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松發(fā)現(xiàn)老父親面色又開始綠,他忙換了話題:“阿父,這次您來就別回泗州了?!?/p>
莫父冷嗤:“你倒是變的快?!?/p>
莫松嘆氣:“阿父,下午我?guī)ヒ粋€地方您就會明白我的選擇有多正確了?!?/p>
莫松說的地方正是戈鳳附近三個村中的耕地,如今被命名為豐收農田區(qū)。
莫父不可置信的看著沉甸甸的稻穗:“這,這是稻子?”
莫松點頭,他小心翼翼摘下一粒已泛黃的稻子,把谷麩去掉,露出里面飽滿的大米。
“您看,是大米,這一整片全是,據(jù)說畝產(chǎn)能達一千五百斤左右?!?/p>
說著他的面色漲的通紅,他出生在富貴之家,沒餓過肚子,但他知道,糧食是國之根本。
有如此糧種,必能讓士兵,讓百姓吃飽飯,能養(yǎng)活更多的人。
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國主都沒能做到的事,而瑾陽公主做到了!
莫父抖著手接過那粒米,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沒完全成熟沒晾曬的米并不算硬,只是他年齡大了,牙不好,努力嚼了一會才把米嚼碎,一股大米獨特的香氣溢出,讓口腔有些發(fā)酸。
“你們干什么?”一聲呵斥打斷他的思緒。
莫父抬頭看去,就見一群拿著鋤頭的農人急匆匆跑過來。
莫松忙擋在老父親前面,解釋:“我們是戈鳳的居民,聽說這里糧食豐產(chǎn),所以過來看看?!?/p>
說著他把一份官府批的條子遞過去。
由于豐收農田區(qū)太出名了,很多人都慕名而來,考慮到諸多問題,洛傾辭就把這里改為半封閉管理。
反正豐收農田區(qū)周圍有箭樓,能阻攔審核進出里面人。
所以除本就住在里面的三個村子的人,以及農田工作人員,其他人想要進入豐收農田區(qū),必須要到官府報備并得到審批才行。
帶頭的老農接過條子,低頭看起來。
他正是當初跟著慕寧從泗州逃荒來的馬豐,現(xiàn)在做了戶頭,負責這一片區(qū)域的稻田。
如今正是快要收獲的季節(jié),看到有人在這邊停留了那么久,擔心有人偷糧這才匆匆過來。
他也是掃盲過的,認的上面的字。
看了一會確定沒有問題,他把條子遞回去后提醒:“不要離我們稻田太近,以免不小心壓傷了稻子。”
要他說官府就一不應該放人進來,這樣天賜的糧食讓人看多一眼,他都覺得是對這些天賜糧食的不敬。
真的,他活了這么久,到了這個年齡,從未見過如此高產(chǎn)的糧食。
作為一個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人,他看著這些糧食經(jīng)常心慌慌,既期盼又惶恐。
常常晚上睡不著覺,提著燈在稻田中行走,就怕這些農作物出了問題。
因為這事還驚動了幾次巡夜的士兵,但他還是改變不了,控不住自已的腳,恨不得每時每刻看著這些農作物,確保它們的安全他才安心。
莫父不在意他的態(tài)度,笑著問:“你們是這里的農人,這是你的田?”
馬豐擺手:“我們是這的農人,田是主公的,我們給主公干活哩。”
說著他挺了挺胸膛,以前見到這些非富即貴的人,他甚至不敢抬頭,而今他卻敢大聲說話。
他的一雙兒女進了軍部,妥妥的軍人家庭。
而他也做了戶頭,有底氣的很。
莫父看他不卑不亢的樣子,不由好奇:“你們農人給公主種地,是給租子嗎?”
馬豐笑道:“自然不是,我們領工錢,上面偶爾還有些補貼,比如過年過節(jié)什么的會派些米糧?!?/p>
說著他感慨道:“老頭子我活了那么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好的主公,這么好的官府?!?/p>
“想當初我們逃荒到泗州,感染了疫病,唉!”
一聲嘆息,道盡人間苦楚和絕望。
莫父立刻就想到去年玖安城外的瘟疫:“你們可是在去年到了玖安城外?”
馬豐一愣:“你怎么知道?”
莫父感慨:“緣分,我們正是從泗州玖安來的。”
馬豐警惕起來:“你們從玖安來?”
他對大皇子沒一點好印象。
莫父爽朗笑了兩聲:“對,來了就不準備回去了?!?/p>
馬豐這才放下心來,深有感觸道:“對對,豐州好,不回去好?!?/p>
是他過于小心了,官府既然批了這些人進來,就說明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莫父笑著點頭:“你們如今過的如何?”
說起這個,馬豐臉上露出笑:“好?!?/p>
他指向遠處的青磚瓦房:“那是我家,剛買不久,錢不夠官府就跟貸了錢。”
“我家中幾人在上工,兒女在軍部,每個月也有軍餉,一家人勁往一處使不用幾年就能把錢都還了?!?/p>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莫松父子看了過去,遠處是整整齊齊,一排排的青磚小院。
馬豐指的是正對著這邊的一套。
就在這時有一只雞飛上墻頭,院中一老婦拿著掃帚就把雞扇回院中。
馬豐笑笑:“現(xiàn)在稻子快成熟了,家里養(yǎng)的雞不能放出來,要吃稻子,等回去我就把雞的羽毛再剪一剪。”
這滿滿人間氣息的生活,完全顛覆莫松對農人的印象。
他張了張嘴,片刻后才問:“這院子是公主建了賣給你們的?”
馬豐點頭:“正是,我家是軍人家庭,有很多優(yōu)惠政策,買這個房子便宜了不少。”
說著他感慨道:“以前我怎么也沒想到,我們這樣的農人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莫父指向更遠處的一處大院子:“那是誰的院子,怎么那么大?”
那處院子的院門很大,門口還有守門的,門匾上有字,只是距離太遠,看不清楚。
馬豐解釋:“那是書院,我孫子孫女都在那上學呢,距離近,中午都是回家吃飯的。”
莫父目瞪口呆:“你們村里還有書院?”
馬豐懷疑的看向他:“你不知豐州全民都要掃盲嗎?我這樣的老農都要讀書,何況孩子?”
“不但我們這里,其他的村子一樣有書院,家里有適齡孩子都要去上學,不然以后找不到工做……”
莫松父子聽著老農說著他的生活,和對未來的打算,看著他神情自若,毫無以前見到的農人的卑微怯弱,兩人都沉默下來。
回去的路上,莫父問:“你是準備在豐州做官?”
今天給他的觸動確實挺大的,讓他有些沒緩過神來。
莫松點頭:“是,不過我現(xiàn)在正在學習簡體字,學好后再去自薦,到時候看主公怎么安排。”
莫父冷嗤:“主公倒是叫的快,人家還不一定要你?!?/p>
本就就有些底氣不足的莫松中了一箭:“……我雖然才疏學淺,但在豐州謀一官職應是不難?!?/p>
莫父又是良久的沉默,看著碩果累累的農作物,低喃。
“全民讀書認字,那我們這些官家,還有那些世家子就完全沒了優(yōu)勢,再沒了世襲壟斷,以后的天下……”
“就是百姓的天下?!蹦山舆^他的話,聲音惆悵:“我們也罷,世家子也罷,都要競爭?!?/p>
“這里的夫子說了,這叫良性競爭。”他看向父親:“但是,我們有底蘊,我們已經(jīng)走在前頭了,我是無懼的?!?/p>
莫父依然看著外面,眼里卻漸漸染上笑意,這個兒子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他正要說話,遠遠就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好一會他才回憶起來,忙喊停馬車。
“慕老,是您嗎?”他從馬車下來,看向正在大樹下乘涼的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