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管完院子里的那些牲畜,王安帶著王逸和狗剩子挨個門口和窗框上邊貼對聯(lián)和橫批,而沈薇和趙翠云就開始幫著劉桂蘭準備中午的伙食。
在東北,大年三十這天中午的飯菜,才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一頓飯。
在這一天,家里的父母會把家里最好吃的東西,以及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全都毫不吝嗇的拿出來吃。
絕對能做到可勁吃,可勁造的地步。
而之所以要這樣做,那是因為這年代的生活本就過的十分清苦,一兩個月見不到葷腥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家里的孩子還是大人,都盼望著過年這一天能好好的大吃一頓。
當然,這也是對明年美好生活的一種愿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要是過年都不能吃頓好的,那明年的生活肯定會依舊過的非??啾?。
只有在今年的最后一天吃好的,明年才會將這美好的生活繼續(xù)下去。
雖然這種說法既沒有道理也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但絕大多數(shù)的老百姓卻都會對此深信不疑。
有道是“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而王安家的生活雖然平時就非常不錯,但誰又不想讓這種美好的生活會一直好下去,甚至是更上一層樓呢?
所以,劉桂蘭和沈薇,還有趙翠云這三個女人,再加上貼完春聯(lián)后的王安,緊鑼密鼓的忙了一上午,這才將一大桌子的菜做完了。
第一道硬菜,必須是紅燒熊掌。
劉桂蘭說,吃了這紅燒熊掌,寓意著明年的日子就一定會紅紅火火。
其實自古以來,熊掌這東西就是八大奇珍食材之一,到了后世,更是成為了傳說中的珍饈菜肴。
可能也只有地位相當牛逼的人物,或者是有千萬身價以上富豪,才能偶爾吃到一回的東西。
只是不得不說的是,這熊掌,還是頭兩天老姑父馮成民給送來的呢。
當然,馮成民送來的不止是熊掌,還有1只囫圇個的傻狍子,4只飛龍、2只野雞、6只兔子和10幾只傻半斤等野物。
而馮成民之所以要給王安家送來這么多的野物,其實也是因為王安不但讓馮成民他們哥仨的熊膽賣了高價,并且還讓馮成民倒騰熊膽賺到了大錢。
沒錯,就是大錢,馮成民哥仨的6顆熊膽多賣了5千多塊錢,而馮成民自己倒賣熊膽,又賺了足足1萬3千多塊。
這么多錢,別說是在這年代,就哪怕是到了后世,普通人又有誰敢說拿1萬多塊錢不當回事兒???
當然,王安也沒有讓馮成民空著手回去,大棚里的各種青菜,什么黃瓜、辣椒、油菜、柿子、香菜......等等蔬菜,都給馮成民拿了一些,反正就是禮尚往來的事兒嘛。
第一道硬菜是紅燒熊掌,那第二道硬菜,就必須是飛龍燉榛蘑了。
劉桂蘭說,吃了飛龍肉,那以后的生活也必然就會飛黃騰達。
而之所以飛龍燉蘑菇能稱為第二道硬菜,這里面其實也是有說道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飛龍這兩個字的寓意非常好,畢竟大家都是龍的傳人嘛。
在后世的東北,要說最出名的一道菜,那必然是小雞燉蘑菇了,要是說東北名菜,首先想到的也必然是小雞燉蘑菇。
可要知道的是,“小雞燉蘑菇”這道菜,其實是有說道的。
因為“小雞燉蘑菇”是由“小野雞燉榛蘑”演變過來的,而“小野雞燉榛蘑”,又是由“飛龍燉榛蘑”演變過來的。
沒辦法,就像不讓殺熊吃熊掌一樣,飛龍,也就是花尾榛雞,后來也被保護了起來,于是乎,人們就將飛龍換成了不受保護的野雞。
再到后來,山里的野雞們也成了保護動物,最次也都混成了“三有動物”,所以無奈之下,東北人們就只能將野雞又給換成了家養(yǎng)溜達雞。
至于“榛蘑”為啥也換成了“蘑菇”,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只是因為純野生的榛蘑,到后來不但采集費勁,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實在是太特么貴了!
雖然這時候還沒有那么多的說法,但不管是飛龍這倆字的寓意,還是飛龍本身的美味兒,那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
所以,飛龍燉榛蘑,絕對能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第二道硬菜。
第三道硬菜,就是清蒸鰲花魚。
劉桂蘭說,吃了清蒸鰲花魚,明年家里的日子就會蒸蒸日上,連年有余。
而鰲花魚做為“三花五羅十八子”之首,又有“淡水魚中的貴族”之稱謂,絕對能扛的起第三道硬菜的稱呼。
第四道硬菜,是碳烤狍子腿。
劉桂蘭說,王逸以及王曉美和王曉麗小姐倆吃了烤狍子腿,以后的考試就能次次滿分了。
這道菜是王安做的,而制作方法,就是將狍子腿打上刀花,用咸鹽和大醬,還有孜然和芝麻等調(diào)料腌制好,刷上重油后,放進烤窯里烤熟就行了。
第五道硬菜,是紅燒豬蹄子。
在東北,過年這天有吃豬蹄的傳統(tǒng),不過卻只吃豬前蹄兒。
因為用劉桂蘭的話來說,只有吃豬前蹄,那以后的生活才能一直往前奔,而不會往后退。
第六道硬菜,是韭花汆羊肉。
劉桂蘭說,吃了汆羊肉,明年的生活步步往高躥。
雖說借的是諧音,但該說不說的是,劉桂蘭的說辭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七道硬菜,是四喜肉丸子。
肉丸子是圓的,寓意著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永遠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第八道硬菜,是油炸茴魚,茴魚就是細鱗魚,同樣是連年有余的意思。
第九道硬菜,是糖醋排骨。
劉桂蘭說,這糖醋排骨寓意著以后的生活全都是甜的。
第十道硬菜,是醬燜羊蝎子。
當王安笑呵呵的問劉桂蘭,醬燜羊蝎子有啥說道的時候,劉桂蘭可能實在是編不出來了,想了想便滿臉笑意的說沒有寓意,好吃就行了。
劉桂蘭說完,滿桌的人全都大笑了起來。
反正每年過年的時候,劉桂蘭同志都要整出一大堆的美好寓意,以及各種吉利話,一家人也早已成為了習(xí)慣。
要是劉桂蘭不說一番的話,一家人反倒會感覺缺少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