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碧瑤一心只想個人感情,而崔知許所思所慮皆是家族大局。
他已經放棄了崔碧瑤,語氣淡漠地說道:“難道要讓二妹妹入宮?可她終究是庶出,不可能直接冊封為后,至多日后通過選秀入宮。”
崔丞相沉吟片刻,緩緩道出:“為父打算聯合幾位朝臣,共同推舉工部侍郎家的嫡女趙姝兒為后。”
“趙姝兒?”崔知許略作思忖,“行宮宴上,這位趙姑娘曾經彈奏過一曲,深受陛下稱贊?!?/p>
崔丞相頷首:“與趙家聯手,既能鞏固我們在朝中的勢力,又能不讓姜家為后,還能讓趙家站在前面應對風浪?!?/p>
崔碧瑤靜立一旁,聽著父兄當面商議扶持他人為后,心中寒意漸生。
這就是她的親人,沒有一個人在乎她,他們在乎的只有家族利益。
上一世她貴為皇后之時,他們每次覲見無不恭敬有加,視她為家族的榮耀。
如今見她失了價值,便毫不猶豫地棄如敝履。
她暗暗攥緊衣袖,絕不會讓他們如愿。
議定之后,崔丞相往后院尋了崔夫人,囑咐她去勸解崔碧瑤安心待嫁。
崔夫人不是沒有勸過女兒,這個執(zhí)拗的女兒,每次都氣的她心口痛。
她實在不愿再去受這份氣,便喚來鶯姨娘前去勸解。
這位鶯姨娘就是原來的崔家表妹,與崔碧瑤自幼一同長大。
聽聞崔夫人讓她去勸解,她連忙應承下來,匆匆往崔碧瑤住處趕去。
自那日她與崔知許在客棧被人看到,崔夫人因此而嫌她丟了崔家顏面。
雖已納為妾室,崔夫人始終冷言相待。
她盤算著若能辦好這樁差事,或能討得婆母歡心。
曉得崔碧瑤在婚事上的固執(zhí),一路上她已想好了對策,打算以迂回之法相勸。
見到崔碧瑤后,她故作閑談般問道:“縣主,這婚期將近,您可有什么打算?”
崔碧瑤正自心亂如麻,見她來問,不由拉住她的手道:“鶯鶯姐姐,你說我該如何是好?”
鶯姨娘輕嘆一聲,勸道:“這樁婚事是陛下定下的,已無轉圜余地。你如今該想的,是如何在尹家盡快立足?!?/p>
“立足?”崔碧瑤怔了怔,她還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即便賜婚圣旨早已下達,她也始終未曾想過嫁過去。
可眼下這種情形,看來是由不得她不嫁。
鶯姨娘也知曉一些尹府的事:“我可聽說這位尹小將軍心里有喜歡的人?!?/p>
崔碧瑤不以為然地挑眉:“我心里不也有人?如此正好,兩不相擾。”
瞧著這位素日聰慧的小姑子,鶯姨娘心中暗嘆,她樣樣通透,偏偏在入宮這件事上執(zhí)迷不悟。
干嘛非要上趕子入宮,她如今已是嘉德縣主,身后有崔家撐腰,好好把夫家把控住,做一個吃喝玩樂,錦衣玉食的貴夫人豈不更好。
又轉念想到她這位小姑子素來偏愛俊美男子,而尹小將軍相貌尋常。
其實這也不是大問題,如果是她喜歡相貌好的男子,外面悄悄養(yǎng)個小白臉面首即可。
鶯姨娘看著崔碧瑤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心里暗嘆,真是可惜出生在崔府這樣的勛貴府邸。
想她鶯鶯就是出身低,父母早逝,依附著崔府過活,才不得已做了這姨娘。
這鶯姨娘真想的開,她也不是一心一意癡癡跟著崔知許。
上一世她就用崔知許的錢養(yǎng)著一個人。
就是上次姜若淺尋的那個長得與崔知許有幾分像的琴師。
當然,這是后話。”
“縣主,話可不能這么說。您既已嫁入尹府,便是尹家婦,唯有得到尹小將軍的支持,往后在府中才能站得更穩(wěn)。您想啊,夫家上下都是他的親人,他們待您如何,全看小將軍的態(tài)度。若夫君敬重您,旁人自然不敢輕慢放肆;可若連夫君都不將您放在眼里,那在這府里,怕是旁人更輕瞧你?!?/p>
“……”崔碧瑤眉頭緊蹙,“你讓我主動向尹相文示好?我做不到,我一點也不喜歡他?!?/p>
她有些無力地垂下眼睫,聲音低了幾分:“況且,要贏得一個人的心,哪有那么容易,他心中早已裝了韓家那位姑娘?!?/p>
鶯姨娘忙勸道:“縣主可別這樣滅自已威風。論樣貌才情,您哪樣不比韓家姑娘強?成婚之后只要稍用些心思,還愁得不到尹小將軍的寵愛嗎?”
這話卻讓崔碧瑤氣得頰邊浮起一層薄紅:“你讓我伏低做小,去討好尹相文?”
她心里不是滋味,她上一世可是皇后!
姜若淺那賤人,上一輩子被男人玩死的女人,被陛下寵著。
她就要嫁給一個只會舞刀弄槍的粗人,還要上趕著去獻媚邀寵?
憑什么?
鶯姨娘一見她發(fā)火,心想千萬別惹惱了人,把事辦砸,連忙道:“縣主若不屑他的心,那不如嫁過去后盡早為他生個孩子。只要有了嫡子,您這正室夫人的位置便穩(wěn)如泰山……”
話一出口,她恨不得咬掉自個舌頭,真是的,怎么會提到孩子。
眼見崔碧瑤要發(fā)火,她只能找補:“我、我是說……縣主既然不喜他,也不必費心爭寵。過門幾個月后,從陪嫁丫鬟里挑個老實本分、好拿捏的,給他做妾。待妾生下孩子,便記在您名下撫養(yǎng)?!?/p>
崔碧瑤一聽,這個主意,后面倒真是可用。
轉念卻又想到,自已此生再不能擁有親生的孩子……
說到底,都怪姜若淺那個狐媚子害的!
若不是她這一世勾引了陛下,自已又怎會鋌而冒險,被一箭射中腹部?
當時他們商議的是射她腿,當時她沖過去擋箭的時候,那個狐媚子突然驚叫一聲,驚到扮刺客的死士手一抖,才射中她的腹部。
她實在想不通,姜若淺除了一張媚態(tài)橫生的臉,論才學、論聲名,哪一點比得上她?
崔碧瑤此刻又是憤怒,又是后悔,早知如此,她當初就不該聽姑母的話,做什么端莊淑女。
狐媚誰不會。
倒不如每日打扮得花枝招展,扭著腰肢,細聲慢語,裝腔作調地端著湯水,多往御書房跑幾趟。
說不定,陛下眼中早就有了她。
夜色漸漸蔓延。
對崔碧瑤而言,這注定是個難眠的夜晚。
而在皇宮御書房中,德福公公正手持火折,一一點亮殿內燭火。
偌大的殿宇漸漸被燭光照得通明。
伏案批閱奏章的裴煜忽然抬頭,淡聲問道:“尹府那邊,可有什么動靜?”
德福放下火折,回稟:“尹小將軍今日去百味樓見了韓家大姑娘。在雅間相見,暗衛(wèi)無法近身,不知具體談了什么,只是見尹小將軍出來時,面帶慍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