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前院燈火通明,一家人已經(jīng)用過晚膳,正坐在一處說話。
清貴侯端坐上首,手里拿著一卷詩稿,一邊看一邊連連頷首,對著侍立一旁的池宴行贊許不已。
“不錯,不錯,極有長進(jìn)。正所謂,三人行必有吾師,擇友而交,取長補(bǔ)短,大有裨益。”
沈夫人頗為驕傲地道:“宴行原本便天資聰穎,又向來潛心鉆研學(xué)問,心無旁騖,不會四處惹是生非,讓我們跟著費心?!?/p>
池宴行沉聲道:“孩兒多讀圣賢之書,懂孔孟之道,才能明白禮義廉恥,不會做出有辱門風(fēng),有損侯府顏面之事?!?/p>
母子二人綿里藏針,一唱一和地句句針對池宴清。
清貴侯有些掃興地合攏了書稿,吩咐沈夫人:“明兒命人給宴行撥銀千兩,作為籌備刻印之資。后面若是銀兩不足,只管開口。”
沈夫人歡喜得眉飛色舞:“多謝侯爺,如此一來,宴行作為詩社的創(chuàng)立之人,也顏面有光?!?/p>
侯夫人坐在一旁,氣得胸膛起伏,冷笑道:
“有道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學(xué)問讀到肚子里,不是死的,總要知行合一,否則便是斯文敗類,有什么用?”
沈夫人不急不惱地對池宴行道:“夫人教訓(xùn)得極是,對你嚴(yán)苛一些是為了你好。
宴行你可要銘記在心,務(wù)必要爭氣,將來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可萬萬不能像你大哥那般,左耳朵進(jìn),右耳朵出,一再惹你父親母親生氣?!?/p>
池宴行文雅有禮道:“孩兒多謝母親教誨,定然銘記在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p>
清貴侯正色對侯夫人訓(xùn)斥道:“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你若對待宴清也這般嚴(yán)加管教,他也不會因為太過于驕縱,四處惹禍了?!?/p>
侯夫人一拍桌子,站起身來:“你這是什么話,是不是覺得我偏心宴清,虧待了她們母子?宴清哪里不好了?”
清貴侯頓時不悅:“宴清闖的這個禍?zhǔn)逻€小嗎?我的老臉都要讓他丟盡了,見到朝中同僚都要躲著走。
而宴行開辦詩社,與幾位同窗好友鉆研學(xué)問,這是好事。你卻在一旁潑冷水,還怪我說你不成?”
沈夫人忙在一旁勸解:“侯爺您消消氣,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夫人她對宴行嚴(yán)格一些也是好事。宴行極懂事,不會辜負(fù)你們的期望?!?/p>
靜初在門外與池宴清聽了一個一清二楚。
難怪,沈夫人在侯府能如此得勢,相比較起侯夫人的直來直去,她的手腕可高明多了。
侯夫人正以一敵三,不敵池宴行母子,一眼瞧見池宴清夫婦二人,頓時眼前一亮,“噌”地站起身來。
“宴清,你終于回來了,案子查得怎么樣?”
對于一旁的靜初壓根視若無睹。
池宴清搖頭:“暫時還沒有頭緒?!?/p>
沈夫人笑著道:“世子也不要太過于憂心,有道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們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大不了,就真的娶了她楚一依,也算是得償所愿不是?相信少夫人她賢惠大度,不會與你慪氣?!?/p>
這是挑撥完了侯爺,又來挑撥自己跟池宴清來了。
靜初笑瞇瞇地道:“沈夫人此言差矣,娶了楚一依,豈不就相當(dāng)于向著世人坐實了宴世子的罪名?
宴清雖然不喜那些咬文嚼字的學(xué)問,但是為人之道,卻比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卻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強(qiáng)了不知多少倍。
斷然不會做出那種半夜爬墻,私相授受之事。更何況二弟心儀楚小姐已久,兄弟妻不可欺,宴清這點分寸還是有的?!?/p>
這話說得,池宴清通體舒爽,就連侯夫人都情不自禁地想給喝聲彩,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她也太敢說了。
沈夫人面色微赤,勉強(qiáng)擠出一抹笑:“我就是覺得,事已至此,大錯已經(jīng)鑄成,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倒是不如有些擔(dān)當(dāng)。是我考慮不周了?!?/p>
“沈夫人您不是考慮不周,而是言辭不周。責(zé)任是宴清的,那叫擔(dān)當(dāng),否則那叫窩囊。您說是不?”
靜初三言兩語,便激得沈夫人失態(tài)。
“是我多嘴了,我不過只是個如夫人而已,雖說也有頭有臉有地位,但終究不是正兒八經(jīng)的夫人,不該插言的。”
然后一臉哀怨地望了清貴侯一眼。
清貴侯面色微沉:“此事水落石出之前,的確言之尚早?!?/p>
然后立即改變話題,將手中詩集遞給池宴清:“這是你二弟詩社幾位同窗好友創(chuàng)作的手抄詩集,想要做個民間刻本印刷出書,你覺得如何?”
原來,適才清貴侯讓府上撥銀便是為此。
靜初可從未聽過池宴清吟詩作對,他能評判出什么來?
池宴清將詩集接在手里,詢問池宴行:“二弟什么時候創(chuàng)辦的詩社?為兄竟全然不知?!?/p>
池宴行文縐縐道:“都是幾位同窗抬舉,在前街一家茶館竹舍之內(nèi),尋了幽靜之所,作為大家吟詩作對,相互切磋之地,名為雅風(fēng)。我這幾天忙著籌備,暈頭轉(zhuǎn)向,忘了與大哥說?!?/p>
“難怪這幾日老是早出晚歸的,不見你身影?!?/p>
“是,詩社里面瑣事太多,又浸淫于大家的淵博文采,樂不思蜀,所以每天從早到晚都待在詩社里,壓根無暇他顧?!?/p>
池宴清眸光微閃,淡淡地“喔”了一聲,低頭瞄一眼手里詩集,大致翻看。遞還給池宴行:“為兄是個粗人,不敢點評圣人詞作?!?/p>
沈夫人掩飾著唇畔譏誚,又插嘴道:“的確,這里面可有不少咱長安赫赫有名的文人雅士的詞作,可謂字字珠璣,宴行都望塵莫及。
若能流傳后世,宴行作為組織者,可謂功在千秋。”
池宴清笑笑:“自己手抄了相互傳閱也就罷了,若是拿去刻本印刷,只怕是貽笑大方?!?/p>
池宴行一愣:“什么意思?”
“這里有些詩作乃是拆解堆砌的古人心血,胡亂拼湊,不知所云,有抄襲之嫌。
二弟飽讀詩書,學(xué)識淵博,竟然沒看出出處來嗎?用不用為兄幫你指點糾正?”
池宴行面色一紅,支支吾吾道:“大哥教訓(xùn)得極是。我也覺得不妥,不過其他好友都說偶爾借鑒,無傷大雅,所以不曾較真?!?/p>
話不投機(jī)半句多,一家人不歡而散。
靜初笑著調(diào)侃:“沒看出來,你還是文武雙全呢??磥砦沂怯醒鄄蛔R金鑲玉。”
池宴清“嘿嘿”一笑:“其實,適才我是詐他的。我最是怕這些裹腳布一樣又酸又臭又長的迂腐詩詞,不過走馬觀花掃了一眼。
但我知道池宴行一向虛偽自大,肯定不會承認(rèn)不及我,更不會虛心向我請教。不過……”
池宴清頓了頓:“你不覺得,池宴行適才有點此地?zé)o銀三百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