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個月前孵了兩窩蛋,雞圈里逐漸充盈起來,目前加上之前那兩只母雞,再除去中途損耗的,還余下二十八只。
公雞六只,其余都是母雞。
養(yǎng)了四個多月,公雞都已經(jīng)開叫,從寅時開始,到卯時結(jié)束,后院熱鬧非凡。
卯時。
趙玉珍在公雞的打鳴聲中,揉著腰起了床。
屋外,天已經(jīng)大亮,騾子拉磨的聲音清晰傳入耳中,她伸了個懶腰,推開房門,林寄明身上穿著她親手改良的背心褂子,正在院子里盯著騾子干活。
高大的身影,看著踏實安心。
她往男人的方向走去。
“黃豆磨多少了?”
聽見動靜,男人回過頭,看見她時,露出一口白牙。
“今兒怎么就醒了?”
趙玉珍面帶淺笑,“后院的雞吵的人睡不著覺。”
林寄明往屋后的方向看了眼,他天天起的早,倒是沒太留意這些雞叫聲,這會聽到那些雞吵到媳婦兒睡覺,想也不想就說,“剛開叫的仔雞肉嫩,給孩子補身體是極好的,回頭殺兩三只吃了,早晨也能清凈些?!?/p>
趙玉珍尋思養(yǎng)雞本來也是為了改善自家生活的,便點頭。
“行,等會將雞放出雞籠的時候,你抓一只用籮筐罩著,下午回來我就將雞殺了腌制好,晚上做清蒸仔雞?!?/p>
這種三四個月的雞嫩,清蒸能保留雞原本的鮮味,前世知夏就愛吃,肉質(zhì)好的話,還帶著微微清甜呢。
自家養(yǎng)的這些雞,雞食吃的健康,白天還會將它們拋去包谷地和黃豆地里捉蟲吃,肉質(zhì)肯定是沒問題的。
男人點頭應(yīng)好。
“你先梳洗去吧,里正和陳石頭等會應(yīng)該就過來了,黃豆已經(jīng)磨好了,我先去廚房煮豆?jié){?!?/p>
“哎?!?/p>
趙氏應(yīng)了一聲,就開始忙活自已的去了。
昨夜悶熱,知夏本就睡的稍遲了些,早上還沒睡到自然醒呢,就聽得一陣敲門聲。
她頂著一窩亂糟糟的頭發(fā)直挺挺從床上坐起來,眼睛卻還跟睜不開似的。
“誰啊?”
“夏夏,是我?!壁w玉珍在外頭說,“你不是還要跟你爹去縣城嗎?該起了,你大哥出門割豬草都有一會了,你總不能還賴床上?”
“來了?!?/p>
知夏頂著亂糟糟的雞窩頭出門的時候,院子里不僅有趙玉珍和林寄明,還有里正沈紀(jì)之和另一個之前給家里做過泥瓦工的大叔。
這大叔她是認(rèn)識的,跟爹同歲,叫陳石頭,等會都是要隨著自家騾車往鎮(zhèn)上去的。
就在她從屋里出來的時候,剛才還說著話的眾人紛紛側(cè)頭往她的方向望去,看見蓬頭垢面的知夏時,神情一愣,又全都避開了視線。
知夏頓時有種天都塌了的感覺,不用想也知道,剛起床的她看起來有多辣眼睛,她壓低聲音。
“娘,你怎么都不提醒我家里來了人啊?!?/p>
趙玉珍也壓低聲音。
“我哪知道你直接就出來了,趕緊回屋梳洗梳洗,我去給你打盆水來?!?/p>
知夏點頭,轉(zhuǎn)身折回了房里,將頭頂?shù)碾u窩梳理好,用淺青色發(fā)帶編了條粗辮子垂在肩頭,洗了臉才又端著盆從屋里出來。
“里正伯伯,石頭叔?!?/p>
聽見知夏的聲音,沈紀(jì)之和陳石頭往她的方向望去。
小姑娘雖素面朝天,但五官生的好,中等的個頭,皮膚白嫩,笑起來的時候眉眼彎彎的,看著很是討喜。
兩人紛紛應(yīng)了一聲。
沈紀(jì)之往廚房的方向望去。
“弟妹,你們家知夏十一了吧?”
趙玉珍一邊忙活,一邊笑著回,“是呢,十一歲零兩個月啦。”
“呀,都是大姑娘了,可以開始物色親事了呢?!鄙蚣o(jì)之笑問,“你們心里,可有合適的人家?”
趙玉珍打著哈哈。
“還早呢,婚姻大事關(guān)系到孩子一輩子,孩子自已中意是最重要的,我們尋思等知夏大一些再說,現(xiàn)在還沒定性,誰也不知道她將來中意啥樣的?!?/p>
才十一,急啥呀?
前世這個年紀(jì)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呢。
到底不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想法肯定跟這里的人還是有差別的,在她看來,這事兒至少得十五六之后再說。
沈紀(jì)之一聽,點頭。
“也是,孩子要是不樂意,將來日子也難熬?!?/p>
原本還想給他媳婦兒娘家那邊的侄子牽線呢,他那侄子今年十二,跟知夏年紀(jì)相仿,是個性格忠厚的孩子。
將來兩人要是能成,這是親上加親的好事,兩家人也能走的再近一些。
趙玉珍忙說,“就是這樣想,咱都是過來人,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當(dāng)然不能看著孩子走彎路?!?/p>
她這么一說,沈紀(jì)之就暫且歇了這個心思。
尋思再過個兩年,等他們家閨女有個十三四了再說不遲。
轉(zhuǎn)而又將目光放到了剛割豬草回家的五福身上。
這孩子平素話少,不顯山不露水的,不容易被人注意到,他冷眼瞧著,也是個勤快忠厚的。
至于林家大房的小兒子,現(xiàn)如今年紀(jì)雖然還小,不過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五歲的小家伙聽話懂事,頗有種大智若愚的感覺,聽說林寄明夫妻二人有意讓小兒子去念書,以他們家這條件,說不定將來還真能培養(yǎng)個秀才出來。
不得不說,林寄明和趙氏養(yǎng)的這幾個孩子都不錯,將來指不定能有一番作為呢。
他又看向剛從廚房里拿著筷子出來的林寄明。
“聽說你們打算讓四海去鎮(zhèn)上念書?”
“是有這個打算。”林寄明將筷子放桌上,“也不求孩子將來有多大成就,多認(rèn)幾個字,肚子里有了墨水,將來要是能得個賬房先生這樣的活,總歸是比咱們干農(nóng)活要輕松的?!?/p>
沈紀(jì)之滿臉贊同。
“這話不假,我弟妹他們當(dāng)初也是這樣打算,才將甫安送去鎮(zhèn)上念書,沒想到他會考上童生,別的不說,就他如今這水平,在村塾當(dāng)個夫子綽綽有余了?!?/p>
“那是那是?!绷旨拿鞴ЬS道,“我們家知夏認(rèn)字,還多虧了甫安這個師父呢?!?/p>
兩人說著話的時候,趙玉珍端著托盤從廚房出來。
“吃飯啦?!?/p>
林寄明回頭一看。
“不是說了我來端。”他快步上前,從趙玉珍手中接過托盤放在桌上,“吃飯吃飯,咱吃了就出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