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趙恒滿臉渴望的看著天幕,希望能得到朱祁鎮(zhèn)傳給他們一招半式。
不說跟他一樣篡了金人的位,起碼也能讓生活過的好一點吧。
這每日被打罵不說,連飯都吃不飽。
甚至于連孩子不是他的都要捏著鼻子認。
正統(tǒng)年間瓦剌。
已經(jīng)在瓦剌混的風生水起的朱祁鎮(zhèn),此時看著天幕心中思緒十分復雜。
他知道經(jīng)此一役,他在后人在各朝代中的名聲算是徹底爛了。
他此時唯一慶幸的是,天幕上洪武爺和永樂爺還有他爹去到的那個時空并不是他這里。
另一個時空的我,希望你一切都好。
誰讓你倒霉呢,怪不得別人。
“誒~”
朱祁鎮(zhèn)重重嘆了一口氣,從后人的嘴里面他知道他以后會回到大明,并且還經(jīng)過政變重新當上了皇帝。
但這是他的故事被人知道之前。
經(jīng)過這么一出,他哪里還有機會重新上位。
不只是朝堂會反對,全天下百姓更不會同意!
他說他沒有叫過門,但誰在乎?
世人固執(zhí)的只會相信自已愿意相信的東西。
忽然一道靈光在朱祁鎮(zhèn)的大腦中一閃而過。
他還有機會!
瓦剌就是他的活路!
后人說的不錯,只要他娶了也先的妹妹,憑他跟伯顏的關(guān)系,憑他這些日子結(jié)交的那些權(quán)貴。
再給他幾年積蓄力量的時間,等到也先死去,他朱祁鎮(zhèn)真不是沒有當瓦剌大汗的機會!
待到他真的做到了這些事情,以后又有誰還能對他置喙什么!
這豐功偉業(yè),遍數(shù)華夏歷史五千年又有誰能做到!
這可是蝎子拉粑粑獨一份的功績!
想到這里朱祁鎮(zhèn)眼睛瞬間變得無比明亮,渾身的斗志在這一刻都被激發(fā)出來了!
“大汗!大汗!”
“我愿意娶你妹妹!”
“大明和瓦剌當永結(jié)同盟??!”
沒有人比他朱祁鎮(zhèn)更懂政變!
朱祁鎮(zhèn)對著也先咧著嘴,露出了一個爽朗的笑容。
也先歪了歪頭,感覺哪里有些不對勁,總覺得朱祁鎮(zhèn)好像不安懷好意一般。
但看著朱祁鎮(zhèn)這真誠的樣子又說不上來哪里不對。
不過這確實是一件好事,雖然他擊敗了大明,但大明對于瓦剌來說仍舊是一個龐然大物。
如果有朱祁鎮(zhèn)這一層關(guān)系,對于瓦剌也是一件好事。
“好,你能想通我十分欣慰,婚禮就按你們中原的禮節(jié)來辦!”
“以后瓦剌和大明永結(jié)同盟!”
“赴湯蹈火啊大舅哥!”
朱祁鎮(zhèn)握了握拳,隨后振奮的看向了天幕。
你們都給朕等著,有你們夸贊朕的那天!
【土木堡之變這段歷史非常的有趣,因為他實在太過離奇所以在我們現(xiàn)在也引申出了各種陰謀論】
【并且其中許多論調(diào)得到相當大一部分人的支持】
【而支持這些陰謀論的人經(jīng)常會說的一件事就是明史不可信,畢竟明史是滿清修的,所以里面很多內(nèi)容都是在抹黑明朝,滿清就是在亂寫】
【其實也能理解,畢竟拋開土木堡之變不談,朱祁鎮(zhèn)的確算的上可圈可點,沒道理發(fā)生這么離譜的事情】
【但有些事情就是沒有道理可言的,發(fā)生就是發(fā)生了,朱祁鎮(zhèn)被瓦剌俘虜這件事做不得假】
【歷史上發(fā)生的離譜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比如金人圍開封的時候,道士郭京說只需要給他7777個人,他就能布陣施法大破金兵,徽欽二帝對此深信不疑】
【后郭京真帶著這7777人出城,擺出了六丁六甲大陣,差點沒給金軍笑死】
【這樣離譜的事情都能發(fā)生,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趙匡胤看著天幕露出了一個微笑。
你媽的!
這也能扯的上宋朝是吧!
饒是趙匡胤已經(jīng)接受了趙佶趙恒的昏庸,也還是被這操作給雷的頭皮發(fā)麻。
就這么來看,朱祁鎮(zhèn)比趙佶和趙恒可強太多了。
至少大明沒有亡在朱祁鎮(zhèn)手里。
洪武年間。
朱元璋抓了抓腦袋表情有些怪異。
“陰謀論?”
朱元璋實在是沒想到朱祁鎮(zhèn)這后人還有人給他洗地的。
損兵折將二十萬本人都被俘虜,已經(jīng)黑成了煤球到底要怎么洗才能洗干凈呢?
【除了明史不可信這一點,陰謀論的支持者最愛說的就是,土木堡之戰(zhàn)之所以會失敗,全是文官集團的陰謀,是文官集團出賣了朱祁鎮(zhèn)!】
【他們將大軍的行軍路線賣給了瓦剌,在瓦剌進攻的時候還讓大明的軍隊倒戈,這才造成了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而文官集團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將權(quán)力從武將的手中奪過來,徹底形成以文御武的局面】
【看最后的結(jié)果就知道了,土木堡之后大明勛貴被徹底打斷了脊梁,成了朝堂上的吉祥物,由勛貴掌控五軍都督府的權(quán)利全部歸于兵部】
【大明的皇帝在這之后也幾乎無法染指軍權(quán),如此這天下還不就是文官說了算】
不少人聽到這里點了點頭,好像是有一些道理的。
畢竟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是誰干的,那么誰得利誰的嫌疑就最大。
這么來看土木堡之變果然是疑點重重啊。
“果然這些文官就不是什么好東西!”
“這大明啊就是亡在這群人的手中的!”
“該殺,全部都該殺!”
一些人議論紛紛肆意的表達著自已的不滿。
大明文官:“......”
我們原來有這么厲害嗎?
竟然可以出賣皇帝,讓皇帝被俘虜。
【有時候我都不得不替大明的文官叫一聲冤了,大明文官就好像成為了火影里的鍋影團藏,不論什么鍋都可以扣到文官集團這四個字的頭上,并且還能扣的十分穩(wěn)當】
【土木堡是文官的鍋,民不聊生是文官的鍋,大明亡也是文官的原因】
大明文官:“......”
原來后世之人是這么看我們大明文官的嗎?
有些文官看著天幕差點沒哭了出來。
他們想不到自已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一腔為國竟然換來了一個這樣的名聲。
有些人則是眼神閃爍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文官集團好似成了集體意志組成的神明!】
【在這個集體里面每一個人都沒有自已的思想,全部為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拋頭顱撒熱血!】
【要知道這一次土木堡之變除了死了一大批勛貴,屬于文官的六部尚書戰(zhàn)死了五人,侍郎以下官員陣亡了六十六人,翰林院精英幾乎團滅】
【這么多文官用自已的命,去為后世文官的獨攬大權(quán)開辟出一條道路出來,這種事不覺得天方夜譚嗎?】
【文官集團原來有這么大的凝聚力,可以花費幾十年的時間,甚至搭上自已的命去布一個這樣的局】
別說為了什么文官的利益,就算是為了后代的利益他們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