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年間。
“這便是大明的軍隊嗎?”
“真是一群虎狼之師??!”
嬴政握了握拳,此刻他在明軍的身上只感覺到了瘋狂兩個字!
劉徹嘴角抽了抽,“你們看看什么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這大明的軍隊到了朱棣的手中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這樣一群精銳,憑什么會輸給區(qū)區(qū)兩萬人!”
清朝年間。
一眾滿清皇帝見到明軍這兇悍無比的樣子,只感覺頭皮都不斷發(fā)麻。
如果當年他們?nèi)腙P(guān)的時候,遇到的是一群這樣的明軍。
這天下哪里有他們八旗的事!
在無數(shù)人的注視中,屬于明軍的這團火徹底將瓦剌人的兩萬軍隊給吞噬了進去!
朱元璋和徐達兩人于后軍觀察著這一場仗。
“瓦剌人要敗了?!?/p>
朱元璋一雙眸子恍若鷹一般在整個戰(zhàn)場上掃視,即便此時雙方還在交戰(zhàn),但在他的眼中瓦剌人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上位!”
徐達舔了舔嘴巴,他看著朱棣、李文忠沖鋒的身影身上像是有螞蟻在爬。
“去吧,讓你這好女婿見識一下咱們徐達大將軍的風采?!?/p>
“臣領(lǐng)命!”
“跟我來!”
徐達帶著一萬人從戰(zhàn)場外迂回而過,堵在了瓦剌人的必退之路上。
虛假的大明戰(zhàn)神過去了,現(xiàn)在站在瓦剌人面前的是真正的大明戰(zhàn)神一代目,大明開國六公爵之首!
魏國公徐達?。?!
如果說朱棣率領(lǐng)的明軍像是一團火。
那么徐達此時率領(lǐng)的一萬步軍就是一座山!
當也先率領(lǐng)潰退的瓦剌人撞過去的時候,直接就撞了個頭破血流!
“你想跑到哪里去?!”
也先落馬倒在地下的那一刻,朱棣騎在馬背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而在朱棣的身后烈日高懸!
迎著刺眼的光暈這一刻也先根本看不清這人的臉!
他好像看到了一條龍在死死的盯著他!
“要是讓你這小子跑了,老頭子可就沒臉去見咱爹了!”
......
軍帳中。
也先包括一眾被生擒的瓦剌將領(lǐng)跪于堂內(nèi)。
上首處朱元璋端坐其上,朱棣坐于朱元璋左側(cè),朱瞻基站于朱棣身后。
朱元璋讓他坐,但是朱瞻基自已心虛到底是沒敢坐下來。
“就是你小子說要給咱的大明一個教訓(xùn)是吧?!?/p>
“來,現(xiàn)在當著咱的面你再說一遍!”
“大聲點說!”
兩萬瓦剌大軍全軍覆沒,對于明軍對于天幕前的先輩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讓人意外的結(jié)果。
但對于也先,對于瓦剌人來說就十分驚駭了!
特別是當他們知道眼前坐的的兩位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時候,更是嚇的膽都快裂開了。
洪武、永樂這兩位大明皇帝,在蒙古各部落中的名氣同樣大的離譜!
朱元璋將他們蒙古從中原趕了出去,朱棣跟個瘋子一樣終日里來找他們的麻煩。
現(xiàn)在這兩人竟然一起來了!
“誤會!”
“這都是誤會!”
也先頭用力在地上磕了磕,頭都給磕破了,聲音之響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好頭。
“哦,誤會,這倒是有意思了?!敝扉首黧@訝道。
也先激動道,“您二位聽我解釋,瓦剌從始至終都本著大明為天朝上國的宗旨,每年朝貢從不曾有任何怠慢?!?/p>
“這一次出兵也是因為我等朝貢竟然被拒絕,料想皇帝身邊定然是出了奸佞,發(fā)兵也是為了替上國清君側(cè)??!”
“絕無半點不臣之意!”
朱棣抬高了語氣,“這么說來老頭子倒是要感謝你們了?!?/p>
“不敢!”
“我們這也是好心辦了壞事,也先對長生天發(fā)誓,只要您二位放了我等,從此大明和瓦剌當以爺孫之禮相處?!?/p>
“我們愿意退兵,從此永不再犯!”
“退兵?!”
朱棣走到了也先面前拍腿而坐。
“大同四鎮(zhèn)、陽和!”
“你們在邊關(guān)殺了我大明這么多的將士?!?/p>
“就在幾天前,朱勇那蠢貨帶領(lǐng)的四萬明軍也死在你的手里?!?/p>
“現(xiàn)在你…跟我說退兵?!”
“晚啦!”
朱棣長刀一揮,在無數(shù)人驚駭?shù)哪抗庵幸蚕鹊哪X袋飛了出去。
“哈哈哈哈!”
“殺的好!”
朱元璋大笑著起身,“把他們?nèi)坷鋈y刀砍了!”
“俘虜一個不留!”
“這瓦剌來咱們這里逛了一圈,咱們也要禮尚往來!”
“傳朕的命令,犒賞三軍,大軍休整一日即刻開拔,朕要瓦剌雞犬不留!”
“這一次在瓦剌所得,將士先取七成,余者再歸公!”
“萬歲!”
“萬歲!”
明軍的呼聲如同海嘯!
還有什么比這些東西更能振奮人心呢!
一句發(fā)錢,此刻大明將士們恨不得把命都賣給朱元璋!
十幾萬明軍浩浩蕩蕩的沖進了草原。
他們用瓦剌人的血洗刷了他們的恥辱!
至此朱元璋和朱棣也是心滿意足的離開,朱瞻基則是多留了一些時日,廢掉了朱祁鎮(zhèn)將其貶為了庶人,又將朱祁鈺扶上皇位。
大明的歷史在這里拐了一個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大明注定還是會滅亡,但歷史已經(jīng)證明,無論如何也不會面臨更差的局面了。
許久之后天幕再一次亮起。
【明英宗朱祁鎮(zhèn)真的完全一無是處嗎?】
【如果拋開土木堡之變不談,朱祁鎮(zhèn)在政治上其實也算是可圈可點,沒有想象的那么差勁】
【在土木堡之變之前發(fā)動的三次戰(zhàn)爭皆獲得了勝利,平定了葉宗留、鄧茂七之亂,解決了麓川王朝鎮(zhèn)壓了苗蠻之亂】
【下西洋、開武舉、重用賢臣李賢等人平定了石曹叛亂,吏治也相對清明,在天災(zāi)來臨時也曾多次免除各地賦稅】
【他在臨終之際還廢除了妃嬪殉葬制度】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為土木堡之變這件事將他的下限拉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這是無論如何也洗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