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黃主爐!”
深吸口氣,秦川神色認真,抱拳向著黃德善一拜。
黃德善嘴上說著不用如此,可內(nèi)心卻是頗為得意。
暗道這小子雖然是取巧成了主爐,但如今看來,似也沒那么不順眼。
等回到宗門,看來要和其他主爐談?wù)?,扭轉(zhuǎn)一下大家對此人的印象…
似乎想到什么,秦川突然問道:“黃主爐,不過現(xiàn)在你給我這個,恐怕也來不及了吧?”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能提升一點是一點?!秉S德善頗為認真道。
聞言,秦川嘴角一抽,無奈地搖頭一笑。
但也覺得眼前這個刻板老人,也有他可愛的一面。
此刻,二人關(guān)系有了融洽的痕跡,于是針對丹道,開始了探討。
隨著時間推移,彼此都有收獲,甚至就連這一次的講丹,也都沒去關(guān)注。
任由付、陳二人,在高臺上聲音傳遍四周。
很快,付一鳴和陳嘉樹也注意到秦川和黃德善這里,目光更有不善之意。
面對來自問丹一脈的無視,付、陳二人內(nèi)心冷笑,但明面也不好去多說什么。
反倒是秦川和黃德善,兩人談?wù)撝さ溃秸f收獲越大。
黃德善目中漸漸露出敬佩,此番兩人心平氣和說著,使他隱隱有了明悟。
至于秦川這里,也察覺到自己對于細節(jié)的把握,還是不夠。
此刻討教之下,收獲更大。
一老一少,二人討論到了激動之時,黃德善猛地一拍桌子,大聲贊嘆。
秦川見狀,立刻樂了,內(nèi)心明白這是對方故意為之。
他搖頭一笑,索性也跟著胡鬧一把。
時而大力地拍了一下桌子,時而直接大聲贊嘆。
二人的這般舉動,立刻使得高臺上的付、陳目光陰沉,相互對視一眼,都露出冷笑。
在來百花門之前,他們二人實際上早已打定主意,此番來就是要打壓問丹一脈。
不但要從講丹上壓過,更要從煉丹上碾壓。
如此才可傳遍南域!
而他們二人,也定然因為此事,立刻崛起。
此刻付、陳二人忍耐下來,直至講丹又持續(xù)了一天,才全部說完。
這總共三天的講丹,無人離開此地,都在聽著丹界一脈講解丹道。
但從第二天開始,可漸漸的,卻是分成了兩派。
秦川和黃德善的身邊,也慢慢圍繞了不少人。
聽著二人的探討,大有明悟,很多地方直接通透。
這一幕,是黃德善刻意制造出來,此刻極為得意。
陳嘉樹雙目越發(fā)陰沉,直接結(jié)束講丹后,立刻轉(zhuǎn)過身,冷眼看向黃德善和秦川。
“二位在此地說了兩日,也該到你們問丹一脈講解了,陳某還真想聽聽,對于丹道,你問丹一脈有何高見!”
陳嘉樹聲音陰沉,其旁的付一鳴同樣面色不善,嘴角帶著冷笑。
“沒錯,問丹一脈身為南域丹道巔峰,付某也很想知曉,貴宗對于丹道的理解,有何精妙之處!”
看著兩人一唱一和,暗含捧殺之意,秦川微微皺起眉頭。
這兩天除了最開始,他與黃德善真心探討外。
其余大部分時間,都是配合對方胡鬧。
秦川也抽空聽了丹界一脈的講丹,他們對丹道的理解,同樣有著獨特之處。
“哼!”
黃德善冷哼一聲,身子一晃,直奔高臺而去。
實際上,他也聽聞了丹界一脈二人的講解,豈能不知對方有獨特之處。
但此番來到百花門,自己是講丹之人,就代表著問丹一脈,絕對不能退縮。
故而這兩日與秦川攀談,同樣也是臨陣磨槍,爭取真正講丹時不出紕漏。
此刻,隨著付一鳴和陳嘉樹的下臺,黃德善站在高臺上。
內(nèi)心打定主意,只講自己擅長的,將這一次講丹給糊弄過去。
“丹道一途,講究一切草木變化在心,自成方圓,這便是丹道!”
“今日在此地,黃某就先和諸位道友,好好說一下草木造詣的三種境界…”
黃德善有著心機,準(zhǔn)備從基礎(chǔ)講起,將時間糊弄過去。
盡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可他雖然想法美好,但卻有人不會這么輕易就放過。
就在黃德善剛說了兩句,一道冷笑聲頓時從陳嘉樹口中傳出。
“這般道理陳某還是首次聽說,黃大師,你既然說丹道講究一切草木在心,自成方圓?!?/p>
“那陳某倒是想問你,什么…是方圓!”
一拍案幾,陳嘉樹的聲音蘊含修為之力。
轟轟擴散八方,且目露咄咄逼人之意,死死盯著黃德善。
四周百花門女修,此刻一個個面色古怪,立刻從中嗅到了火藥味。
至于羅蘭夫人等人,也都沒有去阻攔,而是任由問丹一脈和丹界一脈,在此地徹底激化矛盾。
秦川皺起眉頭,臉色漸漸冰冷下來。
他與黃德善,在問丹一脈講丹時,雖然看對方不順眼,可終究是臺下探討而已。
不說打斷講丹,更沒有這般咄咄逼人。
此事太過惡劣,等于直接針對,近乎拔刀相見。
可眼下,丹界一脈卻選擇以這種方式進攻。
目的就是要壓過黃德善的同時,更是想壓過問丹一脈。
如同是踏著秦川和黃德善的名聲,造自己的聲勢,于南域崛起。
可以想象,若此刻在這里,秦川和黃德善被壓過。
則今日之事,就會立刻傳遍南域。
問丹一脈最多損失一些名聲,而秦川和黃德善這里,卻是會被淪為笑談,在宗門徹底也抬不起頭。
而名聲,對于一個丹師來說,極為重要!
此刻,黃德善面色陰沉,顯然也是想到這一點,站在高臺上看向神色傲然的陳嘉樹。
陳嘉樹嘴角上揚,也在望著黃德善,臉上露出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他等待這一天已經(jīng)太久。
于問丹一脈,他自認在丹道造詣上,跟那些紅爐丹師不分伯仲。
且他更擅長言辭善辯,在往日宗門內(nèi),能在言辭上勝他的,幾乎寥寥無幾。
數(shù)日前,陳嘉樹聽說百花門邀請了問丹一脈主爐,又來到顧家邀請丹界一脈。
他就立刻覺察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