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說來鄉(xiāng)里開會,到鄉(xiāng)辦公室一看,大門緊閉也沒見老宋的影子。
心急如焚的傻柱娘又重新折返到集上,逢熟人就問看到老宋沒,都說沒看到,這說明老宋和劉二媳婦根本沒來趕集。
這倆人到底去了哪里?傻柱娘想起以前,來趕集的時候,老宋曾帶她去了一個地方。那是離鄉(xiāng)鎮(zhèn)不遠的一座院子,是老宋在鎮(zhèn)上新買的,說將來給兒子住的。
傻柱娘又急匆匆的趕到老宋在鎮(zhèn)上的新房,關(guān)著大門,外面的鎖開著,說明院里有人。
傻柱娘使勁推了一下沒推動,扒著門縫往里看,果然看見了老宋的摩托車停在院里。
傻柱娘氣得頭暈?zāi)垦?,罵道,“這個天殺的老宋,你到底帶了多少女人來這里啊!”
想想自己跟了他幾十年,現(xiàn)在人老珠黃他也不待見自己,傻柱娘越想越氣,可她知道現(xiàn)在敲門不但不會開,還打草驚蛇,以后可沒自己好果子吃。
不行,得好好治治這對不要臉的男女。
傻柱娘此時也失去了理智,正好看見過來幾個孩子,傻柱娘給了他們一塊錢買糖吃。孩子們很高興,然后又按照傻柱娘的說法,去了鄉(xiāng)派出所,說這里有人在家搞破鞋。
不一會兒,一群孩子帶著兩個帽子叔叔,來到了老宋的家門口。傻柱娘則躲在旁邊的胡同里看情況。
只見兩名帽子叔叔使勁的敲著門,敲了七八分鐘后,院子里有動靜了。老宋邊整理衣服邊開了門,看到帽子叔叔站在門外,嚇了一大跳,“同志,有啥事???我可是老實人吶!”
帽子叔叔亮了一下證件,說接到有人舉報,這里有人在搞破鞋。
“胡說八道,同志,我這可是民宅啊,怎么可能出現(xiàn)那種事呢!”
帽子叔叔進了屋,沒發(fā)現(xiàn)有別人,東屋也看了,西屋也瞧了,確實沒有看到其他人。
老宋一臉委屈地說道:“同志,肯定是有人在搞惡作劇?!?/p>
帽子叔叔把那幾個小孩叫過來問話,“是你們親眼看到的,還是有人指使你們?”
小孩子們?nèi)鐚嵒卮穑f是一個奶奶給我們了一塊錢,讓我們買糖吃的,還讓去找帽子叔叔。
帽子叔叔狠狠的教育了那幾個孩子一頓,并向老宋道歉準備離開。
這時,傻柱娘忍不住從胡同里沖了出來,大聲喊道:“同志先別走,這屋里肯定有女人?!?/p>
帽子叔叔看向傻柱娘,眼神里充滿疑惑。老宋一見傻柱娘,頓時明白了一切,惱羞成怒地指著她說:“原來是你在搗鬼,你這瘋婆子,我今天就是累了,自己在這里休息,哪有什么女人?”
傻柱娘不信,進到房間四處搜,床底下,窗簾后,櫥柜,都找了,還是沒有。傻柱娘心里踏實了些,至少老宋沒干壞事。
帽子叔叔把傻柱娘教育了一通后離開了,老宋也把她罵了一頓,還當(dāng)場提出了分手。傻柱娘嚇得連連道歉,說自己是太在乎老宋了,我這么多年跟著你,沒功勞也有苦勞?。?/p>
傻柱娘邊說邊哭,還說離不開老宋,太愛他了。
老宋點了根煙,往屋里看了一眼后說,“不散伙也行,就是以后我的事你少摻和,我媳婦都不管我,你有什么資格管我?!?/p>
傻柱娘咬了咬牙點頭答應(yīng),行,我不管你。
“那還不快離開這里?!?/p>
在老宋的呵斥下,傻柱娘灰溜溜的走了;然后,老宋又重新把門關(guān)上,反鎖后進了屋,對著櫥柜喊了聲出來吧,人都走了。
這時,櫥柜門開了,劉二媳婦從里面出來,臉憋的通紅,接著就是一頓狂咳;確實憋得不輕,使勁忍著不咳出來。
劉二媳婦瞪了一眼老宋,委屈的大哭。這一哭梨花帶雨的,把老宋心疼的不行,趕緊抱在懷里安慰。
安慰光打嘴炮有啥用,劉二媳婦深知這是要錢的好機會。
委屈巴巴的說,“沒跟你之前我可是一個良家婦女,就因為你,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破鞋,躲在櫥柜里跟賊一樣,這要傳出去以后我還怎么活?!?/p>
說完又哭了起來,老宋讓她小點聲,別被鄰居聽到。
劉二媳婦往院里看了一眼,說聽到就聽到,你都不怕丟人,我更不怕。
見一時安撫不好,不出點血是不行了,老宋從包里掏出了五十塊錢遞給她,讓劉二媳婦去集上買件衣服。
“呵呵,你給傻柱娘那個老女人,一出手就上百,給我就幾十幾十的,難不成我在你心里,還趕不上那個老女人?”
老宋嘆了口氣,又從包里數(shù)了五張十塊的給她,劉二媳婦這才破涕為笑。
這說來也怪,給傻柱娘錢不心疼,怎么給這小媳婦錢還有點肉疼呢!可能是和傻柱娘有感情了,心里也把她當(dāng)成了家人。
這個老宋,還挺有“責(zé)任心”。
這場鬧劇,以老宋出了點血而落下帷幕。自從跟了老宋后,劉二媳婦隔三差五從他那里得到點小恩小惠,這讓她特別受用。
給了這邊,就減少了那邊的開支;傻柱娘這段時間倍受冷落,老宋也不來找她了,傻柱娘天天魂不守舍,樓紅英看在眼里,安慰婆婆凡事別放在心上,至少公公心里是有你的。
本想借此機會和婆婆搞好關(guān)系,人家傻柱娘不領(lǐng)情,還讓樓紅英少說話,少管閑事。
拉倒吧!這一家人,沒有一個有感情的,至少婆婆還有人給錢花。
樓紅英想自己賺點錢了,她想到了一個好門路。
她的手工做的不錯,尤其是喜歡納鞋墊,用花錢在鞋墊上繡上各種花,鳥,魚蟲等,特別漂亮,栩栩如生。
樓紅英進了一趟城,發(fā)現(xiàn)路邊有人擺攤賣鞋墊,她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手工鞋墊,拿到城里賣一定受歡迎。
可是納手工鞋墊很麻煩,一天最多能納兩雙;不過,這些年,從當(dāng)姑娘時就存了一些,現(xiàn)在樓紅英手里的鞋墊有上百雙。
在農(nóng)村到了冬天,地里就沒活了,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就開始貓冬。樓紅英就以納鞋墊打發(fā)時間,幾年間,光鞋墊納了一百多雙,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用。
和誰關(guān)系好就送誰兩雙,為了對齊梁表達謝意,樓紅英也送給了他兩雙。
齊梁如獲至寶一般不舍得墊,簡直是太漂亮了,埑在腳底多可惜啊!
所以,齊梁把樓紅英給他的鞋墊,放在了抽屜里,時不時的拿出來欣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