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們先洗煤,按我說的要求去做,建窯的事你們別管了,我讓磚窯那邊派人過來?!?/p>
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煉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最主要的是溫度控制,而這個時代可沒溫度計,包括磚窯那邊,溫度基本都靠磚窯師傅的經(jīng)驗。
好在磚窯那邊已經(jīng)做熟悉了,也培養(yǎng)了幾個燒窯師傅出來,調兩個人到這邊負責煉焦問題不大。
忙碌的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到了11月,戈鳳迎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何黎。
看著那長長的貨物,姜瑾很高興:“何掌柜,好久不見。”
何黎內心暗暗驚訝,不到兩個月時間,戈鳳竟然完全大變樣,街上到處可見活動的百姓。
低矮破損的房屋更是消失不見,換成一排排的磚瓦房,干凈又氣派,看著竟比他曾經(jīng)去過的定陽還要壯觀。
他態(tài)度更為恭敬:“女郎,好久不見?!?/p>
姜瑾笑彎了眉:“何掌柜的這次帶了什么貨物?”
“哈哈,就帶了些糧食和鹽過來,不知女郎收否?”
姜瑾笑容更甚:“自然,有多少我們收多少。”
兩人正說著話,董斯就過來了,他帶著人和何黎的人一起清點貨物。
“何掌柜一會可到我們的戈鳳客棧入住,新店開業(yè)給你打八八折?!?/p>
說起來也是幸運,工業(yè)區(qū)和兵器坊建好后才開始建商業(yè)區(qū),剛好在前兩天建設完成,現(xiàn)在建筑工們正在趕兵營的進程,希望能在下雪之前完工。
何黎不太懂八八折是什么,不過意思大概明白了,忙道謝:“那何某就卻之不恭了。”
一路風餐露宿,緊趕慢趕確實挺累的,畢竟他想趕回去過年。
戈鳳既然有客棧,那他這次準備在住一晚再回去。
何黎這次帶了1200石的糧食,還有5車的鹽,這個時候鹽價格非常高,可以說重頭都在鹽這里了。
后面具體的價格談判姜瑾直接交給董斯,她跟何黎打了聲招呼就回了縣衙。
董斯這邊很快就談好價格,他讓人把貨品運回縣衙的庫房,自己則是帶著何黎去了戈鳳客棧。
戈鳳客棧就建在雜貨鋪旁邊,建筑挺大的,有一個炕可睡10人的大通鋪,有睡5人的小通鋪,還有套間。
最好是自然是獨立小院子,不過不多就兩套,畢竟戈鳳城不大。
做成一筆大買賣的何黎定了一個小院子,車奴和護衛(wèi)定的是大小通鋪,人多,一下就把客棧住滿了。
董斯笑的合不攏嘴,這可是客棧的第一單生意,話說店博士還是他從縣衙拉來的臨時幫傭。
能有什么辦法,戈鳳目前根本就沒外人來,客棧自然就沒人住,要什么店博士。
等明天何黎離開,這客棧繼續(xù)歇業(yè)。
何黎看著炕,很是好奇:“這是?”
董斯細細給他介紹:“這叫火炕,有些連通廚房,有些單獨設有灶,到冬天時燒上灶,非常暖和?!?/p>
何黎大為驚嘆:“沒想到你們戈鳳竟有如此好物,善,大善呀?!?/p>
董斯高深莫測:“那是自然,這可是我們主公設計做出來的,不單如此,我們還有火墻?!?/p>
兩人正說著話,就見一個店博士托著一個奇奇怪怪的東西進來,身后跟著一個拿著陶罐的店博士。
董斯解釋:“這是我們這的新物件,蜂窩煤爐,可燒水可煮食,很是方便?!?/p>
何黎睜大了眼睛:“蜂窩煤爐?這,這又是何物?”
董斯神秘一笑:“就是黑丹,不過我們的黑丹不是普通的黑丹,哈哈,我們蜂窩煤可好用了,兩塊就能燒很久?!?/p>
看著幾乎沒什么煙冒出的小爐子,何黎上前把還沒有熱起來的陶罐拿起,看著下面的蜂窩煤:“這?這是黑丹所制”
何黎也算是走南闖北了很多地方,自認見識不凡,今天卻是覺得大開眼界,對著爐子看了良久,才道:“妙,太妙了?!?/p>
他把陶罐放了上去,對著董斯道:“讓你見笑了,不知這種爐賣否?”
董斯搖頭:“這個我們也才剛剛產(chǎn)出,數(shù)量不多,我們自己都不夠用,所以目前只供我們城中百姓,再說了,你買了爐子沒蜂窩煤也不好燒?!?/p>
何黎問:“燒木炭是否可行?”
“可行是可行,不過沒這個耐燒?!?/p>
何黎也明白戈鳳大概是怕這種技藝被人學去,他不再說這個話題,而是道:“不知可否帶何某去城內走走?”
董斯對于何黎這個大客戶還是很優(yōu)待的,帶著人就在城內轉了起來。
姜瑾不知何黎的各種驚嘆,她正在打鐵坊,拿著新鮮出爐的一大一小兩個鐵鍋。
打鐵坊和兵器坊雖然分開區(qū)域,但都在兵工區(qū)。
姜瑾看著鐵鍋,雖然還差點意思,但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jīng)做的非常好了,她點頭:“你們做的不錯,可以量產(chǎn)了?!?/p>
孫易水大喜:“好?!?/p>
姜瑾本來是想讓孫易水在兵器坊的,畢竟戈鳳原有的工匠沒自己買的人用的放心。
不過云慈把兵器坊攬過去后,姜瑾就讓孫易水做了打鐵坊的負責人,主要煉制鐵鍋鐵爐和打造各類農具。
當然了,打鐵坊一樣歸云慈管,畢竟鐵制品在那個時代都是管制品,何況打鐵坊的不少鐵器也用了姜瑾給的鍛造技術,云慈不放心。
姜瑾交代:“成本盡快核算出來,到時候拿到雜貨鋪上賣?!?/p>
她有鐵礦,鐵制品自然就不用太摳搜了。
孫易水忙點頭:“好的?!?/p>
“不銹鋼的燒水壺還是鑄不出來嗎?”姜瑾問。
孫易水面有愧色:“實在慚愧,還沒能鑄造出來?!?/p>
姜瑾也知道新的鍛造技術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多嘗試,對了,農具方面也要盡快多做些出來,開春就要用?!?/p>
農耕方面除了要打造鋤頭,鐮刀,砍柴刀等常用農具外,姜瑾還拿了兩款爬犁樣式和打谷機的圖紙出來。
姜瑾離開時直接拿走了小鐵鍋,晚上她終于吃上了炒菜。
蹭飯的妘承宣更是吃的肚子滾圓,癱在椅子上:“姑姑,這就是炒菜呀,太好吃了,我明天還要吃?!?/p>
翌日清晨,何黎求見。
姜瑾以為他是來告別的,沒有想到他竟提出一個她意想不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