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金節(jié)臨近,京城里的滿人氛圍明顯濃烈起來。*i^a
*l,a,i.s,k/.?c.o?m¢
但對姜瑤這樣的漢人來說,感觸并不深。
在她看來,這就是個少數(shù)民族的狂歡日。
只是,在這個時代,這個民族成了這個國家的主導,他們定的各項規(guī)矩還有任何活動都能影響到普通百姓。
雍親王府這些時日也是熱鬧的。
就是她偏遠的靜心齋都被布置了一番,屋子看著都喜慶不少,可見滿人對這個節(jié)日的重視。
在清遠鎮(zhèn)時,頒金節(jié)無非就是鎮(zhèn)上的滿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聽戲、跑馬、打獵,熱鬧是熱鬧,但遠沒到這般需要嚴陣以待的地步。
不過,那些熱鬧,和當時普通老百姓的他們關系并不大。
普通百姓一年到頭為生計奔波,能安心歇幾天吃頓好的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才會歇一歇,哪像滿人還有這些皇親貴胄,過節(jié)搞出繁復的流程和盛大的宴會。
不過,對于姜瑤來說,每年這個時候,是她小金庫進賬最多的時候。
來找她預定野物的人,都能排起隊來。
這段時間,她基本不回家,就在上山打獵上山住,每天的獵物送到靠山村,他爹姜翠山去接回。
今天忽然這樣閑下來,她還有些不習慣!
不過,看雍親王府嚴陣以待的架勢,皇宮肯定更加隆重。
她不清楚紫禁城里辦頒金節(jié)是怎樣的光景,便問了嚴嬤嬤。
嚴嬤嬤仔細回稟:
“格格,宮里規(guī)矩大。
咱們王府里,有資格進宮赴宴的,只有王爺、福晉、李側福晉,以及府里大格格和三位小阿哥。”
說完這話,嚴嬤嬤看姜瑤無所謂的表情,心里一緊,話鋒一轉,聲音帶著勸解:
“格格,這次不比南苑,宮禁森嚴,身份核查極嚴,您……”
嚴嬤嬤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您就算有通天本事能溜進去,但王爺和福晉若不幫著打掩護,加上您之前鬧出的動靜,一旦被發(fā)現(xiàn),沒事也能變有事,實在沒必要冒險。`咸′魚^看+書/罔¢ ¢追*蕞*新-章,踕?
姜瑤點點頭,看嚴嬤嬤小心翼翼的神情,就知道她想什么,笑道:“嬤嬤放心,這次我不去!”
她本來也沒想進去。
弘晙是胤禛的兒子,以后這種場合多了去了,她不可能次次都跟著護著。
有些路,必須得他自己去走。
況且,進宮赴宴而已,大概率沒有生命危險,最多就是被些勢利眼或看他不順眼的人陰陽怪氣幾句。
但這些對于她那個神經(jīng)比水管還粗的弘晙來說,估計跟耳邊風差不多,左耳進右耳出,壓根不往心里去。
說不定還以為別人夸他呢!
不過,知己知彼總沒錯。
眼下,正好有三個現(xiàn)成的小向導。
弘晟、弘昇,還有后來加入的弘暄,這幾個小子起初只是為了學“武功”才天天往靜心齋跑。
知道了姜瑤的真實身份后,心里其實別扭過一陣子。
但相處下來,聽弘晙吹噓他額娘在清遠鎮(zhèn)的豐功偉績,還有他的瀟灑生活,以及他帶著小弟做過什么事。
把三個沒玩過,經(jīng)歷過的小阿哥給饞得不行,再加上親眼見到姜瑤耍了一套紅纓槍后,那英姿颯爽、與南苑救人的身影逐漸重合時,那點別扭早就被崇拜取代了。
姜瑤在他們心里,不再是“四叔后院的格格”,而是講義氣、有本事、不拘小節(jié)的——“耀哥”!
一聽姜瑤問起,他們每年頒金節(jié),在皇宮的流程時,三個小家伙立刻挺起小胸脯,七嘴八舌、爭先恐后說起來。
他們也要讓弘晙羨慕羨慕才行。
“小四嬸放心!
進宮后我們肯定照顧好晙弟弟,帶著他一起玩!”
“對對對!
早上進去,我們先跟著額娘去后宮給皇瑪嬤請安!”
“皇嬤嬤會給我們好吃的!”
“等皇瑪法帶著阿瑪還有宗親、王公大臣他們祭拜完了,大家才會一起去宴廳那邊!”
“宴廳可大了!
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還有表演!
打拳、布庫,還有文人念酸詩!”
“晚上還有晚宴,更熱鬧,有煙花看!”
三個小家伙把自己知道的、經(jīng)歷過的,像倒豆子一樣全說了出來。?j!i.n-g?w+u\x¢s-.^c′o′m/
嚴嬤嬤在一旁補充了一些禁忌,比如在那些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亂指亂摸、不能跑跳沖撞等等。
姜瑤聽完,心里頓時踏實了大半。
哦,鬧了半天,就是換個更高級、規(guī)矩更多的地方吃喝玩樂看表演唄?
本質上跟現(xiàn)代窮人家過年就在家吃頓好的,富人家則要搞派對、請明星表演一樣,都是豐富娛樂項目。
她摸著弘晙的小腦袋叮囑:“聽見沒?
進去后就跟著你嫡額娘,少說話,多吃飯,多看表演。
別人不招惹你,你就乖乖的;
總之,吃飽喝足,平平安安回來就行。”
弘晙似懂非懂地點頭:“嗯!跟著嫡額娘,吃飯,看戲,回家!”
......
弘晙才剛回府沒多久!
規(guī)矩學得半生不熟,性子更是跳脫純真,胤禛擔本想著這次以他尚未學好規(guī)矩為由,替他向宮里告假
沒想到皇阿瑪竟主動提及,語氣中還帶著一絲對這個小孫子的好奇,讓他別找理由,把人帶進宮去。
胤禛只能領旨謝恩。
于是,進宮前幾日,胤禛每日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將弘晙和弘時叫到跟前,教導他們進宮后的注意事項。
弘時前兩年年紀小,也沒正式參加過頒金節(jié)盛宴,有些緊張。
弘晙則是一臉懵懂。
胤禛主要是教導他們見到皇上如何叩拜、如何回話,言行舉止要守規(guī)矩,不可失儀。
弘晙歪著小腦袋聽完,眨巴著大眼睛,不解地問:“阿瑪,進宮……很危險嗎?”
胤禛被問得一愣,沉默了片刻才道:“為何這么問?”
弘晙老老實實地回答:“因為額娘也讓我進宮要乖乖聽嫡額娘的話,不要亂跑,不要闖禍,跟著去吃吃喝喝就可以回來了。”
胤禛:“……”
聽前半句,嗯,姜氏還算知事,懂得叮囑孩子守規(guī)矩。
可這后半句……“吃吃喝喝就回來了”?這叫什么話!
把皇宮大內(nèi)、國朝盛典當成什么了?
街邊飯館嗎?!
他臉色不由得沉了沉。
弘晙沒察覺阿瑪?shù)牟粣?,又接著拋出靈魂疑問:“阿瑪,皇宮不是爺爺奶奶家嗎?
為什么去爺爺奶奶家,這也不許,那也不許的呀?”
小孩子的心思很簡單,皇瑪法是爺爺,皇瑪嬤是奶奶,去爺爺奶奶家不是應該很輕松自在嗎?
胤禛看著弘晙天真無邪的眼睛,一時竟有些語塞。
他沉吟了許久,才用盡量淺顯的語言解釋道:“弘晙,你要記住?;尸敺ㄊ紫仁翘熳?,是一國之君,萬民之主,然后才是你的爺爺。
皇宮首先是朝堂重地,象征著皇權威嚴,然后才是……家。
所以,在那里,規(guī)矩是最重要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
弘晙聽得云里霧里,“天子”、“皇權”這些詞對他來說太抽象了。
他對皇上、皇權還沒有概念,姜瑤之前從來沒有和他說過這些。
他小眉頭皺著,努力理解了半天,最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哦……就是要乖乖的,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樣,對吧?”
胤禛看著弘晙那依舊懵懂的神情,知道剛才那番話,對于一個從小生活在鄉(xiāng)下的孩子來說還是太早了!
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摸了摸他的頭:“對,要乖乖的,記住阿瑪和額娘的話就好。”
他心里卻忍不住再次嘀咕起那個遠在靜心齋的姜瑤!
有些不滿!
瞧瞧她教的都是什么!
吃吃喝喝!
真是……豈有此理!
然而,莫名的,又覺得她那套說法雖然粗鄙,卻似乎……更貼合小孩子的理解方式?
胤禛甩開這莫名的念頭,繼續(xù)板著臉,轉頭看向一直安安靜靜低著頭看地板的弘時,“弘時,你有什么不懂的嗎?”
弘時,身子一顫,頭低得更低了,小手揪著衣擺,聲音微小,結結巴巴道:“阿瑪.....弘時....沒....”
胤禛看著弘時這副唯唯諾諾的模樣,心中一陣惱火。
這孩子平日里讀書不上進,為人又膽小怯懦,一每次在他面前都畏畏縮縮的。
“弘時,抬起頭來!”
胤禛厲聲道,“進宮之后,言行舉止更要謹慎,切不可丟了雍親王府的臉面?!?
弘時被嚇得一哆嗦,緩緩抬起頭,眼眶里滿是慌亂與緊張。
這段時間,胤禛親自教導二人,每天也考教二人功課。
弘時感覺自己什么都記不住,每天都要被阿瑪責罵,導致他越來越怕胤禛。
“阿瑪,兒子記住了?!?
他聲音顫抖地說道。
胤禛看著他這副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弘時才是那個從鄉(xiāng)下接回來的。
這時,弘晙突然拉了拉胤禛的袖子,說道:“阿瑪放心,我會照顧好弘時弟弟的。”
胤禛微微一怔,隨即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摸了摸弘晙的頭,說了聲“好”。
弘時偷偷看了一眼弘晙,眼中閃過感激,心想著明天要給自家老大帶更多的糕點。
弘晙回了個小意思的眼神,誰叫你是我小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