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麗很好奇。
“媽,為什么我們吃飯東家吃了西家吃,一直都在吃吃吃?”
看著本子上婆婆媽給自己寫這幾天的行程安排全是吃飯,鄭雅麗眼睛都直了。
臘月二十四,黃大憨家吃刨豬湯,其實也就是在黃家過年;臘月二十五,大姨家請團年酒;臘月二十六,通安村孫家吃飯;臘月二十七, 洛廠長家請她們?nèi)?;臘月二十八,大舅公家團年;臘月二十九小舅公家團年,臘月三十自己家團年……
吃飯吃飯還是吃飯!
而且每一天都換不同的人家吃飯。
鄭雅麗是真的看不明白。
“呵呵,農(nóng)村里過年就是這樣,請團年飯就是要把親戚朋友請來一起吃。”杜紅英寫道:“你多吃幾家會發(fā)現(xiàn):連菜都是大同小異的?!?/p>
???
“團年飯,桌上必定是有香腸臘肉的;豬兒粑是必備的;酥肉、魚、大公雞這些菜頓頓必備;余下的一些菜就是看各家掌勺的人自由發(fā)揮了?!?/p>
“輪流著吃,意思是我們家年三十團年也會請他們來?”
“聰明,這就是禮尚往來,這就是我們這兒的風俗?!?/p>
鄭雅麗……好好好,她這次算是來開眼界的!
黃家的刨豬湯,酸菜心肺粉腸湯,鄭雅麗可太喜歡吃了。
“酸兒辣女,看樣子小麗這一胎是男娃娃?!标惗非穆晫Χ偶t英說道:“你檢查過沒有,是不是男娃娃?”
“娘,您老也重男輕女了?”
杜紅英打趣她。
“沒有沒有,我就是想看看酸兒辣女應驗不應驗?!?/p>
“那可不好說,之前小麗害喜吐得厲害,還是我?guī)еソ稚铣粤艘淮味够埡笏筒煌铝?,之后天天都要吃豆花飯,蘸醬可是辣的呢,按您這種說法,那應該是女娃娃呀?”
“這樣啊,那還猜不準了,等生下來再看了?!?/p>
杜紅英就好笑,村里老太太們真的很閑,誰家媳婦大肚子了,她們就要顯擺自己的經(jīng)驗,猜是男是女,等瓜熟蒂落的時候就是開盲盒見證自己奇跡的時候了,哪怕屢試屢敗也樂此不疲。
又大約,這也是她們生活的一種樂趣。
吃了刨豬湯回家時,黃大憨還用密背篼給杜家裝了滿滿一背篼的東西。
“兩塊豬肉,一個豬肘子,半副豬板油,兩根豬腳桿?!秉S大憨媳婦對陳冬梅道:“嬸子,您家沒養(yǎng)豬,豬肉豬板油和豬腳桿留著自己吃,豬肘子讓杜醫(yī)生送老丈母;這些您們一定要帶回去,您要不帶走回頭我還得讓大憨哥送去?!?/p>
“那怎么行,你辛辛苦苦喂一條大肥豬,我們一家人都來吃了就好了,又吃又包的,像什么話?”
“嬸子,您別給我們客氣,現(xiàn)在我們?nèi)兆右埠眠^了,這頭豬邊口都是一百六十多,我們一家三口吃不了這么多,不僅您,我娘家也拿了的?!秉S大憨媳婦道:“要不是您們幫襯,我們的日子哪能好過?別的貴重禮物我們也送不起,豬是自己養(yǎng)的,不值錢,您們得拿著?!?/p>
“這怎么行?。俊?/p>
嗨,杜紅英看娘一直在那兒講理推辭,索性讓杜紅兵把密背篼背上回家。
多大一回事兒呀,等勤勤考上大學的時候封一個大大的約包就把這個人情還上了。
禮尚往來嘛,就這么簡單。
“你還真是不客氣?!?/p>
回家的路上冬梅娘哭笑不得:“一大家子都跑來吃,這會兒帶要帶這么多走,丟人不?”
“不丟人。”杜紅英道:“她是誠心誠意的送,咱就叫唄,回頭有機會再還禮就行了。您看她一直要送,您又一直不收,拉拉扯扯的搞得多尷尬呀?”
陳冬梅……我那不也是托辭是借口嗎?
總要說幾句客氣話的,要不然真不好意思拿呀?
拿回家的豬板油得熬上。
這活兒杜醫(yī)生就干了。
“來來來,吃油渣了?!?/p>
杜紅英卻是守著鍋邊的,她都好久沒聞到過這種香味了,特意在鍋里鏟了一小碗的油渣出來,撒上白糖端了出來放在桌上,招呼兒媳婦去吃。
鄭雅麗好奇的學著婆婆用手抓了一小塊放進嘴里,眼睛瞬間就亮了。
“好吃吧?”
杜紅英問。
鄭雅麗連忙點頭。
真香!比豬肉還香!
“我們小時候想吃點油渣都是奢侈的事兒?!倍偶t英在本子上寫道:“這個油渣要留著過年的時候加點蒜苗,剁點黑豆豉包豬兒粑用,正月間還要用來待客……”
寫著寫著,杜紅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自己也學了冬梅娘,喜歡和年輕人說過往,喜歡憶苦思甜!
好家伙,這就是老了的征兆啊!
“媽,還有呢?您給我多說說您小時候的故事,我喜歡聽?!?/p>
見杜紅英停筆了,鄭雅麗連忙問。
“哎,小時候的故事多著呢,都苦得很?!倍偶t英連忙一筆帶過:“說起來都很讓人傷心落淚的,不說了不說了。”
好吧,不得已,鄭雅麗只好收起了她的好奇心。
“姐,你今天聽八生隊的李隊長說沒有?”
“什么?”杜紅英都差點沒對上號,當年她的小學同學居然當了生產(chǎn)隊的隊長,在杜紅兵他們那一桌夸夸其談,聲音又大話又多,真是看不出來啊,那是上小學時還害羞靦腆的老同學。
“他說鎮(zhèn)上供銷社賣了,旁邊糖果廠的那幾個店子也要撤了?!?/p>
“撤?”杜紅英瞪大了眼睛,沒人通知她呢?
“應該是還沒找上你吧?!倍偶t兵笑道:“姐,您說您運氣多好啊,上哪兒買房哪兒就要拆遷?!?/p>
“呵呵,主要是我動手早,買的地段都是破舊不堪的,一旦有規(guī)劃就要拆了呀,這個也正常?!?/p>
能說這些都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嗎?
鎮(zhèn)上那幾個店鋪當初買的時候就是為了給高建成和邱瓊先一個落腳的地方。
正好房價又便宜,就索性幾間門面一并拿下了。
高安福去縣中讀書后,那幾間門面都出租出去了,租金也邱瓊先收的。
如果猜得不錯的話,那些人會找上邱瓊先,認為她才是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