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潮音洞外。
紫竹林隨海風(fēng)搖曳,沙沙作響。
洞口的蓮花池中,水波蕩漾,金色的鯉魚在荷葉下游弋。
黑熊精扛著他的黑纓槍,站在池邊,對著池水里一顆碩大的魚頭說話:“靈感,你今天怎么不吐泡泡了?池子里的水不合胃口?”
池中那巨大的金色魚頭,正是靈感大王,他張開魚嘴,發(fā)出的聲音沉悶而含混:“黑將軍,我是在想事。你說,菩薩最近是不是格外忙?”
黑熊精將長槍往地上一頓,發(fā)出“咚”的一聲悶響。
“可不是嘛。前幾日才去了一趟靈山,回來后就一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連講法都停了?!?/p>
靈感大王魚眼轉(zhuǎn)了轉(zhuǎn),湊得更近了些,水面被他的鼻息吹出一圈圈漣漪。
“我聽巡海的夜叉說,西牛賀州那邊出了個狠人,專跟佛門過不去?!?/p>
“我也聽說了?!焙谛芫珘旱土松らT,“聽說只是個小小人仙而已,叫什么陸凡。你說奇不奇怪,按理說,一個人仙,翻手就能鎮(zhèn)壓了,怎么會鬧得靈山都有些頭疼?”
“怪就怪在這里。”靈感大王的語氣透著一股子想不通的困惑,“這人仙,修為不高,膽子卻比天還大。做事沒個章法,全憑喜好,偏偏又滑溜得很。我聽說,金剛羅漢去了幾位,連他的人都沒堵著。你說,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貨色,是怎么修成的仙?”
黑熊精搖了搖頭,他一個山野精怪出身,雖然在菩薩座下聽經(jīng)多年,對這天地間最玄奧的道理還是一知半解。
成仙之路,艱險無比,需要莫大的機緣和心性。
那個叫陸凡的,聽起來就不像個有道全真。
兩人正聊著,忽見遠(yuǎn)處天邊金光一閃,一道身影踏云而來,徑直落在紫竹林外。
來者身披袈裟,寶相莊嚴(yán),是個羅漢。
黑熊精立刻收起了閑聊的神態(tài),挺直腰板,上前一步,將長槍橫在胸前,沉聲問道:“來者何人?可知此地是南海觀音大士的道場?”
那羅漢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貧僧奉燃燈佛祖之命而來,求見觀音大士,還望將軍行個方便。”
黑熊精見他禮數(shù)周全,身上佛光純正,便收了長槍,側(cè)身讓開道路。
“大士正在洞中靜修,你且隨我來,莫要高聲喧嘩?!?/p>
說罷,他便引著羅漢,穿過紫竹林,向著潮音洞深處走去。
洞內(nèi)光線柔和,不見燈火,卻四壁通明。
觀音菩薩盤坐在蓮臺之上,白衣勝雪,神情寧靜,雙目微闔。
在她身前,凈瓶中的柳枝青翠欲滴,散發(fā)著勃勃生機。
“菩薩?!焙谛芫诙纯谕O履_步,恭敬地稟報,“外面有羅漢求見。”
觀音菩薩緩緩睜開眼睛,那目光清澈如水,卻又深邃得能映照三界。“讓他進來吧?!?/p>
羅漢邁步入洞,在蓮臺下三步遠(yuǎn)處站定,再次合十行禮:“貧僧參見觀音大士。凈念菩薩托貧僧向大士問好。”
觀音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只是微微頷首:“有勞了。凈念菩薩一切可好?”
“托大士掛念,一切安好。”羅漢答道,隨即話鋒一轉(zhuǎn),神色變得凝重起來,“貧僧此次前來,是奉了燃燈佛祖法旨,有兩件事想請教大士?!?/p>
“燃燈佛祖?”觀音的眼神動了一下,潮音洞內(nèi)的空氣也隨之停滯了片刻。“佛祖有何吩咐,請講。貧僧若知曉,定會如實相告?!?/p>
“佛祖的第一個問題是:還沒有聯(lián)系上那位圣人嗎?”
洞內(nèi)一片寂靜,只有遠(yuǎn)處的海潮聲隱約傳來。
觀音菩薩沉默了許久,最終輕輕搖了搖頭。
“難。”她吐出一個字,然后才緩緩解釋起來,“自從封神一戰(zhàn)后,道祖為免圣人爭斗再毀天地,便將諸位圣人的本體都帶去了紫霄宮外的道場修行。留在三界之內(nèi)的,不過是他們斬出的三尸化身,或是隨手點化的一道虛影?!?/p>
“這些化身,行蹤飄忽不定,心念一動便可遨游諸天。除非他們主動現(xiàn)身,否則,任你神通再大,也尋不到半點蹤跡。”
“如今三界,除了太清道德天尊與西天接引佛祖偶露行跡之外,另外幾位,幾乎從不現(xiàn)世。你想見他們,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他們想見你?!?/p>
羅漢靜靜地聽著,這些道理他隱約也懂,但從觀音口中說出,更讓他感到了那份無力。
觀音的目光投向洞外,穿過紫竹林,望向了無盡的南海?!坝绕涫悄俏?。他本就是諸圣之中最隨心所欲的一個?!?/p>
“當(dāng)年,他收下那只石猴,本意或許只是順應(yīng)天數(shù),為西行之事布下一顆關(guān)鍵的棋子?!?/p>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當(dāng)時山下跪著多少求仙問道的生靈,其中不乏天資聰穎、心性沉穩(wěn)之輩??伤l都看不上,獨獨對那只天生地養(yǎng)的猴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都說圣人無情,斷絕七情六欲,視眾生為芻狗??伤诮虒?dǎo)悟空的時候,是真的動了情。他把那只猴子,不單單看作一個弟子,甚至看作了自已的孩子。那種喜愛,是裝不出來的?!?/p>
羅漢的臉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佛門中關(guān)于那段往事的記載,語焉不詳,只說孫悟空學(xué)藝有成,被師父趕下山。
“正因為這份喜愛,這份動了真情的在乎,才讓他后來的舉動,完全與最初的計劃背道而馳?!?/p>
觀音繼續(xù)說道,“他將悟空逐出師門,并且立下重誓,永不相見。這并非絕情,而是他的一種保護。他害怕再見悟空,害怕自已的情感會再次干擾天數(shù),更害怕看到悟空未來注定的劫難?!?/p>
“所以,后來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乃至西行路上數(shù)次生死一線,他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不是不愿,而是不敢?!?/p>
一位俯瞰萬古的圣人,竟會因為對弟子的愛,而選擇永遠(yuǎn)的逃避。
“陸凡在西牛賀洲造的事端,雖然讓我們有些麻煩,但在那位眼中,恐怕連讓悟空當(dāng)年拔下一根毫毛的分量都不到。這種小事,遠(yuǎn)遠(yuǎn)不足以讓他出面去天庭與如今已成斗戰(zhàn)勝佛的悟空對峙。”
羅漢聽到這里,心中的疑惑更深了。“大士,既然如此,那為何......為何那位會收陸凡為徒?還是關(guān)門弟子?”
這才是問題的核心,也是整個佛門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一個來歷不明,行事乖張,修為淺薄的人仙。
一個動了真情,為了躲避舊徒而藏匿萬古的圣人。
這兩者之間,怎么會扯上師徒關(guān)系?
觀音菩薩閉上了眼睛,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貧僧也不知道。”觀音坦然承認(rèn),“這件事,就是一個爛賬。世尊也想不通,那位為何會做出如此選擇。他收下悟空,是順應(yīng)天數(shù),卻又因情而違背了計劃。如今他收下陸凡,我們甚至不知道這究竟是順應(yīng)了哪門子的天數(shù),又或者,是他又一次的隨心所欲?!?/p>
“想必,這也是他至今不愿意與靈山聯(lián)系的真正理由?!?/p>
羅漢躬身,深深一拜:“多謝大士解惑。貧僧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