔和,陳設(shè)簡樸。
一位男子正站在當中,面對門口。
劉清明只看了一眼,呼吸便停滯了。
削瘦的臉龐,眉宇間深深的川字紋,眼睛不大,卻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凌厲。
這個形象,他前世在電視、報紙、網(wǎng)絡(luò)上看過無數(shù)次。
改開之后的共和國第三代領(lǐng)導(dǎo)集體中,那位以鐵腕和實干著稱的行政首長。
“首長,對不起,這么晚了還要打擾您?!绷謲樋熳邘撞?,伸出雙手。
首長與他有力地一握。
“林崢同志,我相信,能讓你連夜從清江飛過來,一定是天大的事?!?/p>
林崢正色:“是的,請容我向您匯報?!?/p>
首長卻松開他的手,目光轉(zhuǎn)向了他身后的劉清明。
“這個小同志,如果我沒記錯,是幾個月前,林城那個案子的立功人員?”
他竟然記得!
“我看過關(guān)于他的事跡報道,也記得這張臉?!?/p>
劉清明只覺得一股熱血直沖頭頂,身體站得筆直,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fā)緊。
“首長,是我。您好!”
“不要緊張嘛?!笔组L擺擺手,示意他們坐下。
劉清明謙遜地欠身:“我還做得遠遠不夠?!?/p>
首長沒有坐回自已的大班椅,而是從旁邊拿來一個本子和一支筆,準備記錄。
這個舉動讓劉清明十分詫異。
“習(xí)慣了,”首長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主動解釋,“有時候聽到的、看到的,不馬上記下來,容易遺漏?!?/p>
劉清明的心頭涌上一陣酸楚。
他記得,再過三年,眼前這位老人就要卸下肩頭的重擔。
而他即將主導(dǎo)的這場風(fēng)暴,最終也未能席卷所有沉疴。
但,終究是為這個國家的法治建設(shè),劈開了一道光。
林崢開始了匯報。
他從林城715大案講起,沒有刻意強調(diào)對方方對自已的構(gòu)陷與陰謀,而是字字句句,直指案件背后盤根錯節(jié)的官商勾結(jié),以及它對社會穩(wěn)定、國民經(jīng)濟造成的巨大危害。
“當案件取得階段性成果那天,林城的老百姓,自發(fā)地走上街頭,放起了鞭炮。”
“一個盤踞地方近二十年的犯罪團伙,給人民群眾造成的傷害難以估量。他們毀掉的,是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林崢的聲音變得沉重。
“建立起這份信任,我們的黨,用了將近四十年,付出了無數(shù)先烈的犧牲?!?/p>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直視著首長。
“而我們,又要用多少年,再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重新把它建立起來呢?”
話音落下,辦公室內(nèi)一片寂靜。
劉清明分明看到,首長眼中有淚光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