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沒說,我怎么知道當(dāng)不當(dāng)講?你說就完了。”
李世民明明是想板著臉的,可是板不住,好像是作下什么病了,只要一看到李泰,他立馬就眉開眼笑的,李泰不管說什么,他都愛聽。
“父皇,兒以為表兄這次誤傷皇妹,主要原因并不是喝醉了酒,也不是眼花的錯,而是他從心里就沒有拿皇妹當(dāng)公主看待?!?/p>
“深夜逾墻相見,這種事發(fā)生在民間小夫妻身上,倒也算得是一段佳話,但是發(fā)生在公主身上,駙馬爺未免有些輕佻了?!?/p>
“可見表兄只是把皇妹當(dāng)成了他的妻子,卻完全忘記了皇妹是個公主。公主是君,哪有臣見君,偷偷摸摸的道理?”
“皇妹想要的不過就是一份應(yīng)得的尊重而已,禮者敬人也,不夠尊重就是因為沒有相應(yīng)的禮節(jié)約束?!?/p>
“兒建議制定一套禮儀,尚公主之家要待公主以官禮,任何人見公主都必須層層通報,公主進門要迎,公主出門要送?!?/p>
“清晨姑翁要率先給公主請安,坐要公主先坐,吃要公主先吃,公主院門掛起紅燈,駙馬方可進入院門,不見紅燈不得進院,否則按闖宮罪論處?!?/p>
“雖然禮儀只是一種形式,然而沒有形式,內(nèi)容將無從體現(xiàn),禮敬禮敬,有禮方為敬,父皇以為如何?”
李泰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貌似說了一堆的廢話,你這就是純粹的打人不疼,惡心人個夠嗆。
他的意思是從今往后,長孫無忌得天天早上先給長樂和如意這兩個公主請安,然后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
長孫渙就更別說了,沒有公主的批準(zhǔn),他連見人家一面都做不到了,雖然他并不愿意見。
這一番話把閻婉說得心花怒放,我想要的就是這個,這簡直太好了,這比我想的還霸道,我就是不會說。
李世民笑著聽到最后,聽完直接一拍板:“好!這事就這么定了?!?/p>
這事小嗎?不小,禮法是律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絕不是兒戲。這么大的事,李世民居然這么痛快的就答應(yīng)了,是不是有點輕率?
不,這件事表面上看好像就是李泰替閻婉出口氣,特意讓長孫一家都在閻婉面前低聲下氣。
但這件事本質(zhì)上可沒這么簡單,李泰這是在利用提升公主的威儀,來提升整個皇族的地位。
皇族的地位還需要提升嗎?需要!世家大族是看不起皇族的,在他們眼里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江山雖永固,皇帝輪流換。大唐建國也才二十幾年而已,連三十年都不到,人家憑什么相信你會是百世基業(yè)?
幾百年的分裂,短暫的統(tǒng)一,大家見到的短命王朝還少嗎?
人家都是簪纓世家,所謂樹大根深,你是一朝得勢,其實根基不穩(wěn)。
為了提升皇族的聲望地位,李世民強行讓高士廉重修《氏族志》,高士廉明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依然敢把崔民干列為第一等,可見世家之強。
雖然經(jīng)過二次修改,高士廉最終心不甘情不愿的把皇族列為了第一等,但是《氏族志》卻得不到世家的認可,他們背地里管它叫《功勛格》。
尊重這回事,你是搶不來、奪不來、吼不來、罵不來、求不來、要不來、打不來、哄不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來。
不管他們情不情愿,《氏族志》都改編完了,這個對世家大族的打擊力度不是特別的強大,他們可以接受,沒有人因為這個事堅決的唱反調(diào)。
因為犯不上,皇帝發(fā)布一個《氏族志》而已,世家完全可以忽視它,他們背地里可以依舊奉行原來的那套牒譜。
這個沒關(guān)系,只要唐王朝夠久,加上庶族的不斷興起,下一代、下兩代人就會覺得《氏族志》才是朝廷刊發(fā)的,才是最有權(quán)威性的。
李泰出的這個主意也是一樣,用春風(fēng)化雨的手段,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那些世家大族跟朝臣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錯綜復(fù)雜的,他們互相聯(lián)姻、互相滲透,皇族和朝臣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錯綜復(fù)雜的聯(lián)姻和滲透。
一個大家族里通常會同時有皇家的公主和世家的千金,現(xiàn)在公主的地位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君的高度,那世家千金就得向公主行跪拜大禮。
哪個世家也不會為了不讓自家的女兒行這個禮,而站出來舉旗造反吧?就算真的冒出來兩個挑刺的,把刺拔了也就是了。
久而久之,大家就習(xí)慣了世家女向皇家女低頭,這無形中就降低了世家的地位,抬升了皇族的聲望。
提高公主在婆家的地位,看起來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務(wù)小事,其實是關(guān)系到加強皇權(quán)的大事。
李世民開心的差點蹦起來,倒不是李泰的這個主意出的有多高明,而是李泰經(jīng)常能夠利用一些小的事件,解決更大的問題。
當(dāng)一件事情擺在面前的時候,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面對,多數(shù)的人會考慮如何解決這個事情,而李泰考慮的卻利用這個事情,能不能達到更深層次的目的。
這份遠見卓識是最為難得的財富,是花多少錢,出多少力都培養(yǎng)不出來的優(yōu)點,什么叫天賦?這就是天賦。
人的優(yōu)點有許多種,但做為一個領(lǐng)導(dǎo),最重要的優(yōu)點肯定是遠見,沒有之一。領(lǐng)導(dǎo)就是要做下屬的眼,要比別人看得遠才行。
一個懦弱無能的領(lǐng)導(dǎo)不可怕,一個虛偽狡詐的領(lǐng)導(dǎo)不可怕,一個驕奢淫逸的領(lǐng)導(dǎo)不可怕,一個鼠目寸光的領(lǐng)導(dǎo)最可怕。
李世民笑呵呵的向下望了望,禮法有效的滿足了閻婉不想受人欺負的愿望,出口氣的愿望還沒實現(xiàn)呢。
“長孫無忌教子無方,縱容長孫渙酗酒無度,降爵一等,任命為東都留守,限月內(nèi)離京赴任。”
長孫無忌一肚子酸水加苦水,他真有點掂不清楚,天天給閻婉請安和死個兒子,到底哪個更難受一點。
聽說皇帝讓他去洛陽,他的心頓時敞開一條縫兒,躲出去就不用給閻婉請安了,還月內(nèi)離京?我出門就走。
長孫無忌趕緊朝上一揖:“臣長孫無忌謝陛下厚恩。”
“長孫渙毆打公主,實乃罪大惡極,若不看在你們夫妻平素恩愛情濃的份上,朕定將你杖斃?!?/p>
李世民故意惡狠狠的瞪了長孫渙一眼:“免去長孫渙鴻臚少卿之職,若再忤逆公主,定斬不饒?!?/p>
“謝父皇寬恕之恩?!遍L孫渙朝上磕了一個頭,這一場鬧劇總算是落下帷幕,長孫渙也算是虛驚一場。
下了朝,李泰請李恪到東宮坐坐,他們剛走到東宮門口,李淳風(fēng)急三火四的從里面跑了出來,老遠就沖李泰嚷:“太子你可回來了,出大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