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刮著呼呼的大風,卷起大片浪花翻騰著沖向海岸線。
一支三十多艘戰(zhàn)船組成的艦隊正在向南行駛,船體破浪而來,依稀還能看到船舷接近水線處有水草等藻類植物生長。
船體四周顯現(xiàn)出大片的黑斑,也顯示出這些海船都是老舊船只,只有在海上長時間浸泡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景象。
船隊組成還能駁雜,雖然其中有幾條福船,但福船都偏小,最大的福船也只能勉強算是中號福船。
在船樓上,一面大大的“明”字大旗迎風招展,顯示出這支船隊的身份。
“大人,前面應該就是海門縣,繞過去就是長江出??冢凶鶏u叫崇明島,那里駐扎有一個守御千戶所,我們還要繼續(xù)南下嗎?”
船樓上,一個頂盔摜甲的將軍對身前穿著副將鎧甲的武官說道。
身后將官的話,自然是在提醒前面這位,已經(jīng)到了登萊水師防區(qū)的邊緣,繼續(xù)南下就進入南海水師的地盤了。
登萊水師本來只是防守萊州灣為主,不過大明在北方沿海沒有其他水師,也就是山東衛(wèi)所才配有一些戰(zhàn)船,所以才調(diào)集所有海船組建了登萊水師。
而登萊水師的防御范圍,自然大大進行了擴展。
可以說,大明海除了劃歸南海水師的地盤,其他都歸登萊水師負責防御。
“當然要繼續(xù)南下,兵部公文雖然沒有明確要我們?nèi)ツ睦?,可也說了,讓我們看看南海水師的水寨,還有就是月港?!?/p>
前面那位將軍直接說道。
“可是,那里是南海水師的疆域,我們就這么直接過去?”
身后穿著游擊鎧甲的將官又提醒道,“上次在登州外海偶遇南海水師,咱們這船......這船已經(jīng)夠丟人了?!?/p>
“那又如何,執(zhí)行軍令罷了,總歸都是大明水師?!?/p>
參將面無表情答道。
很快,船隊調(diào)轉(zhuǎn)航向,向東行去,繞過海門縣突入大海的一個小半島,長江的入??谥饾u出現(xiàn)在這支船隊面前。
這支船隊,就是由登州參將徐喬安指揮的登萊水師,月前兵部以備倭理由,命令水師出海南下巡防。
徐喬安把水師一分為二,留下二十多條船負責山東沿海的巡防,自己率三十余條戰(zhàn)船出海南巡。
如果大明將來要在北方海域組建水師的話,肯定是以登萊水師為主力,至于是叫東海水師還是叫北海水師,這個說不好。
但是,既然大明要在一南一北組建兩支水師,水師之間的交流自然不可避免。
上次在天津,俞大猷就向魏廣德說過他眼中登萊水師的情況。
裝備和官兵精神面貌都不行,水師主帥看著還馬馬虎虎。
不過既然是保衛(wèi)京畿的水師,俞大猷還是提出應該增強登萊水師的實力。
既想要在南海動武,還要準備在云南應對東吁王朝的威脅,這個節(jié)骨眼是,魏廣德自然不會讓兵部給登萊水師提供更多的幫助。
銀子,依舊很緊張,不能亂花。
魏廣德可是清楚的很,至少百年內(nèi),大明北方沿海應該不會遭遇重要威脅了。
實際上,之后很多年里,大明,或者說中國的主要海上威脅,還是來自南海方向。
所以,就算朝廷真要投銀子增強水師力量,魏廣德也會優(yōu)選他能夠掌控的南海水師。
說到登萊水師魏廣德興趣不大,俞大猷當時也感覺到了,想到自己那兒還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舊船,于是俞大猷就提議移交給登萊水師使用。
雖然都是舊船,但主要是因為船小,不經(jīng)風浪。
這樣的船,在擁有大量福船的南海水師自然沒有存在的價值,但是相比登萊水師的戰(zhàn)船,貌似又相差不大,甚至看上去更加新一些,武備也更好。
這次讓登萊水師南下,也是魏廣德在和譚綸商議的時候提出來的。
雖然還不知道林鳳的去向,但魏廣德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
一旦南海水師跨海遠征呂宋,必然在東南海域留下一片海防真空。
上次,俞大猷率隊北上,就遭遇倭寇侵襲浙閩,所以防患于未然,將登萊水師南調(diào)就是一個選擇。
畢竟在北方海域,倭寇并不常見,除了嘉靖朝,倭寇最為猖獗的時候,山東和南直隸淮安府一代出現(xiàn)過倭寇外,其他時間出現(xiàn)倭寇的情況還是很罕見的。
至于南海水師能不能在東南留下一部分水師,那是自然。
南海水師那些不適合遠洋航行的船只,自然都只能留在國內(nèi)。
但是,主力戰(zhàn)船肯定是要隨俞大猷出征的。
登萊水師雖然船只老舊,但總還有一些中號福船,也能算海上的大船。
第二天大早的時候,船隊接近崇明島,很快就有小船靠在碼頭上。
隨著和島上守御千戶所聯(lián)系上,徐喬安收到了水師提督俞大猷留下來的將令,讓登萊水師先去浙江,再去東番島北港、新港,最后到福建月港附近巡防。
整個巡防線路都已經(jīng)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徐喬安在座船上看到俞大猷送到這里的將令,當即下令船隊繼續(xù)南下浙江。
水師出海已經(jīng)準備了充足的物資,倒是不需要去太倉鎮(zhèn)海衛(wèi)那里補給。
算算形成不過幾日,船上的物資也能支撐。
船隊沒有在崇明島逗留,很快就再次起帆遠航。
“大人,你說兵部要我們南下到底是為了什么?”
徐喬安身后陳游擊有些遲疑著說道,其實這個問題已經(jīng)困擾他好些天了。
“我哪知道啊,公文只讓我們南下,聽從俞提督的命令,至于為什么要來,上面又沒說?!?/p>
伸手把在船樓欄桿上,徐喬安無奈說道:‘或許見到俞提督的話,能夠當面問問。’
就在登萊水師議論他們南下命令的時候,俞大猷已經(jīng)率領南海水師進入閩粵海域,同時也接到兩廣傳來的消息,不沿海并沒有發(fā)現(xiàn)林鳳海盜集團返航大明。
“東番島沒有,澎湖也沒有,浙閩粵也都沒有發(fā)現(xiàn)林鳳的蹤跡,他會去哪兒?”
俞大猷站在座船船樓上,眺望著遠方海平線,自言自語說道。
俞大猷身后,剛率領船隊和南海水師主力會和的副將鄧子龍上前一步小聲說道:‘大人,林鳳會不會還滯留在呂宋島上。
末將聽說,這呂宋雖然是島,可比東番島大多了。
東番南北就有好幾百里,而呂宋數(shù)倍于東番,那不是南北有千里之遙。
林鳳只要選擇遠離馬尼拉,尋個落腳之地應該也不難。’
聞言,俞大猷點點頭,算是認可了鄧子龍的猜測。
林鳳海盜集團沒有返航大明,其實是有兩個去處的,或者說是兩個大方向。
一是留在呂宋,借助呂宋島龐大的面積,宣召一個落腳之地。
二則是萬里石塘,也就是我們后世所說的XSQD。
因為古代中國航海技術(shù)發(fā)達,所以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南中國海里存在XSQD和東沙群島及NSQD。
不過,那時候的人們或者官府,并沒有給他們命名為后世的名字,而是一般用“石塘”或者“長沙”來命名。
從南宋時期開始,因為南宋龐大的海貿(mào)生意,大量宋船往來于南海,所以為了方便,就對南海的群島進行了命令。
和后世不同的是,南宋時期官方將XSQD、中沙群島和東沙群島看成一體,并未進行分拆,所以官方一般稱呼其為“千里長沙”。
其中,對千里長沙中心位置的群島,即中沙群島還有專門的明朝,那就是石星石塘。
而NSQD因為范圍更大,所以在宋時被稱為“萬里石塘”或者“萬里長沙”。
這樣的名字,也繼承到元朝和明朝。
因為南海島礁中稍大的島礁主要集中在XSQD和NSQD,所以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朝,也都更加重視這兩地。
明朝官府一般用萬里石塘來代表XSQD,而萬里長沙則針對的就是NSQD。
相對來說,因為距離大明更近,俞大猷本能的想到,如果海盜要謀求落腳之地,萬里石塘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俞大猷也聽老船夫說過,南海一些島嶼上,是存在淡水的,也就是說可以供人居住。
當然,這樣的大島不多就是了。
之前,俞大猷就是在猜測林鳳最后的選擇,現(xiàn)在鄧子龍也做出這樣的判斷,俞大猷自然就要有所動作。
“派出兩支船隊,一隊前往呂宋島,另一隊前往萬里石塘搜尋,一旦發(fā)現(xiàn)林鳳下落,立即回報?!?/p>
俞大猷下令道。
“石塘?”
鄧子龍聽到俞大猷的命令愣了愣,他只想到林鳳可能留在呂宋島上,根本沒想到還可以往南海島礁上跑。
畢竟,林鳳海盜集團人數(shù)眾多,好幾千人,在鄧子龍看來,幾乎沒辦法在那里生活。
當然,短暫休整還是可以的,以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長期居住是絕對不可能的。
“是的,特別是其中的英武島、沙彌礁等,聽說上面有淡水,可以供船隊休整。”
說話間,俞大猷回身對著鄧子龍說道:‘此事你下去和陳璘商議下,你們各一隊,分別前往兩地搜尋?!?/p>
俞大猷已經(jīng)做出了安排,鄧子龍馬上抱拳答應一聲,隨即就下了船樓,要登小船去后面另一條福船找陳璘商議此事。
還在甲板上等待小船靠過來的時候,俞大猷站在船樓邊上對著甲板上的鄧子龍喊道:“你們各帶兩條炮船去,注意安全?!?/p>
“是,大人。”
鄧子龍高聲答應一聲,在小船靠上后,快速翻下欄桿跳到小船上。
很快,一條小船就在水手的劃槳下,快速向著后面一條巨大的封舟行去。
俞大猷治理下的南海水師效率還是很高,當天,這支停泊在潮州府東南海域已經(jīng)數(shù)天的船隊,就分出兩支約十條船的小船隊,分別向著東南和西南方向駛?cè)ァ?/p>
而此時在東番島北面,明軍新建的北港水寨外,一支三十余條戰(zhàn)船組成的船隊也正在緩緩靠近。
“這就是東番島,小琉球.....”
徐喬安站在自己的中號福船上,看著龐大的水寨,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水寨很巨大,但是碼頭大多空著,只零星停泊著幾條船。
其中最大的一條,赫然就是一艘中號福船。
雖然和他的座船一樣,但是明顯很新。
而且,眼中這條中號福船高高的船樓上,還能看到突出船樓的,那根,長長的炮管。
至于船舷兩側(cè)各有兩個炮窗,徐喬安倒是一點不感到奇怪,上次在山東海域遇到南海水師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從俞大猷口中知道,那里面是一門火炮。
雖然在當時,南海水師的中號福船有炮窗的并不多。
至于其他的,有的是海滄船,有的是鳥船,都是徐喬安熟悉的船型。
如果說和他旗下登萊水師戰(zhàn)船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新。
南海水師的戰(zhàn)船,大多明顯都是近十年下水的新船,而不是自己手下這批戰(zhàn)船,最年輕的都二十多歲了。
至于其余還有許多的小木船,徐喬安也是不看在眼中的,要是水寨里沒有這些小木船才叫奇怪。
不過,碼頭最邊上,周圍系泊著許多小木船旁邊的一條造型奇特的船,還是引起了徐喬安的注意,實在是這船樣式太新穎,他以前都沒有見過。
靠近水寨,里面就出來劃出數(shù)條小木船,上面有水師官兵搖旗,指揮著登萊水師戰(zhàn)船靠岸。
等所有船只都??吭诖a頭上,搭好跳板后,徐喬安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下船。
踩到碼頭上,他并沒有和這里的官兵寒暄,而是快步向著那邊無數(shù)小船的地方走去。
當然,他的腳步不是在那些小船前停留,而是來到更遠處的一條戰(zhàn)船旁才停下。
仔細端詳眼前這船半天,徐喬安才不解的對身旁跟來的,北港分守游擊問道:‘你們是把龍舟放大做的這個船嗎?做什么用途的?’
“徐大人,這船不是龍舟,它叫蜈蚣船,是夷人從東南亞帶過來的一種。
你看,他上面還有桅桿可以掛帆?!?/p>
“我知道,我是說這船有什么用?”
徐喬安當然注意到這船有桅桿,也比端午龍舟更大更長,顯然是為海上航行準備的。
可這船吧,要說運貨,可看不出多少運載量。
用來打仗,貌似也太單薄了點。
“這船現(xiàn)在主要是用來聯(lián)系的快船,有風掛帆,無風劃槳,速度很快,可以最快速度把消息送出去?!?/p>
那守備笑道:“所有南海水師的水寨里,都有這種船,就是送信跑腿的活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