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禮出聲催促,“大過年的,王主任家有老人孩子,我不好只帶一瓶藥膏上門,便想著把家人都帶過來,順便給老太太送點紅崗的土特產(chǎn)?!?/p>
“外頭不是說話的地方,待久了容易讓人生出誤會,還以為我是上門行賄的呢!要不,咱們進(jìn)去家里再仔細(xì)掰扯?!?/p>
聽到‘上門行賄’幾個字,王主任打了個激靈。
不管眼前人是妖是鬼,都不能在大院門口鬧,傳到大哥耳中,他一準(zhǔn)兒吃瓜落。
把懷里的夾克衫推給向文禮,王主任色厲內(nèi)荏道:“你把藥膏給我就行了,我媽她老人家喜靜,不喜歡生面孔去家里鬧她?!?/p>
向文禮接過夾克衫,“嘶,昨晚王主任您醉酒吐臟了衣服,我就把我身上穿的衣服脫給您了,忘了衣服口袋里還裝著東西?!?/p>
“我記得衣服里有手表,有兩盒煙,有多少錢來著?”說著作勢要去掏衣兜里的錢。
王主任忙阻止他的動作,“這兒人來人往的,哪能大咧咧的掏錢數(shù)錢?”
向文禮故作為難模樣,“當(dāng)面點清楚比較好吧,畢竟不是小數(shù)目?!?/p>
眼瞧著輕易打發(fā)不走向文禮,過往的行人誰都要往自已身上瞟一眼,王主任氣到頭頂冒煙,偏還不好發(fā)作出來。
快速權(quán)衡過利弊,王主任終決定聽從向文禮的建議,把向文禮一家當(dāng)做遠(yuǎn)房親戚先領(lǐng)回家。
因隔著一段距離,向暖這邊只能看見兩人嘀嘀咕咕說著話,聽不清具體說什么。
瞥見兩名門衛(wèi)的面色越來越狐疑,何晶晶佯裝隨意語氣替向文禮找補,“老姑父和表伯自小關(guān)系要好,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
“呵呵!”何金鳳干笑著附和,“誰說不是呢!他們倆自小就這樣,好起來穿一條褲子,說鬧脾氣就吵起來了!”
何金鳳的話音剛落,就見向文禮的手搭上了王主任的肩膀,兩人勾肩搭背走了過來。
走到跟前,王主任特意看了看堆在椅子上的禮品,“你們一家來就來唄,帶東西干啥?多見外。”
何金鳳按照向文禮交代的,揚起大嗓門解釋,“這都是些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不值啥錢,帶過來給表姑她老人家嘗嘗?!?/p>
短短幾句話,證實了向文禮是王局長家的遠(yuǎn)房親戚,過年節(jié)上門送些土特產(chǎn),不牽扯其它。
一路說著話,向暖一行人被帶到了王家院門前,院子很小,只圍了鐵制柵欄,一名打扮干凈利落的老太太正彎著腰在院里水龍頭前淘洗菜。
“姑奶奶好!”向暖收到親爸眼色,朗聲用老家話打招呼。
林志剛哥仨有樣學(xué)樣,也學(xué)著向暖的發(fā)音打招呼。
鄉(xiāng)音入耳,老太太洗菜的動作頓了下,急急抬頭看了過來。
確定眼前一行人都是生面孔,王老太太疑惑詢問,“你們是?”
“進(jìn)屋再說。”王主任走上前,拽著王老太太進(jìn)了屋。
王局長一家是紅崗市人,紅崗市與向家村所在的市相鄰,方言大差不差,用家鄉(xiāng)話跟王老太太套近乎,能快速拉近彼此距離。
效果比向文禮預(yù)想中還要好,王老太太不識字,只會說家鄉(xiāng)話,連普通話都聽不懂,更別提語感巨大的羊城話。
跟著王局長到了羊城兩年多,王老太太除了和自家人說話,周圍連半個說話解悶兒的人都沒有,快悶出心病來了。
羅城話比紅崗話字正腔圓些,王老太太也能聽得懂,沒一會兒便被何金鳳和何晶晶哄得眉開眼笑。
等距離拉近,何金鳳從包里掏出小瓶里裝著的藥膏,“王主任是個孝順的,心疼老太太您手脖處的舊傷,特意讓我們來給您送特效藥膏?!?/p>
王老太太欣慰看了小兒子一眼,“老二你有心了!”
天天被親媽和自家大哥罵不成器,王主任都不記得上回被親媽夸是什么時候了?迎上老太太的欣慰目光,心頭火氣嗖的一下消去了大半。
感嘆著說道:“你是我親媽,含辛茹苦把我養(yǎng)大,我心思不放您身上,還能放別人媽身上不成?”
一聽這話,王老太太更欣慰了,高興到合不攏嘴。
何金鳳從藥膏瓶子里摳出適量藥膏,拉過王老太太的右手,以打圈按摩的方式將藥膏涂抹在手腕上。
邊涂抹邊說,“您老人家一定要記住我的按摩手法,按對了穴位,才能更好吸收藥力?!?/p>
王老太太瞧著何金鳳手上不停變換的動作,為難皺起了眉頭,“哎喲,我這歲數(shù)大了腦子不好使,怕是記不住呀!”
何金鳳笑著說,“沒事兒,我們一家還要在羊城待一陣子,實在不行,我過兩天再來一趟,爭取讓您學(xué)會這按摩手法?!?/p>
王老太太松開皺在一起的眉頭,“這也太麻煩你們了!”
何金鳳笑嗔了老太太一眼,“麻煩啥,順手的事兒。老鄉(xiāng)在外頭遇上是緣分,互相幫點小忙,都是應(yīng)該的?!?/p>
王老太太沒應(yīng)話,過了會兒,才又說,“我們家在羊城待的時間長些,你們在羊城遇到麻煩,就來找大貴哥倆幫忙?!?/p>
王局長不讓王老太太替他攬事兒,親戚都不行,可老太太覺得得說句敞亮話,不能白得人家老鄉(xiāng)的好處。
至于兒子能不能辦得了人家的事兒,不是她一個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能決定的。
向文禮收起面上的笑,“官位越大,肩上的擔(dān)子越重,也更容易招來是非。我當(dāng)晚輩的說句冒犯話,老太太您要是為王局長好,就別給他往身上攬事兒。萬一惹來麻煩,到時再悔恨就晚了?!?/p>
王老太太不相信向文禮的說辭,張嘴想問清楚,又覺得直接問不合適。
自打大兒子混出名堂來,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的,上門求辦事兒的人就沒斷過。
這一家人貿(mào)然找上門,打著送藥膏的旗號,目的定然也是求大兒子辦事。
可她都把口風(fēng)吐出來了,對方不但沒接,還勸她把話收回去,不該擅自做主讓大兒子為難。
一時間,王老太太心里亂糟糟的,不知道該不該信向文禮沒有目的,是實誠的大好人。
接下來的時間,一家人竟真的只字未提求自家兒子辦事,只是說笑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