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特么又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批完縣衙的陳條,處理完工作后,李斌仰躺在房間內(nèi)的小床上。
這單人小床上被褥齊全,棉絮蓬松,外表不起眼,但用得卻都是好料。躺在床上,那叫一個舒坦。
只是對比過往,“坐牢”的日子總歸是無聊的。
尤其是在明白,只要自己老老實實的,不去學(xué)王瓊那般“作死”。這詔獄一行,那也就是走個形式的情況下,那種無聊的感覺就更加令人難受了。
“大人!該用膳了~”
就在李斌出神之際,房門被一小校推開。他手上拎著一個食盒,臉上堆著笑意。平日里舞刀弄槍的粗糙大手,愣是輕柔地將盒中菜碟一一擺好。
“今兒廚房殺雞,千戶特地吩咐,給您留了條后腿。另外溫了一壺黃酒,大人記得趁熱吃?!?/p>
“替我謝千戶美意,你吃了沒?沒吃的話,坐下陪某一塊喝兩盅。”
“謝大人好意,只是卑職今夜當(dāng)值...”
“無妨,一會某替你找張百戶言語一聲就好?!?/p>
披著一件略微泛黃的里衣,李斌起身在那房中唯一一把椅子上坐下。至于那校尉坐哪?
抱歉,留下他本來就不是為了請他吃飯。
而那校尉顯然也很“上道”,聽見李斌強留,立馬乖巧地表示“恭敬不如從命”。
可話是這么在說,人卻依舊停留在原地,絲毫沒有湊近分飯的意思。
“今兒外面有什么動靜嗎?”
李斌對這校尉的識趣感到滿意,而后直接問道。
“不知大人是想了解哪方面的事兒?”
“哪哪的事,都可以說說。比如我此番突然下獄,府上人心是否穩(wěn)定啊?比如宛平縣內(nèi),是否有異常啊?再比如說...”
“定國公那邊,可曾查出了什么眉目?”
錦衣衛(wèi)實控的門樓內(nèi),火炕燒得很足。
可在李斌這話音落下后,那校尉卻忽然感到自己的后背有些發(fā)涼。
“回大人話,您府上的確慌亂過一陣,但很快就平息了?,F(xiàn)在一如平常那般,準時熄燈。”
“宛平縣衙,與您府上的情況類似。衙門里有咱們的弟兄,所以更清楚些...”
“在您被請來這里后,縣丞杜峰暫代知縣。但他應(yīng)該是通過詔令中,要求其將宛平來往政務(wù)的文書,皆謄副本移送錦衣衛(wèi)審查的命令,察覺到了什么?!?/p>
“是以,他平抑縣衙騷亂后,倒也沒有其他舉動。這兩天都還是按大人留下的計劃,照常執(zhí)行著...”
只見那校尉在答完這兩句話后,忽然躬身,對最后一個問題,面露苦笑:
“大人下午都看到了,又何必再為難卑職呢?”
這校尉口中所說的“下午看到了”,說的是下午,定國公府上一外院管事被下詔獄的事情。
那人被押進詔獄時,可做不到如李斌這般平靜。那撕心裂肺的大吼,吵得李斌心焦,于是便踏出房門見到了這詔獄來新人時的場面。
“我有這么嚇人嗎?算了,不為難你了。最后一個問題,我能送信出去嗎?”
李斌抿了一口溫?zé)岬狞S酒,補充道:“個人的書信?!?/p>
“這...卑職不知,得請示千戶后,才能給您答復(fù)?!?/p>
“行吧,你去忙吧。食盒,明早再來收走。”
擺擺手,打發(fā)走了那校尉后,李斌臉上的表情變得愈發(fā)古怪。
明明在這嘉靖朝,圍繞“大禮議”展開的權(quán)力斗爭中。自己一篇相關(guān)的奏疏都沒上過,一句表明傾向的言論都沒發(fā)表過。
結(jié)果卻越陷越深...
定國公府上的管事被下獄,卻沒有拷問,很明顯就是嘉靖在等定國公的態(tài)度。
若是這定國公,配合,這管事可以什么事都沒有,任何不利于定國公府的言論都不會出現(xiàn)。
可若是不配合,那不好意思,這管事能吐出什么話來,就得看嘉靖想把這事鬧多大了。
該說不說,嘉靖還挺聰明的。
李斌無比確定,如果沒有自己被下獄這事,嘉靖絕對不會動手抓定國公府上的管事。
邏輯很簡單,因為一個管事的所謂證詞,根本就要不了定國公的命。律法到了這一層級,那就是張廢紙。
政治博弈,說白了就是需要維持一個脆弱的平衡。
皇帝會忌憚勛貴手里的部率家將,勛貴們又何嘗不會顧慮一旦真的和皇帝撕破臉皮,兵戎相見時,自己被群起而攻之呢?
為了維持這種平衡,皇帝在一個領(lǐng)域進一步,在另一個領(lǐng)域中往往就得退一步。
比如在“橫掃”了河間四府的存糧后,嘉靖會在彈劾李斌這事上退讓。同時,也正是因為在李斌被下獄這事上,嘉靖妥協(xié)了。
所以此刻,他才敢反手將那定國公府的管事抓來詔獄...
這一舉動,在眼下這個幾乎是明牌上桌的政治牌局里,簡直不要太好解讀:
李斌被下獄是皇帝對勛貴的妥協(xié),那么這定國公府管事被下獄,就是皇帝在催促這以定國公為代表的勛貴,做出站隊決定。
是繼續(xù)跟著楊廷和混,對他后續(xù)的人事安排橫加阻撓;還是就此退讓,最后來個查無實據(jù),安享晚年...
本來,嘉靖不好這么干脆地逼迫勛貴表態(tài)。
氣勢硬有硬的好處,但有時候逼迫太甚,往往會將事情的結(jié)果推向與預(yù)期相反的方向。
李斌被下獄,就成了這中間的一道潤滑劑。
既可以讓嘉靖帝強硬地表達出自己的態(tài)度,也不會讓勛貴感到皇帝逼迫太甚。
只是對李斌本人來說,這可算不上一個好消息。
在李斌原本的計劃中,自己走完被下獄的流程后。了不起只需要在這詔獄中呆上個把月,而后再偷偷出來,并被運作到一個邊遠的地方州縣中去。
遠離了京師這些勛貴的目光,他們哪知道自己是死是活?!
如此一來,皇帝劫掠勛貴的“黑鍋”有人背了;勛貴們心中的氣也出了;自己也脫離了京師這個牢籠。
一舉三得。
可如今看來,這事八成沒這么簡單。
先是命錦衣衛(wèi)每日傳遞宛平縣衙的公文進詔獄,這個行為就很不正常。只是考慮到,八八哥曾經(jīng)還有命犯官帶著枷鎖升堂問案的先例在...
李斌難保嘉靖帝這是不是忽然的“返祖”,cos了一把朱八八。
后有這詔獄中的錦衣衛(wèi),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過分和藹,乃至有些諂媚。
這種熱情,也是反常。
最后,便是那定國公府的管事下獄...