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地。我爹說:“這一家送得快?!?
我點點頭,說道:“我先送你回機關大門吧?!?
我爹搖頭:“我沿著這條街,在前面紅綠燈轉到左拐,再一直往北,就到了大門口?!?
他說得清清楚楚,我把鑰匙取下交給他。叮嚀道:
“萬一找不到,伸手攔輛的士?!?
“要花那冤枉錢干嘛,萬一走錯,問一下別人就行了,何況我一直記著路線,你快點去?!?
說罷,他轉身就走。
這點,我相信。我爹讀了書,獨自去省城都沒丟過。
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不斷變小,我才跨上單車向學府路奔去。
一中查得嚴一點,門衛(wèi)問:“你找誰?”
“聞先知?!?
想到他知名度很大,門衛(wèi)點頭哈腰,問道:“你知道地方吧?”
“5棟三樓?!?
“對對對,他不在家,你就喊劉校長開門?!?
原來他妻子是校長?
不過,我馬上否決了,絕對不是校長,我看過很多的材料,校長叫衛(wèi)家輝。她應該是副校長級別的管理人員。
我騎著車,一會兒就到了5棟,支好單車,提著兩籃禮物走進去,發(fā)現沒有電梯。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到了301,我放下兩個籃子,按了門鈴。
門開了,出來一個中年女人,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聞科長老婆,好像客廳還有很多人。
她望著我。
我立馬說:“我叫郝曉東,聞科長手下的新兵?!?
女人笑道:“哦,知道,快進來?!?
我提進兩個籃子,徑直走了進去。
我的個媽呀,客廳里一桌麻將客人。不僅有四個打的,還有兩個觀戰(zhàn)的。
女人喊道:“先知,你辦公室曉東來了。”
不用說,這位開門的就是劉校長了。
客廳里一桌麻友,包括看麻將的圍友,齊刷刷地看著我。
我大大方方地說:“劉校長,送兩個我爹編的竹籃給你。”
她坐下,手握一張麻將牌,回頭看我一眼,說:“放到廚房就行?!?
大概是學生家長送禮送多了,她毫無一點違和感。其他人也不再看我,催她:“要不要嘛。”
這時,聞科長從書房里走出來,看見我提著兩個籃子。手一指,示意我放進廚房。
等我出來,他又一指,示意我進書房。
進了書房掃一眼,我就知道這是真正的讀書人。
凡是書架上的書籍碼得整整齊齊,大多是新書,有一些用漂亮的外殼套著,百分之九十是裝點門面。
凡是書架上的書,新舊不一,書桌上到處是書,甚至墻邊還碼起一摞摞舊書,百分之百是個真正的讀書人。
我四處打量,發(fā)現聞科長沒有進來。一時不知是站還是坐。
一會兒,他端著一杯茶進來,把房門一關,指著沙發(fā)對我說:“坐嘛。”
我坐下,他把茶杯放在茶幾上,自己坐到對面的單人沙發(fā)上。
出門觀天色,進屋觀眼色。我知道聞科長的家庭地位不高。
老婆推麻將,三個陪的,兩個助理。老公呢,一個人坐書房,來了客人,自己泡茶。
明顯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劉校長收入高,聞科長拿死工資。
我先喝了一口茶,笑道:
“本來今天要回去,但我爹要到市里親戚家來喝生日酒,我準備和他明天再回去?!?
他點點頭。
“我爹就帶了點雞魚肉來,都是自己家里的。這個不算什么。主要是編的籃子好看,我要他帶兩個來送給你。”
聞科長才插話:“你爹讀了多少書?”
“小學畢業(yè)?!?
聽完,他竟然出去了,一會兒,拎著一個空花籃進來,左看右看,看了好一陣才放下。
他把窗戶打開,點一支煙,吸了一口,說道:“你爹編了多少年花籃?”
“幾十年了吧,反正我懂事時,他就手藝很好了?!?
聞科長點點頭,問道:“你學什么的?”
我懵了,他應該知道,但還是笑著回答:“管理學?!?
他搖搖頭:“家里的事沒管好啊?!?
我羞澀地笑了一下。
“圖案是織上去的,做工如此精細,花鳥栩栩如生。四水市有這樣的人嗎?推而廣之,我們秦江省有這樣的人嗎?”
我也不知道這方面的情況,不敢回答。
“你知道我是個什么人嗎?”
我更不敢亂答。
“我是省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這個頭銜嚇了我一跳。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聞科長在工藝方面還有造詣?
我真是孤陋寡聞,就算科室的人不介紹,陳姐對聞科長有好感, 也沒有提及過半句。
聞科長一雙金睛火眼,看穿了我的內心,解釋道:
“任何一個協會都由三部分人組成。
一類文藝部門的負責人或者工作人員,這叫美術工作組織者。
一類是達到一定水準的專家,叫美術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等等。
還有一類就是評論家。有欣賞美、鑒別的專長。”
,!
聽完,我立馬懂了,說道:“科長是工藝美術方面的鑒別家,評論家?!?
他微微點頭。然后才仔細評價起我爹的竹籃。
“這個是用半老竹片編織而成。
竹子太老,易斷,竹子太嫩,也易斷。只有中年竹子才有韌性。
這跟人的生命期是一樣。少年力不足,老年力衰竭。三十正當年,這是用竹。
其次是破篾,厚了不行,難以彎曲,編不出精細花樣。薄了也不行,缺少韌性。不薄不厚要在十年以上功夫……”
聞科長談起這竹編,真是滔滔不絕。如長江之水一瀉千里。
平靜時,細細敘述,高潮時,旋渦滾騰。
有時是【輕攏慢捻抹復挑】,有時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我聽得入了迷。
聞科長說:“這是一項可以發(fā)掘出來,具有很高經濟價值,帶活一方經濟的傳統工藝?!?
我坐在那兒,聽得心花怒放。恨得馬上回去告訴我爹。
這時,劉校長進來道:“外面來了客人呢。”
聞科長說:“你告訴你爹,下個星期六,我跟你回家,當面看他的編織過程。這件事大有可為?!?
我站起來,跟著他一塊出書房,外面有幾個男女,不知是些什么人。
聞科長一邊跟他們握手,一面向我說:“不送你了。”
我當然要與這個家庭的“最高首長”告辭,便說:“校長,我走了啊?!?
劉校長的手舉到半空,準備向我禮節(jié)性地揮一下,突然落下去,高叫:“你放炮,我胡了?!?
滿屋子一片喝彩。
我從聞科長家出來,踩著單車狂奔。
我似乎懂了,又好像沒有全懂。反正聞科長對我爹的手藝評價極高,而且說很具經濟價值。
這是一個好消息,好消息,是今晚最大的收獲。
出了一中大門,我騎得飛快,口里大喊:
“爹,你要出名了——”
當然,只是抒發(fā)一下今晚的輕松感,玩笑式的娛樂一下。
其實最重要的是:與人多接觸,總會有收獲 。
原來以為最難的一關,破例來了個三級跳,一是收下了禮物,二是拉近了關系,三是不用我邀請,聞科長竟然要去我老家看看。
喜歡官場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