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接待領導這件事上,李天明算是行家里手。
上輩子也曾接觸過不少高官,雖然時代不同,但想來應該相差不大。
無非就是一句話:讓領導看到領導想看的就行了。
只不過現(xiàn)在王主任點名要參觀的就是養(yǎng)殖場。
“就剩下這么幾頭豬,讓領導看啥?”
李學國不放心,下午特意過來了一趟。
看著空蕩蕩,只剩下不到兩百頭的豬圈,李學國急得直撓頭。
“都拉走了,有的都進了肚子,總不能再拉回來吧?就算是現(xiàn)生都來不及?!?/p>
剩下的這兩百多頭,除了準備年底宰了分肉的,全都是種豬,和等待配種的母豬。
“這不行,得想想辦法,領導來了,看到這個……太寒酸了?!?/p>
李學國圍著豬圈轉了好幾圈。
“要不從別的村里調(diào)一些豬過來?”
李學慶擺擺手,道:“不行,那也沒多少?!?/p>
他一貫瞧不上那種弄虛作假的破事。
大躍進那幾年,有的村報畝產(chǎn)萬斤,領導下來視察,就把所有的糧食堆在一處,給領導看。
李學慶頭鐵,實際產(chǎn)量是多少,就報多少,因為這事還被點名批評了好幾次。
現(xiàn)在又要搞這種事,李學慶肯定不愿意。
更何況,因為李家臺子今年承包了縣里任務豬的指標,其他村子今年養(yǎng)的豬,數(shù)量都不多。
“那咋辦?”
想到明天王主任就要來了,李學國只覺得火燒眉毛。
王主任可是打著參觀學習的旗號來的,這么寒酸的養(yǎng)殖場,根本拿不出手。
“學國叔,我覺得……也不一定非得在豬上面做文章。”
“怎么講?”
李天明解釋道:“您想啊,我們村為啥要辦這個養(yǎng)殖場?”
“我沒工夫猜,照直了說?!?/p>
一點兒都不配了,肯定不是個好捧哏的。
“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帶領大家伙過好日子,把李家臺子建設得更好?!?/p>
“然后呢?”
“之前全村開過大會,已經(jīng)定下了,賺的錢除了明年養(yǎng)殖場的擴大生產(chǎn),還要拿出一大筆錢來修路,建公共廁所,還有就是重新建村里的小學校?!?/p>
李學國聽著,四下看了看。
“這都是好事,既然定下了,為啥不干?”
呃……
李天明哭笑不得道:“豬出欄也沒幾天,又趕上要秋收了,整天忙著修壟溝,哪有時間干這個?!?/p>
“你的意思是……”
“干起來,讓領導看看,就是因為村里有了集體養(yǎng)殖場,李家臺子才迎來了大變化,不過……”
“有話就說?!?/p>
“材料還啥都沒有呢!”
李學國急道:“那還等什么,抓緊準備?。 ?/p>
說著,就一路小跑著去了村支部,直接把電話打到了大柳鎮(zhèn)的磚廠。
接著又把電話打給了縣物資局的丁滿意。
“砂石料,越快越好。”
市革委三把手王主任要來李家臺子觀摩學習的消息,縣里也早就接到通知了。
李學國是這次接待領導的主要負責人。
他的話現(xiàn)在就是圣旨,就算是縣革委的胡主任也得聽。
很快,李家臺子便熱鬧起來了。
一車車的紅磚,一車車的砂石料都運了進來。
怎么干,李天明早就有了規(guī)劃,按照他的指揮,各種原材料被卸在了指定地點。
李學國確實神通廣大,不然怎么能跳過縣革委,直接和市革委的王主任搭上關系。
天黑前,連做房梁的木料也被送到了村里。
去年建養(yǎng)殖場的時候,房梁用的都是高粱桿兒扎成的耙子。
現(xiàn)在要建小學校,還要給郄國良等人蓋宿舍,那種高粱桿兒耙子就不能用了。
“老郄、老杜、老孫,可得看好了,秋收結束后,就給你們蓋新房。”
李天明說完,并沒等到預想當中的感謝,或者開心的笑臉,反而是……
幾個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眼,全都憂心忡忡的看著他。
“怎么了?給你們蓋新房,還是一磚到頂?shù)男路?,還不高興了?”
現(xiàn)在整個李家臺子,除了李天明住的是磚瓦房,也就養(yǎng)殖場的是用磚壘起來的了。
“天明!這樣的形式主義,領導來了,能看到真實的情況嗎?”
郄國良的語氣還帶著點兒語重心長。
可李天明卻聽得愣住了。
“老郄,你覺得這是……形式主義?”
“怎么不是!”
說話的是吳月華,這小老太太的脾氣,哪怕是經(jīng)歷了五年的磋磨,也沒見一點兒改變。
“剛剛那位李主任還說要從別的地方調(diào)集生豬,這不是形式主義是什么,弄虛作假的教訓,還沒吃夠嗎?”
哈!
李天明倒是很想問問,嘴上沒個把門的受的苦,是不是還沒吃夠。
“可我不覺得這是形式主義!”
“你還不承認!”
孫嘉璐趕緊拉了吳月華一把,阻止她繼續(xù)說下去,但心里卻是和她一樣的想法。
剛剛村里的大喇叭還在喊著,讓各家各戶把房前屋后的衛(wèi)生都給做好了,尤其是那些陳年老屎,誰不清理干凈,就讓誰給吃了。
很符合李學慶的一貫行事作風。
其實,是不是形式主義,郄國良等人并不在意,這些年,他們已經(jīng)看到太多了。
他們擔心的是李天明。
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這一套,日后還得了。
對李天明,他們都是非??春玫模粏螁问且驗閹土怂麄?,還讓他們夫妻得以團聚。
最為重要的是,李天明能在這個歲數(shù)就成為整個李家臺子的領路上,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奔好光景。
他們實在不希望,李天明為了能在領導面前露臉,遺失了本心。
李天明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但也能感覺到,這些大學問人并沒有惡意。
“老郄,我現(xiàn)在做的,包括學慶叔,還有學國叔做的,都是為了讓李家臺子能繼續(xù)往好的方向發(fā)展?!?/p>
“不做這些你們眼中的形式主義,怎么體現(xiàn)集體企業(yè)的正確和優(yōu)越性?”
“領導沒看到想看的,萬一否定了李家臺子如今取得的成績,導致此前所做的一切前功盡棄,又該怎么辦?”
“王主任要把李家臺子樹立成典型,還要號召向李家臺子學習,我們要是什么都不做,這個典型怎么樹立?別人又該怎么學習?”
李天明一連串的發(fā)問,讓郄國良等人也陷入了沉思。
他們都是做學問的,哪里懂這些彎彎繞。
雖然還是覺得搞這種形式主義不對,但卻沒辦法反駁李天明提出的這些問題。
“還有一件事,我是來通知你們的,明天,千萬不能出現(xiàn)!”
“為什么?”
吳月華脫口而出。
“因為你們本來就不該出現(xiàn)在李家臺子,還有就是,我也不知道明天會有誰來,萬一認識你們,到時候……”
三個FD學術權威,兩個FD學術權威家屬,還有一個問題最嚴重,習慣否定一切的吳月華。
這些人聚集在李家臺子要干啥?
造反嗎?
“天明,你放心,我們不會給村里惹麻煩!”
郄國良忙道。
李天明笑著點點頭:“大家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強!”
說完,揮了揮手,轉身走了。
“我覺得小李說得……挺有道理的!”
“我也是,過程不重要,為了達到預想的目的,用一些手段,并不一定都是錯的!”
“也包括形式主義?”
吳月華見孫嘉璐也這么說,皺眉問道。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并不能真的算形式主義,畢竟,這不是擺樣子,而是真的要做,養(yǎng)殖場新的宿舍,修路、公共廁所,還有村里的小學校。”
這下吳月華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今天來的路上,他還說要在村里建一個生產(chǎn)電風扇的工廠,難道這也是真的?”
孫嘉璐聞言這才明白,之前兩個人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別人說不一定,但如果是小李的話,我還是挺期待的,月華,他要是真的解決了原材料的問題,該輪到你大顯身手了!”
吳月華不屑的撇了撇嘴。
“就一個電風扇,又沒什么技術含量,哪算得上大顯身手!”
嘴上這么說,心里想的卻是……
要做就做個了不得的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