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勝村的游神巡境。
從數(shù)年前重新開始后,林海恩參與過了好幾次。
但他要么是扮演白鶴真君,要么就是扛媽祖奶奶的神轎,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般......
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深刻清晰的感受何為信仰。
不知為何,這讓林海恩也不由得想起...再過幾天的話,自已村里的新春游神,多半也是要開始了。
小安應(yīng)該還是要扮演著白鶴真君,而星星哥成了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xué)的人,這次應(yīng)該也會被安排去扛媽祖奶奶神轎了。
去年發(fā)生了五通鬼的特殊事件,所以這次游神絕對是會比以往熱鬧。
......
此刻。
那些扛著神轎的年輕人,小心翼翼的將神轎放下,把池王爺神像放到王船的正中間。
然后,在池王爺面前的香爐中,無比鄭重的插上三炷香。
所有的年輕人鄭重走下王船,又有數(shù)十位同樣裝束的年輕人走出,將肩頭放在那紅色木棍下。
待會他們這些年輕一輩,便是一起要扛著王船,圍著村莊和海邊走上數(shù)個小時,直到天黑。
很累,確實會很累。
一整天扛下來,就連肩膀都會被磨出血泡,第二天更是會連手臂都抬不起來。
但這扛王船的位置,依舊還是一位難求,甚至由于想扛的人太多了,都需要抽簽來決定。
因為,無論閩東還是閩南,都認(rèn)為這是福氣。
認(rèn)為扛王船和神轎的人,往后必定能受到神明庇佑,來年順?biāo)鞜o災(zāi)。
“鏘—鏘—鏘———”
清脆的銅鑼聲響起。
先前那位擲杯筊的老者,手中已是拿著一個銅鑼敲擊起來,更是眼中深藏著激動的喊道。
“上肩,起船!”
“送王爺...巡境??!”
話音落下。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一連串的鞭炮聲響起,其中還夾雜著各種鑼鼓聲。
那些所有穿著簡單半袖馬甲,頭系紅發(fā)帶的年輕一輩,已是彎腰來到木棍下。
略微挺身,便將王船扛起。
隨著王船被抬起的那一刻,鑼鼓聲更為的喧囂熱鬧起來,足足數(shù)百位身穿紅衣、老少皆有、手持掃帚的婦人,走在前面來給王船開路。
后面則是村里的民眾,有的手持掃把,有的手持魚梭,有的手持鍋碗瓢盆等等。
每個人都手捻著一炷香,跟在數(shù)百位的婦人之后。
此為巡境游香。
由村莊婦女來掃路開道,后方村中的男女老少跟隨,所過之處沿路收攝邪祟。
王船鎮(zhèn)守,民眾開道。
再后面一些,便是數(shù)位舉著儀仗牌的村民,每個牌子寫著不同的詞,分別有:公正、威武、嚴(yán)肅、回避等等。
緊接著。
便是那數(shù)位穿著紅唐裝的老者,則是手持銅鑼和小鼓,開始有節(jié)奏的敲擊起來,口中用力嘶啞的喊道。
“王爺親至,代天巡狩!”
每喊一聲。
那在送王船隊伍中的所有人,都會盡量的同時附和喊起,而那幾十位扛王船的年輕人,便是伴著這喊聲,一步步的踏步前行。
“王爺親至,代天巡狩!”
“王爺親至,代天巡狩!!”
......
王船隊伍已是動了起來。
整支隊伍足有數(shù)百米長,各種各樣的鞭炮聲不斷,還有那極為喧囂熱鬧的鑼鼓聲。
即便不是何厝村的人,路邊的那些店鋪,見到這王船來了后,便會紛紛拿出鞭炮點燃,更是在地上燒起紙錢。
路過其他村的時候,那些村子還會專門的舞龍和舞獅,加入這王船隊伍之中,令氣氛變得更加熱鬧。
雖然這次的送王船,是由何厝村主持來辦。
但這巡的并不僅有何厝村,因此周邊的其他村子,自然也會有龍的出龍,有獅的出獅,有香火的出香火。
即便不是村社中人,只要心懷信仰。
都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迎,給這龐大的王船隊伍,繼續(xù)增添幾分熱鬧,也給自已沾染上幾分福氣,以此來祈求來年的平安。
此為...迎王船!
......
隨著王船逐漸的行進(jìn)。
林海恩的雙眼,已是下意識的變成了一只燦金,一只渾濁,朝著那王船的上空看去。
不知為何。
雖然并沒有看到九天神明的虛影,但林海恩卻能隱約感覺出...始終有股極其特殊的氣機(jī),一直都圍繞著四周。
林海恩沒有選擇去深入細(xì)看,更沒有將炁灌輸于雙眼之中,非要去看那王船,極其違禮的看出個所以然。
這閩南特殊的民俗—送王船,雖然此前從未經(jīng)歷過,但林海恩卻是能大致感受到...確實就跟新春游神巡境差不多。
人有信仰,神便來臨,災(zāi)難自消。
站在旁邊的閻九幽,忽然看向?qū)幏◣熀推諏幍篱L,帶著幾分疑惑的好奇問道。
“清元師叔、普寧師叔。”
“先前師父還在的時候,便曾跟我提起過...說是我們贛地雖然是道教法脈眾多,但其實香火信仰已是遠(yuǎn)不如閩地。”
“或者說,現(xiàn)在除了閩地和粵地,其他地方的香火,早就一年不如一年了,更是沒有這種大型的民俗了。”
“最近這好幾次的大劫,都是在閩地出現(xiàn),會不會...也跟此有關(guān)?”
聽到閻九幽的這個問題。
寧法師先是猶豫兩秒,盯著那規(guī)模極大的王船隊伍點了點頭,無比肯定的點了點頭,無奈道。
“自是跟此有關(guān)?!?/p>
“不只是九天神明要香火,那些精怪鬼祟同樣也要香火。”
“若是一處地方,民眾越來越不敬神,不祭祀,不行民俗,那香火自然也會越來越少?!?/p>
“而這香火少了,精怪鬼祟自然也就少了?!?/p>
“但是九幽,你覺得...為了不沾精怪鬼祟,就不拜神,不敬神,就連祖輩都不祭祀,可是行的對?”
閻九幽認(rèn)真思考數(shù)秒,便是搖了搖頭,輕嘆一聲道。
“晚輩不知對還是錯?!?/p>
“但晚輩只知...若是不敬神,不拜神,那神自是不會顯靈相助,臨時拜神自然無用,遇劫一切也是因果循環(huán)。”
“可雖然閩地敬神,香火和民俗保留的多,導(dǎo)致會因此招眾多的大劫詭事,可這神明還未離去?!?/p>
“無論多大的事,終究還是會過去。”
“即便是比起道門法脈眾多的贛地,晚輩現(xiàn)在都能感覺到...閩地民眾要更加的有信仰,更加的虔誠?!?/p>
這個回答,讓寧法師笑了笑。
盯著那越來越遠(yuǎn)的王船,意有所指的緩聲道。
“九幽,你說的對?!?/p>
“只要敬神、拜神,那無論會有多大的劫難,因這所謂的信仰導(dǎo)致落到閩地,終究都不會成為大難?!?/p>
“神雖暫且隱去,但祂們......”
說到這里。
寧法師看了眼林海恩,格外鄭重的講述道。
“祂們依舊記掛著陽間?!?/p>
“劫難來臨之時,祂們定會隨之顯現(xiàn)!”
停頓兩秒。
寧法師又輕輕搖了搖頭,指了指那王船的行進(jìn)方向,緩聲示意道。
“咱們也跟著王船繼續(xù)向前吧。”
“迎王船只是開始,等到夜深的送王船,才最為神異?!?/p>
“到了那時,那新天庭的精怪鬼祟,真藏匿在這鷺島的話,那池府王爺多半就會親至顯現(xiàn)而來。”
“代天巡狩,鬼祟皆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