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見一個牛高馬大的男人領(lǐng)著個小姑娘進了門,兩人身上的穿著雖不像鎮(zhèn)上千金小姐那般富貴,但衣服干凈如新,人也精精神神的,一看就是有些家底兒在的。
忙迎上去。
“兩位想要看點什么?”
林寄明打量了一眼這間鋪子,才問掌柜,“你們這兒能定做首飾嗎?”
掌柜一臉殷切。
“自然是能的,您要定做什么樣的首飾?”
“我想定做一對珍珠耳環(huán)?!?/p>
他說著,從懷里掏出了之前在蚌殼里撬出來的珍珠。
三顆珍珠差不多大,原本還想著給女兒也湊一對,后面幾天往家里也拾了不少蚌殼,怎么都湊不到第四顆了。
那掌柜一打眼,面露驚訝。
“喲!這珍珠品質(zhì)還不錯呢,您這有三顆,耳環(huán)只用兩顆的話,另外一顆可否出給我們品寶齋?價錢保管讓客官滿意?!?/p>
林寄明不動聲色。
“你們能出到什么樣的價?”
掌柜伸出手。
“一顆,五兩?!?/p>
男人好像沒有因為這顆珍珠能賣到五兩表現(xiàn)的特別開心一樣,他想了想,剛毅的面龐上仍舊淡定。
“這么圓潤的珍珠不好得,余下一顆還是留給我女兒打支簪子吧。”
尋常農(nóng)戶人家見這東西能賣到五兩,嘴恐怕都要翹到天上去了,沒想到這男人不為所動。
恐怕不是普通的富農(nóng)了。
思及此,掌柜臉上的討好更甚,“八兩,還給您免了珍珠耳環(huán)的工費,只需給個材料費就好,不知您這耳環(huán)是用金鉤還是銀鉤?!?/p>
說著,自然而然的從他手中接過那三顆珍珠。
林寄明也不怕他搶,直接就給了他。
“金鉤太過張揚,還是銀鉤吧,大概要用到多少料,從那八兩銀子里扣除就行了?!?/p>
掌柜笑著道,“款式簡單的話,銀鉤也用不了多少料,客官先坐著喝口茶等一等,鄙人去后頭跟工匠溝通溝通,稍后來給您一個確切的答復(fù)?!?/p>
說著,便叫鋪子里的小廝給兩人上了茶。
知夏望向上半身坐的筆挺的父親,湊近他小聲問。
“爹,耳環(huán)是給娘的嗎?”
林寄明嗯了聲。
“本想給你也湊一對的,一直沒找到第二顆,耳環(huán)這事,先別告你娘。”
知夏嘿嘿一笑,揮著小手說,“知道知道,爹想給娘一個驚喜嘛?!?/p>
她心底有些欣慰,娘總算是遇著一個愿意寵她敬她的丈夫了。
這爹合格,往后她得將他當(dāng)親爹孝敬。
想了想,又覺得自已可能是傻了,這本來就是親爹呀。
掌柜的沒一會就回來了,還帶來了一本小冊子,上頭寫著密密麻麻的字,“貴客請看,這是鄙人方才跟工匠核算過的,一對耳環(huán)銀鉤的用量大概是半錢銀子,也就是五十文,八兩減去五十文,還得結(jié)算給您七兩又九百五十文,您看可不可行?”
林寄明掃了眼冊子上的數(shù)字,點了點頭。
“耳環(huán)幾天能好?”
掌柜合上冊子。
“七天之后來取,肯定能好。”
林寄明嗯了聲,“結(jié)賬吧?!?/p>
“哎,貴客稍等,定做的首飾,咱還得簽上一份契書呢,七天后您帶契書來取就成?!?/p>
掌柜說完,麻溜的準(zhǔn)備去了。
這會已經(jīng)到了飯點,知夏折騰了一上午,早就腹中空空。
好在品寶齋供客人休息的茶幾上有一盤糕點,尋常人家的小姐可能為了顧及臉面,不會動這些點心,她可不會為了面子委屈了自已的胃。
不僅自已拿了一塊吃,還往林寄明的嘴里也塞了一塊。
“爹,你也嘗嘗,可甜啦?!?/p>
林寄明之前在邊關(guān)的時候,啥苦沒吃過?餓肚子什么的,對于他所受的那些苦難而言,簡直就是小兒科了。
冷不防被女兒塞了一嘴糕點,神情嚴肅的漢子也不由有些尷尬起來。
在他看來,糕點這種甜滋滋的東西,就是孩子和姑娘家家吃的,但眼下糕點已經(jīng)到了嘴里,還是女兒親自喂的,吐是肯定不能吐的,只能硬著頭皮就著茶水給咽了下去,速度快的連味道都沒來得及細細品嘗。
知夏一邊吃,還一邊天真的瞇起眼睛問他。
“爹,味道如何?”
“啊嗯?!绷旨拿饔仓^皮回,“挺好吃的。”
女兒這沒心沒肺的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做啥事都是半點不扭捏。
不過女孩子這么大大方方的才好,還是媳婦兒會教,別人家女兒可不帶這樣式兒的。
掌柜的不一會就拿了契書回來了,簽字畫押并結(jié)算了銀子之后,林寄明又領(lǐng)著知夏跑了趟書肆,根據(jù)她的喜好,買了份好些的筆墨和硯臺。
至于紙,知夏自已練字也好,教四海和毛豆、狗娃認字也好,用的都是她自已做的草紙,只有需要正經(jīng)寫點啥的時候,才會用到他之前買的紙。
所以現(xiàn)在紙是不用買的,往后家里的宣紙用完了可以再來添一些。
即便如此,單單筆墨和硯臺三樣?xùn)|西也花了二兩多銀子,上回給五福和四海兩人買兩套也才不到二兩,可見林寄明對待兒子和女兒的區(qū)別之大。
知夏將東西抱在手里,一邊稀罕一邊心疼。
難怪古人大多讀不起書,尋常人家連飯都吃不起,誰還舍得花大價錢來買這些不能填肚子的東西呀?
買的時候沒覺得啥,就跟前世刷某寶一樣,刷的時候這個也需要,那個家里也沒有,買完之后一看訂單,才發(fā)現(xiàn)僅有的那點生活費都見底了,不得不立刻聯(lián)系老娘扶貧。
如今家里就那點家底,她還想明天說服爹娘去牲口行買拉車的牲口呢,這一下花二兩,她心里有些沒底。
“爹,我們買筆墨花了這么多銀子,娘會罵咱們嗎?”
“罵兩句又不礙事,有啥要緊的?”林寄明一臉淡定,“再說馬上就是你的生辰,給你買點東西咋了?放心吧,你娘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回頭她要是真罵起來,你就說是我的主意,她要罵也是罵我?!?/p>
之前知夏都是讓四海背鍋,這次有爹主動背鍋,她毫無心理負擔(dān)的將這份貴重的禮物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