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喬遷之喜過后,很快便到了五丫再次出嫁的日子。\s.h′u?q·u?n′d_n¢s..^c,o·m-
大柱提前了三日去五仙庵將五丫接了回來。
因為按禮數(shù)來說,已經是三嫁了,不宜大肆宴請,因此五丫的婚宴雖然非常風光奢華,卻沒大張旗鼓的大宴賓客。
只是邀請了自家族里的族人和親近的親戚們,擺了二十來桌。
四丫沒見過什么大世面,思想十分傳統(tǒng),有些不能接受一個女子三婚,但是五丫又是自己親妹妹,糾結一番后,也只能衷心祝福她了。
大丫也祝福了五丫,還親自給五丫上了最后一支釵環(huán),但是同時又面色嚴峻的勸告了五丫幾句,“五丫,這個妹夫是見過大世面的,我看人還不錯,心胸也寬廣,并沒那些愚昧刻板的想法,你好生珍惜,可別再折騰了,忘掉那些有的沒的想法,知道嗎?”
這是指的之前五丫單相思的事情。
五丫含淚點點頭,握了握兩個姐姐的手,又看向親娘徐氏,“對不住,我讓你們操心了,你們放心,以后我會好好過日子的。”
“哎,這就對了”,徐氏抱了抱女兒,希望五丫這次真的是改好了,隨后起身道:“走吧,吉時也到了?!?/p>
張平安將人背出去送入花轎,隨后敲打了幾句這位新任五姐夫以后,便揮揮手讓隊伍回鎮(zhèn)上了。?*天/禧|\小·=說§@網$ ,;追-\最?新%章?-節(jié)§#3
許恪璋還是那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穿著大紅色新郎服,襯得臉上多了幾分喜氣,氣質溫和寬厚,淺笑著給張家眾人一一行禮后才跨上駿馬,帶上敲敲打打的迎親隊伍離去。
目送著遠去的迎親隊伍,徐氏松了口氣。
不管怎么說,以后有女婿管著,五丫的事家里也能少操些心了,總算解決了一樁心病。
雖然三嫁的名聲很不好,可是如今大家都指望沾張家的光,大家自然都是撿好聽的說。
宴席進行的很順利,到黃昏時分吃完晚飯過后,眾人便一一告辭離開了。
回來這么久,如今剩下的最后一件還沒辦的大事就是關于族田和族學的事情了。
任何事情,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尤其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時候,更是要有據(jù)可依有規(guī)則約束,才能讓人服眾。
否則最后好事也可能會變成壞事。
張家這邊還吃力不討好。
 因此,張平安和大家提前商議過后,便抽空召集了族老和村長,以及各家各戶的男丁們到祠堂議事。??小¤÷說a_~C$)M¢=_S?¨ ?&更?1新
先是鄭重嚴肅的給祖宗們上了香,告知族規(guī)修改之事,以表敬畏,道:“今日列祖列宗在上,子孫張平安暨合族里宗親,謹以香燭醴酒,昭告于祠堂,商議族規(guī)修改之事?!?/p>
然后才轉身面對族里眾人,長身玉立的站在眾人前面,高聲解釋道:“竊惟祖宗立法,原為垂教后世,匡正人心,然世易時移,法久弊生,昔日之良規(guī),或成今日之桎梏,稍顯簡陋,今逢盛世之際,風土人情已非往昔,族中情況也非往日可比,為使我族昌盛綿延,子孫安居樂業(yè),不得不因時制宜,修改舊章,尤其要將族田收益支出、族學進學獎懲之規(guī)矩訂于事前,前幾日經闔族耆老和村長、里長們共議,反復斟酌,現(xiàn)已經擬好新的族規(guī),還請各位族人祥知?!?/p>
話語字字清晰、擲地有聲。
說完便讓二河堂哥將提前擬好的新的族規(guī)念給眾人聽。
族老們和村長已經提前知道,并不意外,等其他男丁們竊竊私語一陣后,村長看大家消化的差不多了,才出來安撫眾人,大聲道:“大家都靜靜,靜靜!”
等眾人安靜下來后,村長唾沫橫飛的繼續(xù)道:“現(xiàn)在咱們村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說是方圓百里第一村也不為過,往來車馬不斷,風光無限!哪家族里有出過這么體面的人物的,只有咱們張家村有啊,現(xiàn)在族里族田有了,新的氣派的族學也有了,夫子也請了,咱們是真不比城里人差什么了,這一切來的不容易??!”
說到最后一句時,村長還擠了兩顆眼淚出來,更顯得真情流露。
族人們不由得感同身受,唏噓不已,跟著附和。
“剛才新的族規(guī)大家伙兒也聽到了,只要子孫后代們出息,咱們族里就會使勁兒供,這是族里族老們和大伯家都達成的一致意見,而且生女兒也不怕,女兒一樣有補貼,今日咱們這是祠堂議事,不是搞一言堂,大家伙都是張家族里的一份子,要有意見的也趁早說出來,可以商量!”村長抬了抬手最后說道。
這是全村沾光的大好事,沒人有意見,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可,還有些激動。
這些買來的族田里還有些晚熟的莊稼沒收,等今年過年時大家可就都能多分上一份糧食了,相當于白得的,多好!
族老們和村長對大家的表現(xiàn)很滿意,“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所有人都在最后一頁按上手印,這以后就是咱們張家一族新的族規(guī)了,但是丑話說在前頭,窩瓜沒有兩頭甜,別光看到獎勵的,還有那犯了事要懲戒的呢,若有人犯了族規(guī),就別怪族里無情,依法處置了,打殺了都是有可能的,族里絕不允許有人給平安拖后腿!”
族老年紀大了,這話說的卻殺氣凜然。
立馬有知事的附和道:“飲水思源,只有大河里有水了,咱們這些小河里才能有水,誰要是拖后腿了,我大牛第一個不放過對方的!”
“對對,我也是!”
“我也是!”
“不光是你們,還有家里的娘們兒,都得常常多聆聽祖訓和族規(guī),這樣才不會犯錯誤”!
“知道哩,村長!”有人道。
隨后大家一一上前按下手印,族老又恭敬地將新的祖訓布帛放到祖宗牌位前。
祠堂翻修擴建后,現(xiàn)在祖宗牌位擺的比從前高了一倍不止,祭品也很豐盛,配上族老恭敬的動作,頓時顯得這份布帛神圣不易。
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張平安就要在族中選些能干得力的人散在府衙、縣衙以及鄉(xiāng)里,只有這樣,張家這棵大樹才是有枝有葉的。
不然以后不能說族里丟個人都要找他幫忙吧。
大柱二柱等幾個堂哥肯定是排在第一位。
通過這些時日的觀察,二姨家兩個表哥也不錯,老大穩(wěn)重聰明可以進衙門,老二機靈可以做點生意,兩條腿走路才穩(wěn)當。
當然,這些還得細細斟酌一步步安排好才行。
不知不覺,馬上就要到了張平安上京赴任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