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茂字養(yǎng)實,號石汀,南直隸徽州府歙,據(jù)傳為宋南渡秉常公十五世孫。
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張居正同榜,授行人,歷官兵科給事中,遷江西按察使。
嘉靖三十三年,殷正茂以兵科給事中身份彈劾罷免南京刑部侍郎沈應龍。
當時,京營多虛冒之事,提督平江伯陳圭與嚴嵩家連姻,時人對其不敢過問。
殷正茂巡視京營,彈劾了陳圭諸多不法之事,嚴嵩父子及諸勛貴皆銜之。
明世宗事齋醮,殷正茂率同官勸諫,忤怒了皇帝,將被處以廷杖,闕下會赦得免。
這也是他從京官被外放的原由,畢竟觸怒皇帝,不被懲罰已經(jīng)很是不錯。
不過殷正茂也因為任內(nèi)公正無私,多次指出官府中的不法行為,并報奏朝廷,使許多官府中不法之人膽寒,公正辦理案件,使許多受冤之人得到清白。
可以說,此時的殷正茂當為朝廷上一股清流,但也因此得罪人不少。
至于坊間謠傳其貪財之事,魏廣德不置可否,畢竟他沒有和殷正茂有過接觸,而俞大猷也從未向他提到過殷正茂貪財之事。
不過殷正茂有軍事才干也是不爭的事實,隆慶四年,征諸路漢土官兵十四萬人,代替李遷鎮(zhèn)壓古田僮族韋銀豹、黃朝猛之亂,分兵七道進,連破數(shù)十巢。
黃朝猛死,韋銀豹被手下人出賣,最終被捕,殷正茂以功進兵部右侍郎。
隆慶五年至萬歷三年以南京兵部尚書兼任兩廣總督,次年進南京戶部尚書。
南京戶部,掌管江南錢糧,位置在江南六部中算是實權,甚至超過掌管江南官帽子的南京吏部。
張居正為殷正茂作保,魏廣德對戶部也無甚興趣,畢竟魏廣德一直不清楚張居正即將進行的改革具體會怎么行事。
到目前為止,張居正改革也只進行了一項,那就是考成法的推行。
而一條鞭法早就已經(jīng)試行,只差最后一步,也就是推行天下。
但是因為發(fā)現(xiàn)朝廷田賦存在問題,張居正又生起了清丈田畝的主意,自然推出一條鞭法的時間就再次被延后。
魏廣德腦海中不斷回憶殷正茂的過往,判斷是否按照張居正的打算認可此事。
張居正在一旁也是閉嘴不言,不過看魏廣德良久不說話,終于他還是忍不住開口說道:“坊間傳聞養(yǎng)實貪財,此次進京,善貸不妨近距離看看是否屬實。
若真有不法之事,善貸大可起都察院彈劾治罪。
但是,某不得不說一句,貪財者多善經(jīng)濟,戶部,就缺這樣的人才?!?/p>
或許旁人不懂張居正這話的意思,但是魏廣德看向張居正時,卻從他眼中看出一抹戲謔之色。
張居正事才提及都察院,其實魏廣德就猜出,他和陳瓚之間那些事兒,已經(jīng)被張居正覺察。
想想也是,張居正可不是一般人,對于權力看的極重。
都察院權力太大,即便是內(nèi)閣首輔也是一大掣肘,他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衙門。
或許,那個勞堪奉調(diào)進京出任都察院副都御使開始,張居正就已經(jīng)覺察到魏廣德和他那個同年之間有了一絲默契。
只是陳瓚做事很是慎重,大部分時候都是一板一眼,不會徇私枉法,所以張居正到現(xiàn)在對陳瓚還算信任。
張四維在都察院里有一幫御史幫忙,張居正也覺察到了,所以才會放任魏廣德把勞堪從福建調(diào)入都察院。
說起來,從張居正的角度來看,似乎這又是一個平衡。
平衡魏廣德和張四維對都察院的影響,他則居中調(diào)停。
想到這里,魏廣德心里微微一動。
看來,張居正對張四維也不是對外展現(xiàn)的那種放心,實際上張居正也在處處小心應付著張四維。
不過想想也是,都走到這一步,那個人對周圍同僚不是在小心應付,就好像他對張居正、張四維都是處處提防一樣。
至于他那些好友,如譚綸、朱衡等人,魏廣德倒是不提防,那也是因為他們都資格入閣,反而有求于他這個入閣之人。
不能被替代,魏廣德對他們來說自然除了結交就再無其他。
什么取而代之,不存在的,大明的內(nèi)閣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進的。
還是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能說,丘吉爾是真的把政客、商人間的把戲看的很透。
魏廣德現(xiàn)在還能說什么,張居正把話都說的這么明白了。
點點頭,魏廣德笑道:“既然叔大兄把問題看得如此透徹,善貸自然不便反對。
王尚書掌吏部,調(diào)殷大人接掌戶部就是了。
善貸之前所舉薦吏部侍郎人選,不知叔大兄如何看待?”
“自然很好?!?/p>
張居正一笑,雖然捋捋自己的大胡子說道。
兩人相視一笑,自然今天的事兒算是定下來了。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蘆布的問話聲。
“我家大人是否還在首輔大人值房里?!?/p>
“兩位大人在談事兒,請稍后片刻?!?/p>
對話的,自然就是兩邊值房的書吏。
“我這里有兵部緊急奏報,需要馬上交到大人們手里。”
蘆布的聲音再次從外面?zhèn)鬟M來,魏廣德看了眼張居正,見他微微點頭,這才對著門外喊道:“蘆布,進來吧。”
“是,老爺?!?/p>
門外說話的正是蘆布,就看他手里拿著一篇公文快速進門,走到兩人面前后先是沖張居正躬身行禮,隨即才把手里公文遞給魏廣德。
魏廣德接過來看了眼,隨即臉上浮現(xiàn)出大喜之色。
“善貸,是什么事兒?”
見此,張居正馬上就開口問道。
“叔大兄,西南大捷,李成梁已經(jīng)抓到了反賊莽應龍和他兒子莽應里,緬甸三十萬大軍已經(jīng)不復存在?!?/p>
魏廣德已經(jīng)看完手中戰(zhàn)報,隨即就遞給一邊的張居正。
“那可太好了,這樣緬甸事就可以開始布置了?!?/p>
張居正伸手接過公文快速瀏覽,很快臉上就浮現(xiàn)出笑容。
“善貸,此事你我,還得叫上子維,得盡快把好消息稟報宮里?!?/p>
張居正當即說道。
“陛下此事還在文華殿講經(jīng)?!?/p>
魏廣德偏頭一想就說道。
“今日誰在負責為陛下講經(jīng)?”
雖然小皇帝朱翊鈞的課程都是張居正安排的,甚至包括講經(jīng)的老師,可一時半會他也想不起今日安排的是誰。
“好像是王希烈。”
魏廣德笑道。
“給他說一聲,今日的課就暫時到此為止,請陛下去慈慶宮。
李太后那里也得看看,她是在慈寧宮還是慈慶宮,也請她去慈慶宮吧?!?/p>
張居正馬上就說道。
“你去通知內(nèi)侍,給文華殿和慈寧宮那邊傳個話?!?/p>
魏廣德當即對蘆布吩咐道。
內(nèi)閣有內(nèi)侍,向?qū)m里傳遞消息,就是讓這些內(nèi)侍去跑。
畢竟是后宮,內(nèi)閣里的官員進出也是不方便。
“是,老爺?!?/p>
蘆布接令,馬上拱拱手就退出值房,往外跑去。
“來人?!?/p>
張居正這邊的書吏這時候也快步進來,行禮后,就聽到張居正吩咐他馬上去請張四維到這里來。
其實先前里面的對話,外面也聽得清楚,知道是什么事兒。
書吏馬上出門,往張四維值房小跑過去。
不多時,張四維就過來了。
從書吏口中知道緬甸大捷,西南戰(zhàn)事基本算是結束了,他們要馬上入宮報捷,張四維那里會耽擱這樣的大事兒。
“來,子維,你也看看兵部剛送來的消息。”
張四維進來,張居正就把手里戰(zhàn)報遞了過去,讓他也看看。
雖然第一份戰(zhàn)報很是簡單,但也是慣例。
戰(zhàn)事結束后,第一時間奏捷。
之后幾天,陸陸續(xù)續(xù)會有詳細戰(zhàn)報送達。
畢竟打了一場打仗,光是打掃戰(zhàn)場就是一個很耽誤時間的大事兒。
戰(zhàn)事緊急,前方是冒著危險在拼命,其實后方也是在提心吊膽,時刻關注著戰(zhàn)事進展。
所以就此有了這個規(guī)矩,那就是仗打完,不論勝敗先把結果報到京城。
后續(xù)戰(zhàn)報,打掃戰(zhàn)場以后,了解清楚詳情再連續(xù)上奏,先安后方的心。
“好好好。”
張四維看完戰(zhàn)報,連喊三個“好”字。
這是他入閣后朝廷的第一件大事兒,雖然此戰(zhàn)看似和他無關,但其實內(nèi)閣中人都會得到好處。
“和卿那里就算了,他還在府里養(yǎng)病,就我們?nèi)齻€去慈慶宮報捷吧?!?/p>
按說這樣的好事兒,呂調(diào)陽也是該來的,內(nèi)閣閣臣一起入宮奏捷。
只不過呂調(diào)陽的情況,喊不喊他其實都一樣。
張四維把戰(zhàn)報交還張居正手里,張居正對魏廣德說道:“那我們這就走吧。”
“叔大兄先請?!?/p>
魏廣德微微側身,讓張居正走前面,隨后他才跟上,張四維則微微落后魏廣德半個身位。
三人出了內(nèi)閣,遠遠的看見皇帝儀仗的尾巴。
顯然消息已經(jīng)傳到文華殿,王希烈也只能暫停上課,請陛下先行還宮。
等魏廣德等人走過文華殿大門的時候,剛好王希烈出來,見到內(nèi)閣閣臣齊聚,王希烈急忙躬身行禮。
“子中,今日事起倉促,來不及先知會你?!?/p>
張居正也是拱手還禮,同時不忘解釋一句。
“三位閣老這是往后宮去?”
消息傳過來了,但并沒有說明原由,只說有大事兒請陛下去慈慶宮。
王希烈的課,朱翊鈞可不怎么喜歡,所以得了消息馬上就屁顛顛跑了。
此時,宮外或許消息已經(jīng)在衙門里流傳開來,但是皇城里的人可未必知道,王希烈還在上課,自然就更無從得知。
“今日兵部奏捷,右軍府左都督李成梁率部圍殲緬軍主力,生擒緬王莽應龍及其子莽應里,所以我們要去宮里稟報此事。”
張居正晃晃手里戰(zhàn)報,笑著對王希烈說道。
“天佑大明,之前聽說反賊集結軍馬三十萬犯境,吾還有些擔心,由此捷報,當可安心了。”
王希烈臉上也馬上浮現(xiàn)喜色。
雖然大明官員看不起周邊藩國,特別是緬甸這種藩國都算不上的宣慰司。
但畢竟人家集結三十萬人大軍,小小緬甸能出動這么多兵馬,著實震動朝廷上下。
兵事,本就詭秘,不是兵多就一定贏。
而且,大明在西南的兵馬,其實并不占優(yōu)勢。
大明和緬甸存在巨大差距,那其實也是因為大明可以不斷抽調(diào)兵馬,可以和緬甸多打上幾次。
但是像緬甸這種,一次性就調(diào)動三十萬大軍,縱觀大明歷史,百年里已經(jīng)沒有出現(xiàn)過了。
現(xiàn)在的大明,調(diào)動十萬大軍出動,就已經(jīng)頗為費勁。
民間或許不了解,可朝廷重臣都是心知肚明的。
“我們就不耽擱了,宮里還等著消息。”
張居正笑道。
“閣老請?!?/p>
王希烈退到一邊,躬身道。
張居正帶著魏廣德等三人很快就到了慈慶宮,此時李太后也從慈寧宮過來,已經(jīng)進去了,小皇帝也在里面。
三人請見后,不多時就有小黃門出來通報,“娘娘讓三位閣老進去?!?/p>
“有勞了?!?/p>
張居正感謝一句,帶著魏廣德等人快步進了慈慶宮。
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這里還是太后的地方,這些都是太后的人。
“臣等恭喜娘娘,陛下,西南大捷?!?/p>
很快,三人見到后宮的三位主子,當即也不耽擱,賀喜后直接把兵部捷報交了上去。
陳太后先看了捷報,隨后遞給旁邊的李太后時還笑道:“剛說起西南之事,今日就送來捷報,看來還真是繳天之幸,天佑大明。”
李太后接過奏報看后,也是笑道:“如此看來,此事當成,這應該也是上天給我們的預示了?!?/p>
捷報傳到小皇帝朱翊鈞手里,不過他還沒看,就聽到母后李太后已經(jīng)開口問道:“張首輔,魏次輔,西南既然已定,那朝廷是不是也該給出章程了?!?/p>
如果是早上馮保稟報時,因為緬甸戰(zhàn)果未出,所以一切只能是計劃,那這個時候就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了。
李太后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些迫不及待。
李太后的話,在場大佬除了張四維,張居正和魏廣德都知道是什么事兒。
“按章程,設省之事還得等緬甸徹底平定以后,不過臣等今日就讓禮部準備儀注,絕不會耽誤太多時間?!?/p>
張居正躬身答道。
“還要等徹底平定啊?!?/p>
對張居正的回答,李太后不免有些失望。
“妹妹,按朝廷章程來,不必急于一時?!?/p>
這時候,陳太后開口了,“魏次輔,緬甸事一直都是你在負責,李愛卿那里,你要督促他盡快徹底平定緬甸,朝廷不會少了封賞?!?/p>
“臣明白,臣這就讓兵部行文,督促此事。”
魏廣德當即前進半步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