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楊暕帶著大批兵馬,已出函谷關(guān)距離大興城不算太遠(yuǎn)。
楊暕嫌一路都在急行,他又沒坐馬車而是騎馬而行。
一路顛簸,讓他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楊暕早就忍不住,已經(jīng)停軍休整數(shù)日。
終于有將領(lǐng)看不下去,走上前勸說:“殿下,關(guān)中情況不明,咱們還是加快步伐吧?”
“哼,孤若是出了何事,你擔(dān)得起這個責(zé)任嗎?”
楊暕冷哼一聲反問道。
那將領(lǐng)直接被噎住,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楊暕本就希望李世民拿下大興城,順帶斬了楊侑,給他除掉一個競爭對手。
以此為前提,他怎么會著急去呢?
何況就算大興城淪陷,背鍋的也該是吳缺,與他有什么干系?
“二殿下,咱們已經(jīng)休息了三日有余,這...”
那將領(lǐng)苦著一張臉道。
“你以為孤是在故意浪費時間,這不是在等斥候傳來軍情!”
楊暕瞪了那將領(lǐng)一眼。
那將領(lǐng)也不敢往下說了。
楊暕心狠手辣和紈绔的名聲,早就在京都威名遠(yuǎn)播。
誰敢去激怒他?
楊暕說完,就回營帳休息。
福全早就在帳內(nèi)候著了。
“如何?”
楊暕沉聲問道。
“書信。”
福全取出一封書信交給楊暕。
楊暕定睛一看,立馬明白書信出自何人之手。
“看來李家已經(jīng)完事了,不過為何不把楊侑的人頭一并送來?”
他接過書信埋怨幾句,這才緩緩拆開。
等楊暕看清書信內(nèi)容,神色猛地一變,一雙眼睛瞪大得渾圓。
“怎么了,殿下?”
福全見狀便好奇的問道。
楊暕的反應(yīng),可不像是高興過度的樣子。
“豈有此理,李家是廢物吧?”
楊暕大怒,直接將書信狠狠摔在地上。
“二殿下,怎么回事?”
福全更是吃驚。
“你自已看!”
楊暕指著地上的書信道。
福全帶著無數(shù)疑惑,將地上書信給撿了起來。
他打開掃了一眼之后,神色頓時變得極為精彩。
書信出自李家之手,李世民讓楊暕控制吳缺,不讓其待在任何一個重地!
他也聰明,并未提及李家大敗,而是說尚在攻打大興城。
楊暕生氣的地方就在這里。
畢竟從李家進軍關(guān)中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很長一段時日。
按道理而言,大興城早該拿下才是,怎么會耽擱到現(xiàn)在?
“傳孤之令,讓吳缺親率兵馬來此地接孤!”
楊暕雖生氣,卻不得不配合李家。
沒辦法,李家若不攻破大興城就沒法滅了楊侑。
而且也沒法順勢讓吳缺背鍋!
“諾。”
福全反應(yīng)過來,連連點頭。
他第一時間就安排人手去下令。
“不對勁?!?/p>
楊暕留在原地,總感覺不大對勁。
吳缺不是按兵不動,怎么會影響李家進攻大興城?
“難不成吳缺動兵了?”
楊暕心頭一顫。
倘若如此,關(guān)中安危還真不好說。
“不不不,有孤在,吳缺休想得手!”
楊暕不斷搖頭,像是在自我安慰。
而福全那邊,已經(jīng)派遣人手快馬加鞭,去霍邑找吳缺去了。
楊暕他們還不知道,大興城大局已定,吳缺已經(jīng)去了潼關(guān)。
不過霍邑也有人駐守,軍令遲早都會傳到吳缺那里。
楊暕思索片刻,還是決定留在此地休整。
如果李家尚在進攻大興城,他這一去不派兵攻打豈不是落人口舌?
......
就在楊暕下令的同時,李世民等人,幾乎是晝伏夜行,悄無聲息的繞過了高陵等地。
明明兵力尚可的唐軍,兵分好幾路,幾乎走得都是偏僻之地。
也有人走的是水路。
只有這樣,才可以把動靜降到最小。
不過進展緩慢,耗費了幾日時間,也才離開高陵沒多遠(yuǎn)。
加上李淵狀態(tài)越加不好,李家兵馬休息的時間要多不少。
這不,李家眾人又在一處樹林中休整。
其余兵馬均在樹林外,趴在樹上觀望敵情。
哪怕現(xiàn)在是晚上,李家都不敢掉以輕心。
“無妨,本公還能趕路!”
李淵臉色蒼白的說道。
“唐公三思,您的情況軍不能趕路!”
不是其他人說的,而是軍醫(yī)親口說的。
李淵喘息不止,而且手腳都在顫抖。
“不,不能在此地逗留?!?/p>
他掙扎著想要站起。
沒辦法,李淵也想休息。
可現(xiàn)在是李家生死存亡之際,早一點完成李世民的計策,便可以早一點讓人接應(yīng)穩(wěn)定局勢。
“父親,還是休息一下吧?!?/p>
一直沒有開口的李世民突然說道。
“是啊?!?/p>
李建成連忙附和。
“本公...”
李淵正欲說什么,下一秒雙眼一閉直接就暈了過去。
“父親!”
眾人驚呼。
然而李淵再無反應(yīng),任由你如何呼喚。
好在氣息尚在,眾人暫且可以松一口氣。
“實在不行,背著唐公走吧!”
劉弘基咬牙說道。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兵馬趕路,又可以讓李淵休息。
“不行,一路顛簸,唐公一樣吃不消?!?/p>
軍醫(yī)直接否決。
“那怎么辦?”
劉弘基有些氣惱。
“暫且休息一日并無大礙,何況我們這一路風(fēng)平浪靜?!?/p>
李世民沉聲道。
“不錯。”
李建成狐疑的看了他一眼,但也跟著點頭。
其實以李世民的性格,應(yīng)該傾向于趕路才是。
再不濟也會留一隊人馬在次護衛(wèi),另外一隊人馬繼續(xù)趕路。
“二公子,當(dāng)真可行?”
劉弘基問。
裴寂等人,也紛紛扭頭看來。
李淵一暈,無形之中其余人似以李世民為首。
這讓李建成的眼中閃過一道不悅的光芒。
“無妨?!?/p>
李世民很是肯定。
若楊暕沒有來大興城督軍,他斷然不會如此。
但現(xiàn)在不同,楊暕來了,說不準(zhǔn)已經(jīng)收到他的書信。
那么吳缺必然會被牽制,隋軍的兵馬又往大興城去了。
加上李神通尚在大興城吸引,更加不會有問題。
以此為前提,李世民才敢松懈下來。
何況已經(jīng)抵達高陵,在走一段距離,就可以到潼關(guān)甚至河?xùn)|一帶。
到時候,事情就更加簡單。
“好吧?!?/p>
眾人這才決定下來暫且休整。
而李世民,則是親自帶兵去警戒,李元霸也跟著去了。
如此一來,縱然有小股敵軍靠近,也會很快被滅殺保李淵他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